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98年7月廣寧師范畢業參加教學工作,從教20年,一直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工作,擔任班主任工作16年,2006年12月取得小學語文一級教師資格。任現職以來,我認真工作,勤勤懇懇,盡職盡責,在教學教育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多次獲得各級各類表彰獎勵。現將本人任現職以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愛崗敬業,為人師表。
任現職以來,我遵紀守法,始終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認真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教書育人的思想,做到敬業愛崗,樂挑重擔,關心集體,嚴于律已,與同事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于開拓創新。在工作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學生和教師心目中,具有較高的威信和較好的形象。
二、不斷學習,提高素養。
我深知道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不斷積累和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提高自己教育教學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因此,我除了積極完成每一年的繼續教育學習外,還參加各種教育培訓,如2014年5月至2017年10月參加了肇慶市教育局舉辦的第一批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項目,2015年還被學校派往杭州市天長小學、娃哈哈小學跟崗學習,2016年4月在華南師范參加了肇慶市“強師工程”中小學中層管理干部研修班學習,曾先后參加“肇慶市名師名校長論壇”、“名教師語文課堂教學展示會”等省市縣語文教學等大型教學研討活動。參加此類活動,既讓我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見識。在工作之余,我還廣泛閱讀教育雜志和書籍,如《教育研究》《課程 教材 教法》等,吸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充實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文化修養,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水平,提升教學能力。
三、關愛學生,創新管理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針對學生情況以“激勵教育、賞識教育”為指導,自覺探索班級管理的藝術,注重學生思想教育,制訂各種班規條約,積極推行班級民主管理制度,帶領全體同學參加各級各類活動,均取得優異的成績,所帶班班風正、學風濃,多次被學校評為“文明班”,班級違法犯罪為零,學生德育合格率均為100%,優秀率達85%以上。我積極做好培優轉差工作:成功培養了一批優秀生,其中陳麗麗、李思等85名同學被評為鎮、校“優秀少先隊員”或“三好學生”,鄧偉豪同學2018年被評為“懷集縣三好學生”;對后進生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耐心轉化,如2015學年度剛轉學來李永光同學是出了名“搗蛋王”,我立即針對他的特點制定了轉化方案,經過半年多的潛移默化教育,李永光同學進步明顯,期末被學校評為“學習進步之星”、“道德模范標兵”。任現職以來,李永光、陳許、梁少嫻等68名后進生讓我全部轉化,轉化率達100%,取得較佳的教育效果。本人也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和嘉獎,2006年被評為校優秀輔導員,2007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2017年被評為學校優秀教師,同年還被評為“肇慶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2018年又被評為“懷集縣優秀教育工作者”。
四、認真鉆研,精心教學
我認真學習教學理論,刻苦鉆研小學語文教學提綱、教材、教法,嚴格執行肇慶市中小學教學常規有關要求,認真做好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查五個教學環節。在我的精心教育和指導下,所任教的班級學生學習語文熱情高漲,語文成績進步明顯。在每年的語文綜合素質檢測中,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優秀率超過50%,排在縣、鎮的前列。如2016屆六(3)班蘇德明獲得全縣語文單科第一名,劉興東獲得總分全縣第二名,15個學生考上縣重點中學;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全縣抽樣檢測中,任教的三年級語文平均分比縣平均分高出15.6多分,優秀率超過縣12.1%,合格率超過鎮18%,排在全縣第一。
我在校中開展《語言積累大王》、《古詩誦讀》等第二課堂活動,開設了《口語交際》、《硬筆字書法》等選修課程及《快樂作文》社團活動,取得顯著效果。她指導學生陳海翔、孔子形參加2011年“全國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測評活動”中分別獲全國一等獎、二等獎,指導鄧麗檸同學參加2012年“懷集縣傳頌傳統孝道文化演講比賽”獲一等獎,指導陳紀秀同學在2014參加懷集縣演講比賽榮獲三等獎,輔導陳嘉怡同學在2014年參加廣東省學中小學規范漢字書寫大賽榮獲小學組硬筆二等獎,徐淀乾同學在參加征文比賽活動中榮獲小學組二等獎,輔導鄧偉豪同學在2017年參加“懷城鎮詩文朗誦比賽”獲一等獎。
我認真鉆研教材,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投身全縣教研教改試驗,主動承擔縣級、鎮級、校級的公開課。我于2010年參加“肇慶市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獲鎮級三等獎,2015年4月執教的公開課《生命,生命》在“教學能手”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同年還獲得作文教學大賽鎮一等獎,2016年5月執教的《可貴的沉默》公開課榮獲優秀課例。
五、用心探索,投身課改
教學中,我做到教研與教學有機結合,教中研、研中學、學中用,一向致力于學校的課改研究,以校本教研為切入點,深入教學第一線,與老師們一起研究解決在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及遇到的困惑,把一些問題變成有價值的課題。主動承擔教育教學科學研究課題,2017年7月我主持的廣東教育學會2017年度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小學生語言積累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編號GDXKT10238)于2018年7月經專家組驗收順利結題。課題研究成效顯著:(1)豐富了學生語言積累,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2)促進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班級成績大幅度提高;(3)促進了參研教師專業發展。承擔實驗班的三年級,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顯著提高,在2017至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縣小學三年級抽樣檢測中榮獲縣一等獎。課題研究成果向全校推廣,對全鎮小學教育科研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我不斷自我反思、總結經驗,2017年2月撰寫的論文《根據特點 改評習作》發表在《教育研究》雜志;《探析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創新》發表在《社會科學》雜志。在2018年3月,我撰寫的《探析小學生語言積累的方法》在懷城鎮教學研討會上交流宣讀。
六、悉心指導,共同成長。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青年教師,采用“傳、幫、帶”的方式帶領青年教師成長,堅持每周和老師們開展科組業務學習、集體備課等活動,經常深入青年教師課堂聽課,并和他們一起進行“同課異構”的活動,課后一起探討課堂教學的技能與技巧。在我的悉心指導下,黃雪群、黎春嬌、羅冰等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代表學校參加各級教學比賽均獲獎,其中黃雪群于2011年參加作文課評比大賽獲縣二等獎,黎春嬌于2014年參加縣首屆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獲二等獎,羅冰老師在2017年參加校際語文教學基本功比賽中榮獲二等獎、黃佩珊老師獲一等獎,劉雙玲于2018年參加肇慶市小學青年教師語文閱讀教學比賽獲鎮二等獎。黃雪群老師2012年度被評為“懷城鎮優秀班主任”,黎春嬌老師2014年度被評為“懷城鎮優秀班主任”,而由于劉雙玲老師教育教學成績突出,2018年3月成為學校語文科組長,成了學校語文教學的領頭人。現本人負責指導的黃雪群、黎春嬌、羅冰等青年教師已經成為鎮、校的骨干教師。
綜合我任現職以來的各項工作,已符合申報小學語文高級教師的條件,懇請評委審查批準。
晉升職務以后,我將繼續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腳踏實地,立足自己的崗位,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極積探索創新課堂教學,以實際行動為我們學校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