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飲食結構的不斷豐富,痛風這個詞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我們的視野中,并且越來越年輕化,可是關于痛風知識的匱乏卻讓很多患者邁入痛風治療的誤區。痛風作為一種古老的疾病,很早就有記載,痛風本身就是一種威脅健康的疾病,而且容易誘發更嚴重的并發癥,所以及時預防治療非常重要。首先就要消除這些治療道路上的攔路虎——認知誤區!
痛風必然會提到尿酸,因為尿酸是嘌呤氧化代謝產物,痛風的發病原因是機體內嘌呤發生代謝紊亂導致尿酸蓄積(合成增多或排泄減少)所產生的疾病。其實,只有出現了痛風關節炎發作的癥狀才屬于痛風的范疇,如果不出現痛風關節炎發作,則稱為高尿酸血癥。所以,尿酸高并不一定是痛風,高尿酸癥不注意控制會發展為痛風。另外,高尿酸癥只要注意飲食調節和積極糾正會恢復正常,而痛風則是一種疾病狀態,如果不治療會繼發并發癥。血中尿酸過高,有關節疼痛也不一定是痛風,需要到醫院去診斷,以免誤診。
數據顯示,只有5%-12%的高尿酸患者會發展成為痛風,對于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不一定采用長期降尿酸藥物治療,畢竟這些藥物的副作用要進行綜合評估,高尿酸血癥患者定期復查就可以控制病情,即便有過一兩次痛風發作也不要著急用藥,一般認為,每年有兩次以上痛風發作或者出現腎損害表現需用藥控制。
很多患者以為降尿酸藥可以治療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這完全是一種錯誤概念。痛風治療要根據痛風分期來分析:
①急性痛風的治療急性痛風患者要注意臥床休息,多喝水,待疼痛關節炎癥緩解后方可恢復活動,治療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
②間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療防止急性發作,降低血尿酸,減少痛風石形成和預防腎功能損害;
③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此種情況不需治療(血尿酸含量在8-9mg/dl以下),需注意不要食用高嘌呤和高熱量食物,也不要飲酒。當血尿酸濃度超過9mg/dl或高尿酸血癥并發肥胖癥、高血壓、腎衰竭等并發癥時,除了對因治療還需服用降尿酸藥物。
雖然飲食對于痛風癥狀的緩解非常重要,但并不是痛風的主要治療手段。這主要從尿酸的來源分析:人體的尿酸只有五分之一的來源于外部飲食攝入,其他都是來源于內部“生成過多”,研究表明,健康男子食用十天無嘌呤食物,血尿酸從4.9mg/dl降到3.1mg/dl,降幅有限。對于痛風的治療,應該采取飲食調節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式。
痛風是一種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代謝疾病,準確了解痛風的特點、診治方法,走出痛風認知誤區十分必要。正如疾病的名字一樣,發作的時候疼痛難忍,來去如風,只要認清了它的“真面目”,其實痛風并不可怕!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