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留學,很多家長或許不知道要做一個“監護”手續,找到當地合適的“監護人”(Custodian),或者沒有正確理解“監護”作用,和合理利用的。我就這些問題,簡單介紹如下——
(當年我們郭同學以監護人也是房東關系融洽)
加拿大政府規定:來加拿大讀書的未成年國際學生需要有“監護人”(Custodian)作為學生在加拿大一些行為作監護的。
——那么,首先要定義加拿大的成年年齡吧?
加拿大法定18歲為成年的省份包括:
Alberta, Manitoba, Ontario, Prince Edward Island, Quebec, Saskatchewan
而法定19歲為成年年齡的省份包括:
British Columbia, New Brunswick,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Northwest Territories, Nova Scotia, Nunavut, Yukon
——監護人的資格:年滿25周歲,并居住在學生就讀學校城市的加拿大永久居民或者公民。
——如何辦理監護人手續:
1)監護人表格,表格有官方格式內容要求,并且分為加拿大監護人表格和被監護人父母表格,如下表1,2:
表1,加拿大監護人表,需要監護人完整填寫,并且在加拿大當地的律師或者合法見證人前面簽名,并且律師或者見證人簽名蓋章后才生效。
2)被監護人父母的表格,一般找國內有涉外權公證處辦理,重點提醒大家不要簽好名字去,一定要到公證員面前簽名,才有效,并帶齊監護人身份證明文件(一般是護照復印件)、被監護人及其父母身份證明文件、出生證、婚姻證明文件和這些文件的復印件等,還有準備好一份表格內容對應的中文內容,供公證處留底。
拿到加拿大和中國辦理好這兩份資料,法定手續就算完成,就可以辦理學習許可和學生簽證了。
當然,未成年學生在加拿大續簽,近來也需要這個文件的,所以,也可能學生到加拿大后,還需要更新這個手續的。
辦理途經:
1)家長委托加拿大當地合符資格的親朋;
2)有學生就讀的公立教育局,私立學校或者教育機構委托合符資格個人或者監護人公司完成。
——監護人的作用:
1)監護人是來加拿大留學是未成年學生在加拿大的“父母”,他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先與監護人聯系,以尋求幫助;
2)這些學生所在學校如果有任何關于學生情況的事情,如學業情況,評語,考勤等,都是與監護人聯系和溝通,另外,一般新生報到時,監護人必須陪同被監護人報到注冊,而且如果是公立教育局一般要求監護人每學期要參加家長會;
3)監護人一般負責處理以下具體業務:
a 教育學生如何在加拿大學習和生活;
b 協助開立銀行賬戶;
c 辦理手機業務;
d 與寄宿家庭定期溝通,有權同意或者不同意學生居住寄宿家庭,并且如果孩子不滿寄宿家庭,可以協助調換(而且要注意:如果孩子要轉換寄宿家庭,必須監護人同意);
4)監護人必須在了解學生的情況后,定期與學生國內家長溝通;
5)學生如果發生突發事件,例如丟失錢包、考駕照、看病等問題可以隨時詢問監護人。又例如學生在當地犯法,警察部門都是先找這個學生的監護人的。
——關于監護人我的理解:
1)如果12歲以下的學生,除了需要有當地監護人,建議,必須還有父母其中一方,來加拿大陪讀,而不能只靠監護人,來完成監護作用的;
2)一般監護人服務會有兩種:只是一次性辦理“監護手續”,而不是持續監護的,這樣他們可能只是收取一個監護手續的成本,如律師或者見證人費用,大概100-300加元之間;另外一種是持續監護的功能,基本包括上述,所提到的功用,但是收費可能貴些,大概1000加幣-10000加幣不等;
3)委托監護人,我一般建議找家長認識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這樣大家辦理手續過程和將來交流學生情況也比較方便;
4)如果沒有認識的親朋,可能要委托就讀學校(或者教育局)辦理,而已一般學校(或者教育局)會指定一些當地合法“監護人服務的公司”,來承接監護人手續和實施監護功能。
5)一般家長可以有多個監護人,但是非常不建議,如果變更監護人必須盡快補辦手續,報告學校(或者教育局),也要注意續簽時應該更新這個手續,以免被拒簽。
6)監護人可以與被監護人同住,但也不一定必須和被監護人同住,而被監護人到哪里居住,必須要有監護人同意。所以,在加拿大同住人不一定的監護人,兩者是可以分開的。
大家可以看出,在加拿大目前對未成年留學生的監護人管理模式下,除了要辦理一些手續外,其實還是真實起到一定實際幫助的。所以請同學們和家長朋友們充分利用好這個制度,以幫助好低齡留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歡迎大家繼續補充,所有官方的要求,以官方最新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