能將忙事成閑事,不薄今人愛古人。
如果還沒有關注老羊鏟史,可以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關注一下。
半個月忙綠,
再來時,牡丹已謝,芍藥正開。
人說,你來與不來,花都要開。
植物里,直接叫“藥”的不多,
有些真的是藥,卻也叫了一些有理想的名字,有的還很浪漫。
比如遠志、陵游、鬼卿、杜若、紫菀、紫芙、紫葳、蜚零,空青、云華、宛童、羽涅、益明,解蠡、藍實、豺羽、決明子、飛廉、辛夷、...
可名字里有“藥”這個字的,卻不一定是藥。
比如山藥(土豆)。
芍藥入藥,
其根制成中藥具有鎮痙、鎮痛的藥用價值。
牡丹被稱花中之王,而芍藥則被稱為“花后”、“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六大名花”之一,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
芍藥,猶約也。約,美好貌。
此草花容約,《雅翼言》:制食之毒,莫良于芍,故得藥名,亦通。
鄭風詩云:伊芳其相謔,贈之以芍藥。
董子云:芍藥一名將離,故將別贈之。俗呼其花之千葉者,為小牡丹;赤者為木芍藥,與牡丹同名也。
古時人們于別離時,贈送芍藥花,以示惜別之情,
所以又名“將離”、“離草”。
《韓詩外傳》云:芍藥,離草也。
《芍藥》
韓愈
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龍。
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
《感芍藥花寄正一上人》
白居易
今日階前紅芍藥,幾花欲老幾花新。
開時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門此去幾多地?欲把殘花問上人。
《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凄然感懷》
錢起(唐)
芍藥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
主人不在花長在,更勝青松守歲寒。
《貞元十四年旱甚見權門移芍藥花》
(唐)呂溫
綠原青壟漸成塵,汲井開園日日新。
四月帶花移芍藥,不知憂國是何人。
別藥欄
王建
芍藥丁香手里栽,臨行一日繞千回。
外人應怪難辭別,總是山中自取來。
賞牡丹
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看花
孟郊
家家有芍藥,不妨至溫柔。溫柔一同女,紅笑笑不休。
月娥雙雙下,楚艷枝枝浮。洞里逢仙人,綽約青宵游。
芍藥誰為婿,人人不敢來。唯應待詩老,日日殷勤開。
玉立無氣力,春凝且裴徊。將何謝青春,痛飲一百杯。
芍藥吹欲盡,無奈曉風何。馀花欲誰待,唯待諫郎過。
諫郎不事俗,黃金買高歌。高歌夜更清,花意晚更多。
飲之不見底,醉倒深紅波。紅波蕩諫心,諫心終無它。
獨游終難醉,挈榼徒經過。問花不解語,勸得酒無多。
三年此村落,春色入心悲。料得一孀婦,經時獨淚垂。
《和友封題開善寺》
元稹
梁王開佛廟,云構歲時遙。珠綴飛閑鴿,紅泥落碎椒。
燈籠青焰短,香印白灰銷。古匣收遺施,行廊畫本朝。
藏經沾雨爛,魔女捧花嬌。亞樹牽藤閣,橫查壓石橋。
竹荒新筍細,池淺小魚跳。匠正琉璃瓦,僧鋤芍藥苗。
旋蒸茶嫩葉,偏把柳長條。便欲忘歸路,方知隱易招。
長詩都是故事
看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