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9-08 17:58:46 點擊次數(shù): 450 來源:
若羌縣科技局一、嫁接
棗樹可嫁接的時間很長,若羌地區(qū)一般在4-5月。
1、插皮接,又叫皮下接,將接穗削成3-5cm的平滑長削面,再在長削面的下端背面削0.5cm的短斜面,便于插入。選枝皮光滑處剪砧,修平截面,在砧木一側(cè),用小刀劃一縱口,深達木質(zhì)部,順手用刀將上方枝皮與木質(zhì)部分開。插入接穗時,將長削面向里,短削面向外,對著切縫向下慢慢插入,接穗的削面不要全部插入砧木,要求上部露白0.4-0.5cm,以利于傷口愈合,然后用塑料條綁緊纏嚴傷口,此法適用于砧木粗度大于接穗粗度,砧木發(fā)芽離皮的棗樹嫁接。
2、帶木質(zhì)部芽接 在接穗上選好接芽,將主芽上方的二次枝留1cm剪除,在主芽背面或側(cè)面削一長削面,削面長2.5-3cm。在長削面對面削一短削面,長度1厘米。主芽上部留0.8-1cm剪去,在砧木距地面20cm處選枝皮光滑處將上部剪除,然后在砧木上橫切一刀至木質(zhì)部,由下向上削去韌皮部,找到形成層,用嫁接刀沿形成層向下切割3-5cm,將接芽長削面向里,短削面向外順切口插入,形成層對齊,用塑料條包裹傷口,僅露出接芽即可。這種嫁接的方法成活率可達90%以上。
3、舌接 嫁接時把砧木上部與接穗下部各斜削一刀,長約3cm,斜度要基本相同,然后在雙方削面上都向里垂直切一切口,把接穗和砧木接在一起,舌接時砧木與接穗粗度最好一致,這樣形成層才能對準,如果粗度稍差的,應以一邊對準,然后用塑料條把接口全部綁好即可。
4、腹接 用修枝剪或切接刀,在接穗下端先削一長削面,長約3cm左右,再在長削面對面削一長約1.5cm的短削面,削好的接穗應一邊薄一邊厚,然后在砧木需嫁接部位用修枝剪或切接刀傾斜向下切一刀長約3-4cm的接口。將砧木接口推開,迅速插入接穗,長削面緊靠里面,短削面朝外,使接穗削面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對齊,將接口以上的砧木剪掉并使剪口成斜面,最后,用塑料條將接口連同砧木剪口包緊包嚴。
二、 嫁接苗的管理
1、嫁接前三天將砧木地澆足水,嫁接后立即再澆一水,以提高砧木的含水量。
2、除萌 棗樹嫁接后,砧木上的不定芽很容易萌發(fā),影響接芽的成活和生長。為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給接穗,促進愈合,必須及時抹除砧木的萌芽。一般需除萌3-4次。
3、解綁 芽接、枝接苗,應根據(jù)接芽、接穗與砧木的愈合情況,解除捆綁。一般嫁接苗成活后,在6月中下旬,松綁一次,8月底全部解除捆綁。同時對接穗萌發(fā)的枝條要及時用木棍綁扶或枝條長到20-30CM時及時摘心,避免大風吹折,造成嫁接失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