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上午10時,新飛電器等三家公司在阿里司法拍賣網公開拍賣。
目前只有1家競拍。
競買公告
河南新飛電器/家電/制冷/管理人將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公開拍賣,現公告如下:
拍賣時間:將于2018年6月28日10時至2018年6月29日10時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活動。
拍賣標的:為新飛電器、新飛家電以及新飛制冷的100%股權。
起拍價、保證金及增價幅度:本次拍賣起拍價為4.5萬元,保證金為1億元,增幅不低于500萬。
咨詢、看樣時間:自2018年5月29日起至2018年6月22日止。
此時,距2017年11月初停止生產活動已有半年左右,新飛公司資產狀況惡化,流動資金枯竭,已嚴重資不抵債,新飛管理人決定實施破產清算,對新飛資產進行拍賣。
這意味著,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第一冰箱品牌已經挽救無望,也許將徹底消失。
01
強人時代,異軍突起
和海爾、春蘭、美的、格力等家電一樣,新飛的崛起實際上就是其創始人劉炳銀的傳奇。
1983年,42歲的劉炳銀(人到中年,其實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出任新飛前身的新鄉市無線電設備廠廠長時,這個始建于1958年的小型軍工企業,已累計虧損70多萬元。
劉炳銀在北京、天津、沈陽、廣州等地考察時,以其敏銳的企業家眼光發現冰箱大有市場,于是在1984年創建新鄉電冰箱廠并任廠長。同年,張瑞敏在青島創立海爾。
當時,國內的技術還比較落后,劉炳銀商業眼光再一次得到展現,1986年,他力排眾議引進一條意大利飛利浦公司的電冰箱生產線,工廠自此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并將“新鄉-飛利浦”簡稱為“新飛”,自此誕生了中國的著名冰箱品牌“新飛”。
1990年,新飛電器已成立6年,但還未真正騰飛。劉炳銀從國外考察回來發現,冰箱因質量問題滯銷,積壓庫存上萬臺。
這時候劉炳銀使出天才般營銷策略,將400臺新飛冰箱全部一字排開,當場宣布,生產不合格的產品是新飛人的恥辱,掄起大錘將400臺劣質冰箱全部砸爛。
當年海爾只砸了76臺冰箱, 劉炳銀卻砸了400臺——上百萬的價值。
砸冰箱是典型的“事件營銷”“話題營銷”,一時引起轟動,并被廣為傳頌,成為無數人茶余飯后的談資,新飛由此被貼上“高質量”的標簽,銷量迅猛飛漲。
兩任總書記曾都親臨新飛視察,對新飛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贊揚。
新飛一時風頭無倆,其勢頭之猛,即使是海爾、容聲、美菱也無法與之比肩。
“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開始傳遍大江南北。
短短幾年間,劉炳銀便將新飛送上了國產冰箱第一品牌。
02
引進外資,沖突漸起
1992年,鄧小平南巡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浪潮,十四大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此后,中國正興起一場企業改制、引資的大潮。
1994年,新鄉政府希望引進外資入股新飛,從理論上來看,新鄉政府的做法也沒有錯,引進國際資本可以推動新飛跨越式,同時可以引進國際一流的管理經驗,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雖然新飛創始人劉炳銀激烈反對,但不得不屈服于現實的壓力。
1994年,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成立,引進了新加坡豐隆集團。
新飛電器、新加坡豐隆電器、新加坡豫新電器三方分別持股49%、45%和6%,新加坡豫新電器公司(由河南省駐新加坡辦事處創辦)占6%。
股權分配確保地方政府對合資公司的控股權。
新加坡豐隆集團創立于1963年,是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和酒店業投資發展商和標竿企業,也是世界跨國性的集房地產、銀行與金融服務、酒店等綜合類的企業集團,集團股票已在美國、英國和新加坡等多國上市。
豐隆集團主要從事房地產、酒店、金融服務等方面業務。從資本實力來看,豐隆集團實力雄厚,又是華人公司。
但是新鄉政府并沒有考慮到豐隆集團缺乏家電行業制造、經營的經驗,新飛謀求國際化的道路因此并不順利。
在此次股權調整中,高管團隊未能持有部分股權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在此期間,雖然管理層與資本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但新飛控制權還在中方手中,創始人劉炳銀聲譽也正是如日中天,經營權仍由劉炳銀控制,新飛電器還是呈現上升態勢。
劉炳銀憑著其企業家的敏銳眼光,在外資的支持下。
1996年1月,新飛一舉投入4.2億元,成功上馬國內第一條最大的無氟冰箱生產線,年產量達60萬臺。
結果市場反應之好超乎想象,經此一役,新飛一舉突入行業前三名。
1996-2005年的十年時間里,新飛冰箱長期位居全國前三。
2002年,新飛冰箱的產銷總量躍居中國冰箱行業前兩強,國內市場占有率就高達18.88%以上。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劉炳銀雖握著經營權,但掌握著49%的外方股東有著對重大事項的否決權。
90年代的中國,冰箱雖然還處于成長期,但相比較之下,空調的市場空間更大,畢竟每戶人家一般只要一臺冰箱,而空調可能要2-3臺,空調與冰箱制造有著許多共同點,正是看中了空調巨大的市場空間,劉炳銀決定進軍空調領域。
但與劉炳銀做大做強企業的夢想不同的是,外資進入新飛是要穩定的投資回報。
1997年,惠而浦正準備賣掉連續虧損的藍波空調,劉炳銀準備出手,卻遭到新加坡董事會的反對而流產。
2000年,劉炳銀試圖收購廣東三榮空調,再次被董事會否決。
劉炳銀借助空調實現的再次擴張的夢想被否,新飛喪失了一次白色家電領域多元化的機會。
整個90年代,是新飛的上升期,輝煌與榮耀并存。那個時候在新飛工作,是一種榮耀,找媳婦、相親穿著新飛制服比西裝革履都管用。
1994年時,新飛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就高達1700元,而當時整個新鄉地區的平均工資才400元。
除此之外,逢年過節,新飛還會給員工發米、面、油。
廠長劉炳銀甚至每逢開工日,都帶領高管站在門口夾道歡迎員工開工上班。員工是新飛真正的主人,很多人對新飛親愛如家。
03
強人落幕,新飛衰落
2000年,豐隆亞洲收購了豫新電器公司的母公司豫新控股公司,控制了新飛電器的51%股權,豐隆亞洲成了新飛的實際控制人。
如果說控股股東的變化對新飛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那么創始人劉炳銀的突然病逝給新飛前進的路上蒙上一層陰影。
2001年9月15日,劉炳銀突然因胃癌在廣州病逝,失去了精神領袖的新飛從此迷失了航向。
不過在此之后,一方面劉炳銀留下的影響力還在,另一方面中方股份占到49%,在董事會還有著較大話語權,憑借著前期積累的企業底蘊,繼任者李根短時間內帶領新飛再上一層樓。
劉炳銀去世后的幾年里,新飛冰箱的年銷量仍保持在百萬臺以上,2005年的時候市場銷量高達300萬臺。
但2005年對新飛來說,也許已是強弩之末。
04
外資全控,日暮西山
2005年9月,新鄉當地政府再次將新飛39%的股權出售給豐隆,至此,豐隆對新飛電器的持股比例一躍升至90%。
2006年,中方總經理李根被換掉,由新加坡人張冬貴接管新飛電器,2010年,新飛先后5位高管離職,暴露了新飛人與新加坡資方的矛盾。之后,更是連續空降多名高管,幾乎將新飛中高層管理大換血。
資方新加坡豐隆集團并不具備豐富的家電企業管理經驗。
資方自負地認為自己具備國際化的管理手段,對本土化認識不足。
資方對工人沒有感情,資方接管后,管理者與工人呈現二元對立態勢,工人工資長期不漲,從領先地方平均工資到大大落后于地方平均工作。
新飛發生的兩次火災足以說明問題。
2003年時,新飛曾發生一場火災,還未等消防車趕來,員工就沖進去撲滅了大火,廠房雖然被熏得一片漆黑,但僅僅十天之后,就被員工一點點自發清理得煥然一新。
2007年時,新飛再一次發生火災,卻沒有一個員工沖進去滅火,甚至有人看著大火,憤怒的罵道:他媽的燒吧,燒光了才好呢!
以前工人是主人,現在工人就是工人。
2012年,新飛甚至出現員工大罷工,抗議“十年不漲工資”,有人甚至把已經去世11年之久的劉炳銀遺像搬到廠子門口,人力資源經理上臺安撫,甚至被雞蛋哄了下來。
新飛電器衰落除了有內部經營理念的問題,與外部環境也不無關系。“新飛位于河南,缺乏產業集群,沒有形成產業聚集效應,這使得新飛一直都像在單打獨斗。”內部人士說。
事實上,新飛的“隕落”,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冰箱產業的現狀。隨著冰箱市場逐漸飽和,家電廠商迎來了銷量增長的瓶頸期。
企業經營不善屢次失誤、高層流失、員工罷工等等,新飛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優勢。
2011年,新飛市場份額已由之前的行業第二位,跌出國內品牌前五位。
2012年新飛冰箱銷量同比下滑37%。
2014年新飛冰箱銷量跌出前十。
2012年新飛第一次停產,在新鄉市政府的調解下,以新加坡豐隆的妥協作為結束。新飛職工獲得了2012年和2013年兩次漲薪的承諾。
2013年,新飛請出李根出山執掌總經理一職。但種種舉措已無法阻止新飛的沒落。時隔僅半年多后,爆發出第二次停產風波。
2011年至2016年,新飛電器的虧損金額分別是5166萬元新幣、1.17億元新幣、3763萬元新幣、6064萬元新幣、1.1億元新幣、1.3億元新幣。
6年虧損總計5億元新幣,約合人民幣24億元。
2017年10月,一份河南新飛家電、新飛電器、新飛制冷的聯合聲明在網上曝光,稱幾年持續虧損,重壓之下宣布停產。11月1日,新飛電器廠區內已經空無一人,倉庫和車間均已貼上封條。
2018年4月13日,豐隆亞洲聲明從新飛撤資。
新飛自2011年以來持續虧損,隨著中國整體產能過剩以及競爭加劇,新飛近年來的表現進一步惡化。
豐隆亞洲表示,由于新飛長期虧損,從新飛撤資預計將對豐隆集團的財務表現產生積極影響。
如今,在沒有新的接盤者的情況下,新飛從一代巨頭走到了被拍賣。
根據《新飛公司重整裁定書》相關內容,新飛破產重整中職工補償約1.59億元,退休薪酬0.44億元,新飛債權人840家,債權總額23億元,而新飛賬面總資產測算不到11億,加上清算費用,按照新飛的測算,普通債券清償率可能不足1.51%。
一代民族企業毀于一旦,其中有著太多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
斯人已逝,新飛已飛。
不知道,在天堂里的劉炳銀如何看他曾經創造輝煌的新飛。
唯有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