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讓王》有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從古至今,“逍遙”一詞無論是在帝王宰相心中,還是普通老百姓心里,都是畢生所追求的。
在中醫界,也有一“逍遙”,便是千古名方——逍遙丸,此藥在臨床上常用于疏肝解郁、解憂消愁。
點擊加載圖片
逍遙丸的前世今生
逍遙丸的前身是逍遙散,這個方子出自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編制的成藥典,宋代《太平惠民合劑局方》。
它歷經千年保存至今,并且在現代臨床上被用于治療多種病癥。
逍遙丸藥方組成
藥方由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8味中藥組成。
它主要用于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多囊卵巢囊腫、乳腺增生等病癥。
點擊加載圖片
想要知道逍遙丸是怎么調理肝郁脾虛的,首先我們要知道引起肝郁脾虛的原因。
在中醫里,肝不只是一個器官,更是一個系統,肝主藏血,主疏泄。
其中,肝主疏泄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調暢情致。如果一個人情緒不好的話,就會影響肝疏泄的作用,進而會導致 郁悶,這就是中醫所說的“肝氣不舒”。
肝屬木,五行里面認為木克土,而脾胃屬土,所以肝氣不舒,就會直接影響到脾胃的功能。
而體內氣血的來源主要靠脾胃,一旦脾胃出了問題,體內氣血來源不足,就會導致血虛。
然而血虛會反過來加重肝氣不舒,因為肝藏血,血不足了,肝經失養,會再次加重問題。
所以“肝郁、血虛、脾虛”是屬于一個三角形的關系,它們之間互相影響。
若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那么就會造成一個惡性的循壞。
那在這種情況下,身體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像食欲不振、失眠多夢,痛經、抑郁癥、胸脅脹痛、結節等問題都可能因此而生。
點擊加載圖片
我們再來看看逍遙丸的配方。
其中柴胡梳理肝氣; 白芍養血柔肝,和當歸一起來補肝體而助肝用,使血和肝和,血充肝柔,共為臣藥;白術、茯苓、炙甘草作健脾和中之用;薄荷是升散的,可以透達肝經郁熱,生姜則是辛發的,發散郁結。
從配方中可以看出,逍遙丸在針對“肝郁——脾虛——血虛”這個環節時,于每一處都設置了解決的藥物,因而在解決由“肝郁脾虛”引起的問題上十分有效。
點擊加載圖片
雖然逍遙丸作用強大,但它并不治百癥。像肝郁化火的癥狀便不適用逍遙丸,而是要選擇它的兄弟方“丹梔逍遙丸”了。
丹梔逍遙丸藥方組成
此方由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甘草、薄荷、生姜、牡丹皮、梔子等10味藥材組成。
其實丹梔逍遙丸 的藥方是在 逍遙丸 的基礎上增加了丹皮和梔子,此二味是清火的藥物,其中梔子瀉三焦之火,丹皮清肝膽之火。
加味逍遙丸藥方組成
加味逍遙丸和丹梔逍遙丸的藥方組成是一樣的,區別主要在丹皮和梔子的用量上,加味逍遙丸中,丹皮和梔子的用量是丹梔逍遙丸的二倍多,因此在清熱作用上加味逍遙丸要強于丹梔逍遙丸。
這兩個都可用于由肝郁血虛,肝脾不和引起的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不調,臍腹脹痛之癥,但加味逍遙丸清熱涼血的作用更強。
點擊加載圖片
對逍遙丸的誤解
逍遙丸不僅在醫學界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民間也是眾人皆知。
但正因它強大的知名度,也致使很多人對它有一些錯誤的認知。
1、女性專用
很多人認為逍遙丸是女性專門用來“調經”的藥物,其實這是片面的認知。
逍遙丸主要針對的是有肝郁、脾虛、血虛這三個問題的人,所以無論男女,如果是此類體質,均可以使用。
2、逍遙丸是保健品
因逍遙丸在臨床上普遍使用,所以很多人把它當做日常保健品來使用,其實這是錯誤的。
逍遙丸從古到今,都是作為一張方劑出現的,是治病良藥。
所以一定要在出現肝氣不舒、脾虛、血虛這種癥狀時進行使用。
另外,逍遙丸和加味(丹梔)逍遙丸所針對的癥狀也不相同,建議大家不要自己主觀地去判斷使用,要在專業的中醫師進行辯證分析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