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內分泌代謝疾病,在我國已經成為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的“沉默殺手”,雖然隨著醫藥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糖尿病的治療水平越來越高,但是時至今日糖尿病仍然無法治愈。在西醫西藥治療糖尿病的主流認知下,中醫中藥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似乎鮮有人問津,其實,中醫中藥在糖尿病的治療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幾千年的實踐已經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和獨特的知識理論體系 ,同樣不容小覷。
首先再來重溫一下中醫專家對于糖尿病的中醫藥治療的觀點:
消渴病,消渴,糖尿病
談到中醫藥治療糖尿病,首先就要提到一個古代糖尿病的概念:消渴病。糖尿病屬于中醫“消渴”的范疇,消渴其實就是多飲多尿,而消渴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癥狀。由于古代條件的限制,對于糖尿病的認識只是從癥狀上去了解,以癥辯證,所以很多疾病如甲亢、尿崩等也有“消渴”的表現但是卻不是糖尿病。總之,簡單理解,消渴是一類癥狀表現,消渴病特異性的指的是糖尿病。
中醫藥治療糖尿病有哪些優勢?
中醫藥在糖尿病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糖尿病的前期預防中,中醫藥扮演著主角,通過中藥聯合生活方式干預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當血糖水平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一部分血糖不高的患者可以通過單純中藥治療得到控制;而對于血糖水平較高的患者,中藥可以協助控糖;如果進入并發癥,中醫藥有很多并發癥的治療方法,有一定的療效,在治療并發癥上也有一定的優勢。
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的最突出優勢主要是中醫藥能夠延緩或者逆轉糖尿病并發癥。西醫雖然能控制血糖,但是卻無法阻止并發癥的發生。中醫藥對于并發癥卻有很好的效果,通過調理臟腑氣血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中藥寫入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首次納入了符合證據級別要求的糖尿病與中醫藥治療的相關內容,這對中醫藥治療糖尿病是一種極大的認可和進步。中醫藥具有多方位、多靶點和整體調節的優勢,對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以及糖尿病相關癥狀作用明顯。當然,中醫藥同樣不能達到治愈糖尿病的目的,不要被一些廣告宣傳所誤導。
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中提倡中西醫并重,因病施治。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不同的方法,因人而異。雖然中醫藥在治療并發癥方面會有一些獨特的優勢,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挖掘和利用,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