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 理想ONE的增程式混動,為什么值得更多車企借鑒?
在短時間內,由于續航里程、能量補充速度等難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純電動汽車的光芒正在消散。于是乎,越來越多的車企都在探討燃油、純電動之間的“第三條出路”。在目前的主流市場中,各大廠商給出的辦法無非就是以豐田、本田為代表的油電式混動以及各大車企都擁有的插電式混動。當然,在“第三條出路”中,也擁有“第三種可能”,那就是:以車和家理想ONE為代表的增程式混動。在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理想ONE以及其搭載的這套增程式混動系統,在未來到底有沒有大規模實現的可能性。
其實,在目前的市場中,沒有一種混動系統是完美的。接下來,我們就挨個分析兩田油電混動、插電混動以及增程式混動各自的特點。很多朋友都把豐田、本田的油電混動奉為“神作”,因為它們的綜合油耗水平始終擺在那里,低油耗的優勢自然是沒得黑的。但是,縱使豐田、本田混動系統的油耗很低,它們卻有一項致命的弱點:豐田的混動系統依靠行星齒輪,將發動機輸出軸與電動機輸出軸串聯了起來,兩者可以協同做工,但不論是發動機還是電動機,它們的動力效率其實不算太高。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誰都知道買一臺卡羅拉混動作為家用車很省心省事兒,但這輛車的動力感受不算太好也是擺在眼前的事實。由于電池儲備量小,沒有哪一位性能愛好者會喜歡這樣“佛系”的日系車。因此,對性能有需求的朋友,會選擇一臺比亞迪DM這樣的插電混動車型。在DM1.0和DM2.0時代,由于驅動電池組只能通過外部(插電源)進行能源補充,在滿電的時候,它可以像性能車一樣神采奕奕。但如果電量耗完,靠一臺1.5T或者2.0T發動機推動車輛,不管是油耗水平還是動力性能,都會有所衰減。而增程式混動,其實更像是一臺沒有里程焦慮癥的純電動汽車。在正常行駛中,車輪始終都是靠電機進行驅動。所以,不管是用電池包里面的電量,還是用增程器進行發電,都可以帶來純電動的高扭矩快感。但是,在傳統意義上的增程式電動車上,在電量耗盡、增程器啟動后,帶來的噪音、震動、加速差等劣勢也很明顯。為此,理想ONE這輛車,其實做了很多彌補的方法。接下來,我們再說一說,理想ONE是如何改善增程式混動的弱勢的。理想ONE對增程式策略的改善,猶如蘋果當年的革命性舉措在理想ONE之前,其實市場上也有很多增程式電動車,比如寶馬i3、別克Velite 5等車型。它們雖然有增程器,但工作方式卻與理想ONE有著極大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以寶馬i3為例,先來說說傳統增程式車型的特點。在2014年的時候,寶馬就推出了增程版的i3。在驅動結構以及增程策略上,這輛車很有代表性,除了電機系統之外,在寶馬i3的后車橋附近,擁有一臺排量為0.65L的雙缸發動機。當驅動電池內電量耗盡的時候,這臺增程器發動機會啟動,開始驅動發動機為電池充電。這種驅動組合最大的問題,就是“效率低下”。
通過發動機驅動發電機,再讓電量進入電池組,然后才經過電機驅動車輪,使得動力效率下降很快。同時,當發動機介入之后,車內可以較明顯地感覺到震動、噪音明顯提升。更為驚人的是,在增程模式下,寶馬i3的動力也會折損,最高時速會從160Kph直接下降到120Kph,如果在山區行駛,會有一定的風險。相比于傳統的增程式混動系統,理想ONE最主要的改善就是提升增程機的效率、優化增程模式的運行策略。具體來說,理想ONE在前艙內,加入了一臺1.2T汽油機,擁有足夠高效的動力輸出。當然,這樣高效的動力輸出,并不只是為了在電量不足時,為電池組充電。在電池組電量還剩下30%的時候,燃油增程機就會啟動介入。而此時,它運轉的目的并非只給電池充電,而是直接將轉換后的電能,提供給車輪附近的驅動電機,剩余的電量再反饋到電池包里面。簡單來說,這樣的好處就是省略了一個傳動步驟,有效提升了燃油效率。一邊驅動電機、一邊為電池充電,充分利用了每一滴燃油。對于一臺體量幾乎等同于雷克薩斯LX570的大型SUV來說,增程混動模式下百公里7L多的油耗,確實很低了。同時,針對增程模式下動力不足的這一問題,理想ONE也有著很好的解決模式。重點還是在那30%的剩余電量上。40kW的電池組,在30%的剩余電量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提供200kW的動力性能,輕輕松松地推動這臺大家伙。同時,這樣的做法對增程器的壓力會更小。在運行中,增程器的轉速始終會保持在一個高效的區間內。相比于轉速一上一下,始終穩定運行的狀態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噪音、震動。由此,理想ONE的油耗降低了,城市用電、長途用油,800公里純電驅動,續航夠了,動力性能也滿足了,就連NVH水平,也達到了令人滿意的程度。最后,關于電池組的性能和安全性,其實在這里就不用做太多的講解了。在目前,各大廠商其實都擁有一套完善的電池管理技術,安全性自然沒有問題。即便是在冬天,大家也都有先進的熱管理技術來避免電能損失,更何況,理想ONE還有一臺燃油增程機。結束語:其實,從整車的角度出發,理想ONE確實是一臺機械素質優秀的高端SUV。電動車的從容、與燃油車一般的“無焦慮”里程,在這輛車上都達到了更好的平衡。對于消費者來說,實地的體驗比一堆生硬的知識更加直觀。不過還是那句話,在“第三條出路”中,擁有“第三種方式”的理想ONE更值得信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