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是譚叔解讀羅斯巴德《自由意志主義宣言》(英文版)第9章的講義內容,簡略地給我們梳理了一下經濟周期的邏輯所在,并介紹了幾本重要的書籍和文獻。如果感覺有所收獲,歡迎轉發或者購買課程支持我們,支持講道理的經濟學。
文丨譚叔譚鎮年
通貨膨脹與經濟周期問題最少可以寫一百本書,不同的經濟學派對這個問題都有完全不同的理論,我相信很多同學從經濟學課本到網上,都到看過不少解釋通貨膨脹與經濟周期的理論解釋。
傳統凱恩斯學派說是因為市場需求不足,傳統貨幣學派說是貨幣供應不足而造成貨幣流動性停滯,以至自由市場無法有足夠貨幣交易。當然還有其它經濟學派提出它們的解釋。這些理論加起來足以寫一套四庫全書。
奧派的通貨膨脹與經濟周期理論也有很多本專著。首先當然是米塞斯的《貨幣與信用原理》,其次哈耶克的《價格與生產》。
無可否認這兩本書并不完美,但它們建立的基礎不是沙灘,而是巨石。
羅斯巴得德的《美國大蕭條》用非常詳細而真實事例,來解釋通貨膨脹與經濟周期。
近代羅杰·加里森(Roger Garrison)的《TIME AND MONEY The Macroeconomics of Capital Structure》(時間與貨幣:宏觀經濟學的資本結構)也是一篇非常重要論文。
當然羅斯巴德不可能把這么多書的內容在一章中說清楚,我絕對相信很多同學對通貨膨脹和經濟周期的了解,比這一章的內容深刻更多。
在過去不少國內奧派學者都介紹過奧派經濟周期理論,有些國內奧派學者稱為商業周期理論。
如果用一段簡單描述通脹問題,那就是,政府增加發行貨幣就是通貨膨脹。
貨幣流出市場自然是有人先得到新貨幣,這些先得到新貨幣的人自然會盡快把貨幣變成商品或服務,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新貨幣最終會貶值。
因為新貨幣和原本買家都會用貨幣買商品服務,自然產生一表面現像就是需求增大了。有些廠家開始擴充生產。這一階段稱為 Boom (繁榮)階段。
但隨著新貨幣擴散,效力會消散。那些增產的廠家開始知道,并非是真實的需求增大了。沒有了新貨幣的流入,需求開始下降,而廠家也發現擴充生產的投資是錯誤。
當然買了的新機器是不可能變回鐵礦石,然后用來做其它有需求的商品,最后只能清算錯誤投資損失。這一階段稱為 Bust (蕭條)階段。
奧派的周期理論一般稱為繁榮-蕭條周期(Boom - Bust cycle),這個周期理論全稱為奧派商業周期理論(Austrian Business Cycle, ABC)。這里只是一個簡單介紹,要了解詳細內容還需要閱讀以上介紹的專著。
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增加貨幣,某些集團先得到貨幣而推高某些產品的需求。供應者誤以為需求增大而投資擴大生產,也帶來暫時性的繁榮,但當大家發現需求并無實際增加時,擴大投資變成虧損,市場最后要清算虧損而造成經濟衰退。
羅斯巴德這一章寫在上世紀70年代,但我的解讀會用到今天的知識,所以我的解讀有些他方會超越原本英文內容。奧派商業周期理論并非完美,有些地方依然可以有爭論性,但很多人對奧派周期理論有很多誤解。
首先奧派的周期理論是商業周期(Business Cycle),還是經濟周期(Economic Cycle)?這是名詞定義的麻煩,有時我也分不清楚,一般人把周期分為兩類。
從古至今,社會經濟結構都不斷改變。汽車行業興起,馬車行業衰落。這種一個行業興起取替另一個行業,并非奧派的周期理論。
行業興起,農業衰落也不是奧派周期理論。美國制造業衰落,中國制造業興起也不是奧派周期理論。
這些是社會生產結構改變,而并非任何周期理論。這些情況其實都不是周期,只是一般人的誤解。
但有些經濟學家把這情況稱為經濟周期,而另一些經濟學家把這情況稱為商業周期。但我不認同這是一種周期。
另一類周期是指所有行業,整個社會經濟一起上升或衰退。這才是奧派的經濟或商業周期,后面我會統一稱為經濟周期。
為什么一個國家中所有行業都會同時上升或衰退?上升有兩個可能性,首先就是資本投資帶來的創新,這就是整個社會出現更好的技術使得資本和人力回報上升。例如工業革命,現代的農業技術。
而另一個可能性就是政府增加貨幣數量,而干擾了市場信息的傳遞,讓人產生錯誤的想法。當然有些人可能明知市場傳遞的信息有錯誤,但他仍然希望賭一把。賭贏了發達,睹輸了就找政府哭訴。
這里有一個更深更復雜的問題是,政府為什么要增加貨幣數量?
我相信佷多同學都知道20世紀,很多國家都是實行金本位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政府超級大量增加貨幣數量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金本位的制度下,理論上經濟周期它的嚴重性就應該比較低。
這個理論在大部份情況下成立,但每當戰爭時,很多國家都會停止實行金本位而大量發鈔。
當然這也說明了為什么要增加貨幣數量。政府要花錢,但沒有黃金,就只能強制停止實行金本位。
從經濟史來看,20世紀前也有奧派經濟周期的問題,但主要集中在戰后時期。
到了20世紀,美國美聯儲成立,羅斯福強制美國人不能儲備黃金。
金本位已經成為無牙老虎,只有樣子沒有實際作用。
1929美國大蕭條可以說是,美國20年代美聯儲大量增發貨幣的后果。
有一點比較明顯,美國20世紀后的經濟周期比19世紀在數量、嚴重程度和時間長度都更為厲害。
這并不奇怪,美國政府在20世紀花錢的總數,比從1776年建國到1899年的總數都多很多倍。
美國21世紀剛開始的10年已經接近20世紀的一大半,形勢十分嚴峻。
題圖:Edward Hopper,Drug Store
上一篇:為什么奧派經濟學總不受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