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源流
盧氏祖先為姜姓,炎帝神農氏之后裔。西周時,姜太公輔佐周武王興周滅商有功,被封于齊,建齊國。齊太公后,齊文公生子高,高之孫,任齊國正傒,任齊國正卿,因迎齊桓公有功,食邑于盧(今山東長清縣西南),其子孫以邑為姓,是為盧氏。傒字敬仲,故盧氏以敬仲為始祖??ね麨榉蛾?。
盧氏遷徙分布
唐僖宗時,山東望族清顯公為睦州刺史,遂從山東青州盧宦村遷居浙江睦州。卒于官,葬于縣治東龍山之茅岡。其子昭祐、孫桂多、曾孫湜即在墓西之井坑盧墈筑室而居。湜公為錄事參軍,娶青溪樂公女,遂家居青溪(今淳安)。季七公字仲仁遷居遂安鳣塘:堪公(原名道魁)由盧墈遷富春;碌公后裔遷遂安柯峰十八街旺川:柯峰派以后又遷居衢州上方大立村、山頭底村及本縣芳梧芭蕉(浪川芳梧村)、枧坂(郭村沈坂)、高坑塢(郭村)、姚家等地; 砅公遷淳安賚爵:微公遷東陽:自誠公遷遂安三都萬年鄉;化龍公由鳣塘遷盧村(汾口魯村);仲三公、仲五公遷杭州:仲六公由鳣塘遷柯峰(郭村)之盧坂;申公由盧坂遷林塘;廷興公遷本邑南街;貢公遷高谷:國遴公由高谷遷浮林;國巡公、國田公、可典公由林塘遷錦溪;文明公遷芳梧嶺之芭蕉里;:福公、兆義公、曾鎮公遷玩川,勝順公由高谷遷衢州西安之大立村:孟一公、明公遷績溪,愨公遷松江;愿公遷杭州:祿公從鳣塘遷居巧塘;端謙公遷硤石:昭義公偕孫周公由賚爵遷梓桐富溪(盧家);疆公由賚爵遷遂安;積慶公由賚爵遷星橋金坂里;貳公由盧墈遷石公坂,文澄公由星橋遷居仁壽鄉(盧家,與程家相鄰);世貞公、君試公、光庭公,光表公、 光祥公、日新公、永昌公于清初由盧墈同遷庠里(莘田鄉):曾一公、曾二公由富春遷北長樂鄉十二都全坂(臨岐卸嶺);曾三公、曾四公、曾五公由富春遷北安樂鄉十四都莊川(即文昌潭頭盧家);祥公、和公由莊川遷新城寧善鄉朱村;旻善公孫云瑞公由盧村遷鐘峰大塘,如芳公由富溪遷王村后城山下:祖善公又由賚爵遷十四都獻宗,又名莊川(即文昌潭頭盧家)。
(以上見《淳安姓氏》)
存世宗譜
1、《范陽盧氏重輯統譜》
上海圖書館收藏。
清刻本,存卷三卷四,記事至清康熙間。譜名據中縫題。卷三卷目為范陽盧氏重緝清顯公嫡派統宗世乘,一世至二十七世。卷四卷目為范陽盧氏重緝唐清顯公統譜,為二十八世以后世系。
一世祖:清顯,山東青州人。唐懿宗朝進士 ,初任巢縣令,剿賊龐勛有功,平升貴州刺史。廣明元年唐僖宗特敕轉升睦州刺史,督剿黃巢,睦歙賴安,晉鎮睦州,卒于官。天佑元年敕侍常,諭祭葬青溪龍山鄉之茅崗山。清顯公夫從崔氏,生子二,長諱昭佑,更諱昭義,偕孫因家于墓西之井坑盧墈。次諱昭倫,子孫居貴州。
昭義生子二,長桂多,諱國祥。次桂萃,諱國祚。桂多返居山東青州漢陽盧宦村故址。桂多生子湜,即文綱,一娶青溪節判樂公之女,生子孟五,即仲伸。繼娶遂安郜郡公之女,生子仲六、季七。初居盧墈。后季七公奉公與郜夫人遷居遂安鳣塘。公官拜錄事參軍。
孟五子孫居盧墈,為盧墈派,后分遂安三都萬年鄉派、淳安十二都全坂派、十四都莊川、獻宗派。
盧墈派,五世道魁即堪公遷居富春。十世微公遷徙東陽。十三世南益遷鳳嶺,琯公子十四世自誠公于紹興五年遷居遂安三都萬年鄉(六保盧村)。十四世林公子仲五遷居杭州。友九子俱遷居績溪。二十世友一公五子,曾一、曾二遷全坂,曾三、曾四、曾五遷莊川,為莊川派(文昌盧家)。全坂派:系清顯公下六世孫道魁公遷富春,二十一世曾一、曾二公由富春轉遷于淳之十二都地名全坂以居。獻宗派,見二十三世。系清顯公下六世孫道庸公第十六世安國公之后裔。安國公葬于淳邑東源十四都之華家垅,其子焱葬別地,孫季澄,曾孫夢符俱合葬于公墓前。譜赤據后有夢符公之子通公第三嗣曰祖善者,樂就清閑,喜托山林,念三代祖塋寫遠見此地山水秀明幽靜可愛,遂徙于華家垅之墓南,地名獻宗以居。祖善為獻宗派之始。
仲六子碌(更名道輝)、砅,遷徙遂安柯峰,葬十六都項十八街,為柯峰派(墓葬多在銅川盧家坦,大概在沈畈下龍門里),分派浪川芳梧芭蕉、郭村玩川。(《淳安姓氏》砅公遷淳安賚爵,昭義公偕孫周公由賚爵遷梓桐富溪(盧家))
柯峰派:六世碌公即道輝由項十八街遷盧坂(銅川盧家坦)。
廿八世文明,字超然,成化時遷芭蕉。文葆,字綱然,弘治時遷居玩川。
季七攜子礎遷遂安鳣塘,為鳣塘派,后分派盧村(魯村)、巧塘、大塘(十都盧家)。
鳣塘派:至十二世超公,人眾室遠,鳴鼓號召,因號鼓鳴盧村。鼓鳴巧塘派,十八世祿公,避元亂遷居巧塘,以祖世居鳣塘因以塘名。鼓鳴盧村派,十八世三百公遷居盧村,隔鳣塘里許,故舊譜謂盧村即鳣塘云。廿四世玉元,旻善公子,移居盧家塢。鍾峰大塘派,自百三公之三世孫七三公、元九公分派,七三公系盧村派,元九公系大塘派。景善公即元九公之曾孫,后自景善公之四世孫瑞啟公始遷大塘居焉。廿六世瑞啟,字開先,號云瑞,娶十都鍾峰大塘伊氏,往來岳家,游覽山川環秀,觸目興懷,遂自盧村轉卜宅于大塘焉。戶籍名盧崇。是為鍾峰大塘始祖。
2、《范陽盧氏宗譜》
汾口巧塘村收藏,淳安縣圖書館翻印。清同治十三年甲戍敦睦堂重梓??路?、巧塘兩派合譜。六冊,首一卷,共八卷。卷首為新序舊序、題名、辨訛、分徙、凡例規條、綸音誥敕等,卷一之卷四為古譜世系、兩宗世系(至四十一世),卷五序類,卷六傳,卷七碑、詩、像贊、記類。卷八墓志墳圖、按跋。
唐季清顯刺史睦州,為盧墈始祖,二世昭義,三世桂多、桂萃。桂萃復居山東青州盧宦村。桂多生湜,湜生孟五、仲六、季七。
孟五居盧墈,子堪遷居富春,其后二十一世孫曾一曾二轉遷淳安十二都全坂,曾三曾四曾五轉遷淳安十四都莊川。
仲六居盧墈,長子碌,次子砅(遷居賚爵)。碌,五代末避兵亂奉父遷遂安十六都柯峰項十八街,為柯峰派。廿五世申,居柯峰盧坂,轉遷林塘。廿七世福由林塘遷玩川。廿八世文明遷芳梧嶺芭蕉。三十世兆義居玩川。三十二世曾鎮居玩川,曾奎遷橫溪高川。三十三世勝榮遷居林塘后轉遷盧村,勝端遷橫溪高川(高坑),勝順遷衢州西安縣三十四都大立村。三十四世一貢由林塘遷?溪高谷,一桂由高谷遷浮林。三十五世國遴由高谷遷浮林,國(辶攸)、國田由林塘遷錦溪,國迎由高谷遷浮林,國遶由林塘遷錦溪。國春兄弟遷衢州西安上方源山頭底。三十六世可琠由林塘遷錦溪,可昭遷十五都姚家,可仕遷衢州西安上方源山頭底。
季七遷居遂安十五都鳣塘,子礎居鳣塘。十四世化龍居盧村(魯村)。登龍公后十八世祿避元亂遷居巧塘。三十一世大興遷嶺腳陳家村。
3、《重修范陽敦睦堂盧氏宗譜》
汾口巧塘村收藏,淳安圖書館翻印。一冊,平裝本。2005年,盧世功等主修。本譜是在清同治十三年甲戍敦睦堂重梓《范陽盧氏宗譜》的基礎上續修。主要是巧塘及柯峰派的衢縣大立村、本縣姜家郭村枧坂、坑坑塢、浪川芳梧芭蕉村世系。
3、《重修范陽敦睦堂盧氏宗譜》
汾口巧塘村收藏,淳安圖書館翻印。一冊,平裝本。2005年,盧世功等主修。本譜是在清同治十三年甲戍敦睦堂重梓《范陽盧氏宗譜》的基礎上續修。主要是巧塘及柯峰派的衢縣大立村、本縣姜家郭村枧坂、坑坑塢、浪川芳梧芭蕉村世系。
3、《重修范陽敦睦堂盧氏宗譜》
汾口巧塘村收藏,淳安圖書館翻印。一冊,平裝本。2005年,盧世功等主修。本譜是在清同治十三年甲戍敦睦堂重梓《范陽盧氏宗譜》的基礎上續修。主要是巧塘及柯峰派的衢縣大立村、本縣姜家郭村枧坂、高坑塢、浪川芳梧芭蕉村世系。
4、《莊川盧氏宗譜》
汾口鎮巧塘村盧祚鑒,見《淳安姓氏》、章百成《淳安宗譜》。清乾隆十四年(1749)修,七修本。
5、《盧氏宗譜》
南賦鄉(鳩坑鄉)休嶺山村。明崇禎三年(1630),自安徽休寧縣遷居淳安南賦休嶺山村。見《淳安縣地名志》。
6、《范陽盧氏重輯清顯公嫡宗譜》
里桐鄉(梓桐鎮)盧家村。始遷祖:昭義,元朝至治元年(1321年),從青溪遷居梓桐富溪(盧家)。見《淳安縣地名志》。
注:456譜筆者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