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芍藥:熊作明,字懷玉,號半閑、簪花客。業居揚州,淺好詩詞,倚聲自娛。
61、杜甫《曲江對酒》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
隨記:欲進不能之怨,欲退不甘之愁。“滄洲”隱士居處;“拂衣”辭官。
62、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隨記:傷秋嗟老以壯語出,慷慨曠放,凄楚悲涼。
63、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隨記:承轉圓熟,結構嚴謹,而傷心斷腸之悲,令人不忍卒讀。
64、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隨記:悼人而傷己。于蜀相是壯志未酬之恨,于己則是無路請纓之悲。“自”“空”渲染祠堂“柏森森”的凄冷之境。蜀相遺忘者眾,懷念者(英雄)稀,能不愴然淚下乎?!
65、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隨記:首聯總領,一個“喜”字貫穿而下。“重”傳神。
66、杜甫《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隨記:“老萊衣”典緊扣詩題。筆力蒼勁,家國之憂包容闊大,離情別緒深沉委婉。
67、杜甫《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隨記:杜詩起首多用逆挽,筆勢突兀。“聲宏勢闊,自然杰作”(清·浦起龍《讀杜心解》);“氣象雄偉,籠蓋宇宙,此杜詩之最上者。”(沈德潛《唐詩別裁》)
68、杜甫《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隨記:即景自況以抒悲懷。頷聯雄渾闊大之景反襯孤苦凄愴之情。尾聯點題,人似沙鷗,飄零轉徙于江湖。
69、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隨記:借昭君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畫圖省識春風面”,明說昭君,暗傷自己,均不為君王所識。“環珮空歸月夜魂”,皆不忘漢室故土也!
70、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隨記:羈旅孤獨,悲秋傷老。慷慨激越之“曠代之作”(明·胡應麟《詩藪》),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清·楊倫《杜詩鏡銓》)。
71、杜甫《江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隨記:懷才見棄的不平之氣和報國思用的慷慨之情。中二聯情景相融,妙合無垠,“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蘇軾)“蘇”,康復意。
72、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隨記:無限感慨,舉重若輕,渾成無跡。(安史之亂后,杜甫漂泊轉徙,李龜年亦流落江南)
73、岑參《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得秋字》
西原驛路掛城頭,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試看汾水上,白云猶似漢時秋?
隨記:送行之作其憂國之情令人動容。“君去試看汾水上,白云猶似漢時秋?”用典,漢武帝游汾水,有詩“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明言白云是否還如漢武時那樣壯麗呢?暗是對安史之亂后唐帝國衰落的深深悲嘆。
74、岑參《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隨記:吊古傷今,反襯之妙,“后人襲用者多,然嘉州實為絕調。”(沈德潛《唐詩別裁》)
75、岑參《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隨記:“詩能于易處見工,便覺親切有味。”(劉熙載《藝概》)
76、劉方平《春怨》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隨記:環境襯托,重疊渲染,達到深曲委婉之妙。
77、裴迪《華子崗》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隨記:“王、裴輞川絕句字字入禪。”(王士禎)
78、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隨記:旅愁寂寥。密不透風疏可走馬,藝術審美存共性也。“江楓”,當地人言,有“江橋”“楓橋”兩座橋,而非指江邊楓樹。兩橋漁火相對,細品更合理。
79、錢起《歸雁》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隨記:不勝清怨而離湘北歸,大雁乎?遷客乎?湘靈鼓瑟“楚客不堪聽”(錢起《省試湘靈鼓瑟》)。體格新奇,理致清贍,當得起“許以高格”(王維)之贊。
80、韓翃《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官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隨記:寒食禁煙唯“漢官”“五侯家”例外,何耶?形象的描述令人意會無窮,含蓄情韻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