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KPI焦頭爛額,為996熬夜禿頭,這是職場牛馬、嗎嘍們的日常。
這兩年,大環境卷得人仰馬翻,很多人加班成了常態,生活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但光靠埋頭苦干,又很難卷出未來。
幸運的是,2025年,AI“殺”到了職場。繼豆包、Kimi之后,這個春節,DeepSeek又震驚中外,AI的強大功能,正在一次又一次顛覆人們的認知。
AI正在重新定義工作方式,成為職場人擺脫內卷的“外掛”。不論是摒棄“雞肋”的重復勞動,還是精進主業、跨界轉型,用好這幾款AI工具,打工人都有望2025年逆襲。
| 精進主業,靠AI提升業務能力 |
作為傳媒行業從業者,文案策劃是李小夭的本職工作,在這一波生成式AI的浪潮剛興起時,李小夭就開始摸索用AI為自己減負。
李小夭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本命”AI。過去一年里,經過對比訊飛星火、文心一言、Kimi、豆包等應用,李小夭發現,豆包更適合自己。
首先,豆包生成的文字足夠自然、生動,有的話題生成文章后,不需要太多的改動就可以直接拿來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其次,豆包的敏感度足夠高,對于網絡上的熱點事件,豆包不會像其他AI應用一樣隨便給出答案,而是好像真的在“思考”。
對于一些敏感事件,豆包也會很委婉地不讓自己“背鍋”,也算間接給使用者提了個醒。
某種程度上,豆包已成為李小夭工作的最佳拍檔。不過,那是在DeepSeek爆火前。這個春節,DeepSeek突然走紅,李小夭也被吸引。
李小夭第一時間下載了DeepSeek。沒想到,DeepSeek給了李小夭很大驚喜,“一開始以為DeepSeek爆火是因為營銷做得好,沒想到試過之后發現DeepSeek真的有點東西”。
李小夭坦言,DeepSeek相比豆包,思考會更加深度,而且文字要更加細膩、自然,能夠提供不少思路和方向,“有時候甚至感覺比我自己寫的還要好”。
不過,李小夭也發現,雖然文字細膩,但DeepSeek對于熱點的及時更新以及聯網功能還有所欠缺,在這點上,可能還是要仰仗自己的“老伙計”豆包。
不止文字工作者間AI廣為流通,許多程序員們也開始使用AI寫代碼來提高工作效率。
在某銀行軟件開發部門工作的許澤,去年也學會了用豆包輔助進行日常編碼。在他的周圍,同事們也會采用通義靈碼、ChatGPT等智能工具以及專門面向開發者的編碼工具Codeium等,以提升工作效率。
對于許澤這樣的開發工程師來說,日常工作中充斥著復雜的邏輯問題。而自從將部分工作借助AI處理后,他驚喜地發現,這不僅極大地縮短了處理時間,還提升了工作效率。
▲ 圖 / Codeium編碼
許澤坦言,AI寫出來的代碼雖然可以解決一些平時容易忽視的小問題,但寫出的代碼也會出錯,需要自己再進行調整和優化。不過,利用AI輔助編碼,還是比他獨自奮戰要快得多。
許澤也開始進一步深入思考、深度鉆研,如何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
| 擺脫“雞肋”,用AI節省時間 |
對于理科出身的許澤來說,文字類工作一直讓他感到頭疼。而身處銀行這個嚴謹而又繁忙的工作環境,日報、周報、月度總結等“例行公事”又是不可避免的。
在同事們的“熱心指點”下,許澤發現,原來,AI不僅能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還能輕松應對這些讓他頭疼的“雞肋”任務。
可以說,AI的出現,“拯救”了毫無文學細胞的許澤,他只需簡單地向AI描述自己一天或一周的工作內容,AI便能迅速將這些信息整合、潤色,生成一篇條理清晰、內容飽滿的工作總結。
許澤表示,去年的年度工作總結就是用AI生成的,不僅條理清晰、語言流暢,而且速度飛快,質量也超過他親力親為的成果。
雖然生成的總結過于官方和正式,但許澤完全不在乎,畢竟相比自己苦思冥想半天也擠不出幾個字的尷尬,AI的“官方腔”已經足夠讓他省心省力了。更重要的是,用AI節省下來的時間干點什么不香?
慢慢的,除了豆包、文心一言等這些大廠AI軟件,許澤還發現有很多專門的AI周報生成器。這些工具操作簡便、功能強大,讓許澤徹底告別了日報、周報的困擾。
和許澤一樣受益于AI的,還有國企打工人陳真。每周例會曾是陳真的噩夢,因為每次會議結束后,她都需要花費大半天的時間來整理會議紀要,根本無法再做其他的工作。
而隨著AI的發展,每周例會竟然成了陳真最輕松的時刻。
陳真已經習慣于利用飛書將會議錄音轉換成文字,然后借助Kimi或豆包等AI工具進行總結提煉。這些AI工具不僅能快速準確地提取會議要點,還能根據語境進行智能優化,讓會議紀要更加精煉、準確。
▲ 圖 / 飛書轉文字
陳真通常會選擇兩個AI工具生成的紀要中較好的一個,或者將兩者結合后進行簡單修改,就能輕松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會議紀要。
在Kimi、豆包與飛書的“王炸”組合下,陳真的會議紀要工作變得得心應手、游刃有余。而且這三款工具均免費使用,讓她沒有“貼錢打工”的煩惱。
如今,陳真已經徹底愛上了這種高效、便捷的工作方式。她笑著說:“現在再也不用擔心我在這些'雞肋’工作上浪費時間了!”
| 跨界轉型,把不擅長的交給AI |
在文案策劃工作之外,近一年,某互聯網大廠市場部員工林木悄然承擔了一部分PPT設計的工作。
一方面,是出于公司降本增效、人手縮減的現實考量;另一方面,林木想著,如果自己能做,就不用去找設計部門同事幫忙了。畢竟在公司,跨部門溝通成本挺高的。
起初,林木對PPT設計這一領域并不熟悉,畢竟,它雖與文字工作同屬表達的范疇,卻也有著其獨特的專業性和技巧性。普通人直接上手,可能較難應對營銷活動等專業場景。
于是,林木也把原本不擅長的這一部分工作交給AI,開始用AI輔助自己做PPT。
目前,Kimi、WPS、百度文庫等很多產品都具備PPT生成功能,對比下來,各有所長。但在眾多AI工具中,林木最終選擇了百度文庫作為得力助手。
因為,只需簡單輸入主題,百度文庫便能迅速生成一份條理清晰、結構完整的大綱,進而自動生成PPT。這一功能極大地節省了林木的時間和精力,讓他得以將更多心思投入到內容的打磨和優化上。
▲ 圖 / 百度文庫生成PPT大綱
此外,百度文庫生成的PPT還支持自由編輯、潤色和美化,這無疑為林木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空間和可能性。
▲ 圖 / 百度文庫生成PPT
而百度文庫生成后,可以自由編輯、進行潤色和美化,也難怪能夠吸引林木。
作為傳媒從業者,李小夭和林木的情況有些類似,日常工作主要是撰寫推文、策劃活動等。春節前,公司臨時需要制作一份關于春節的宣傳海報,但設計部門卻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暇顧及這一需求。
李小夭想起豆包的繪圖功能,便嘗試用它生成海報。他輸入“新春快樂、中國龍、鞭炮、燈籠”等元素,沒想到,豆包很快就給出了一張設計精美、充滿節日氛圍的圖片。
▲ 圖 / 豆包生成海報
盡管最后這張海報沒有發布,但這足夠讓李小夭意識到,自己可以跨界承擔一些簡單的平面設計工作。
在銀行工作的許澤,在日常編碼之外,也想拓展自己的業務范圍。這個春節,他發現DeepSeek在數學推理和代碼生成方面很強。
于是,他也開始嘗試,把公司一個復雜的數據分析項目進行優化,盡管這個項目并非許澤的本職工作。他將數據和需求輸入DeepSeek后,DeepSeek不僅快速給出了分析結果,還生成了優化代碼。
有過春節期間對于DeepSeek的一次次調試后,許澤對于新的一年跨界承擔更多的工作,信心更強了。
| 結語 |
當AI越來越多融入打工人的日常,很多人對于AI的恐慌和焦慮,不減反增。
就拿春節期間DeepSeek的爆火來說,一個更強的AI應用出現,也讓很多人此前構建的AI協作經驗失去價值。而伴隨著AI的進化,這樣的“失效”時刻可能還會重復上演。
但面對這樣的焦慮,打工人不能退縮。因為,真正的贏家不是與AI賽跑的人,而是懂得駕馭AI的人。
同時,打工人們更應該懂得,在復雜決策、資源整合、共情溝通等層面,人類具備AI難以替代的能力。
用AI放大自己的能力邊界,同時深耕人類獨有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職場人應對AI時代的終極策略。
此外,打工人們更要懂得優先用AI解決當前崗位的痛點,進而向外延伸,把AI省下的時間,用在構建業務洞察力上。
利用AI工具提升效率、拓展能力邊界,同時培養跨行業遷移技能的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會用AI的60分+有行業洞察的40分”的復合型選手,職場“牛馬”們才能走得更遠。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小夭、許澤、陳真、林木為化名)
頭圖源于豆包,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