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我們做過的事情感到自豪,我對我們那些決定不做的事情也同樣感到自豪。——喬布斯
高考為什么是最簡單的考試?
什么時候應該放棄?
有限和無線游戲?
1
高考是最簡單的考試
陳章魚說,多年之后會有一個瞬間,你會發現,在此生遭遇的所有考試當中,高考是最簡單的一場考試。
首先,你作為高考考生有特權,廣場安靜、專車開道、全員服務。你除了考試本身,什么都不用擔心。
未來人生的考場,哪有這么多人與你相伴。
其次,高考是有付出有收獲。題目清清楚楚,答對答案就能得分。
未來人生的考場,哪兒有什么標準答案。
最重要的,高考公平。至少相對公平。
未來人生的考場,哪兒有那么多的公平可言,社會競爭的殘酷性遠遠超出一個孩子的想象。
在人生的復雜面前,高考真的太簡單了。
就是由于多少人沒有認識到高考的簡單性,高考又成為多少人的另一個分水嶺。
有多少本來優秀的學子,上了大學之后就迷茫錯亂,人生反而處處碰壁。
有多少本來高考不理想的學生,之后奮發有為,人生反而更加精彩。
2020年了,這個時代已經不是40年前剛恢復高考的時代,大學生已經不是天之驕子,就是正常的一個過程。
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既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了。
當然,提高人生安安穩穩的獲勝概率,每一步都很重要。
2
放棄?
羅胖說,因為高考模式,所以我們習慣于所有的事情都有解。但現實生活中,有些局可能本來就無解,我們要懂得放棄。
放棄,是對于那些無解問題的正確姿態。
但那幾個例子我覺得并不充分。別人有名校名額,如果我也能有,是不是可以不放棄?
所有創新的故事,正是在別人放棄的地方,有的人堅持不懈,無論阿里和騰訊,當年也是苦逼熬出來的。
所以,本質上,放棄不是無解,是力所不逮。
學會放棄,是學會如何合理的使用自身資源而已。
所以,我更不認同羅胖說的,多助之事就堅持,寡助之事就放棄。
能夠形成正反饋的事情并不多,那是事情做得足夠好之后才會出現的狀態。
對于很多小白來說,剛開始就是苦逼的,如果不用各種手段給自己打雞血、咬牙堅持,是撐不過前期的灰暗的。
就像混沌常講,突破閾值,這是很難的。
當然羅胖作為講故事的高手,也特別會自圓其說,說那些看起來一直在堅持的人,其實有一條密道,再不斷地給他充電,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這么說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觀點無法被證偽。
算了,真的假的也不重要,有啟發就好。
結論一句話,只要一個人的戰斗意志不熄滅,就永遠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無論這個信念來自于哪里。
3
有限游戲和無限游戲
高考是一場有限游戲,人生才是無限游戲。
寫到這里,我發現干癟癟的結論是多么的蒼白無力。
很多人喜歡所謂的干貨,其實真正的干貨大家都不會喜歡的,干的海參沒法吃。
真正的干貨拿到所有人面前,大家其實很難領會,反而是像羅胖一樣,講的生動形象,才能讓聽眾感同身受。
羅胖講這一趴,高考結束之后,怎么燒書,甚至燒課桌,“那把火一直在我腦子里閃現”,它證明了高考在我們心目中就是一個詞,決戰。
通過文字或者語言,能夠讓人有鮮活的畫面感,這才是好的傳播。
這恐怕是我受到的最大的啟發,不只是啟發,就是干貨啊。
這個時代,講故事的能力才是核心能力。
什么是有限游戲?什么是無限游戲?
很多爺爺奶奶會對于小孫子過度溺愛,因為這些小玩意對于他們來說就是用來寵著的,伺候好吃喝就萬事大吉,這就是有限游戲。
而父母對于孩子是無限游戲,所以知道過分縱容對于孩子的長遠不是好事。
孩子的成長是無限游戲,是一輩子的事。所以,有時候有的家長也會錯會意,認為這只是一場有限游戲,高考是最重要的人生決戰。
就像只盯住錢往往賺不到錢一樣,只盯住分數的家長往往孩子的分數也不理想。
高考不是人生的終點,甚至連起點都不算。
在無限的人生面前,不要把人脈當做資源,把人脈當成資產;不要在PPT的最后一頁寫“謝謝“”;不要在別人夸你的時候只是客氣……
如果你不知道我說的是什么,只是因為你沒有聽這一期的啟發俱樂部。
4
我在做什么
聽了羅胖講了一大堆的八卦和故事,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更新這個啟發俱樂部的解讀連載?
第一,學習。輸入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如果你講的沒有人家好,文章寫得沒有人家精彩,是不是可以先照搬模仿呢?
第二,消化。很多故事和視角,確實很獨特,很有啟發,對于我這個知識擺渡人也非常需要,消化之后就能成為自己的素材。
第三,思考。有的時候聽個熱鬧,嗨一下就過去了。那我還為什么聽啟發俱樂部呢?看脫口秀大會不好嗎?如果思考沒有痕跡,就相當于沒有思考。
所以,啟發和感受都不重要,哪些留下來了,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個字都是自己碼上去的,這至少又加深了一遍印象。
這是基本功,即使作為酒桌吹牛逼的談資,我也多了不少。
不好玩嗎?我覺得這本身就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