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挺好》正在熱播,作為一部家庭倫理劇,家長里短、父母、兄妹是主體內容,和諧似乎不是主題,每天都要上演的雞飛狗跳才是日子的常態。
一家人之間問題不斷,重男輕女帶來的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和,多子女引發的養老問題······這些情節聽起來似曾相識,很多劇中也都出現過,但是大火的電視劇只有《都挺好》一個。看完這部劇,我忽然明白這部劇大火的原因了。一個人物的性格是一點點形成的,并不是被隨便賦予,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性格的影響可以是一生的。
就像這部劇里的蘇家,從他們一家人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中國家庭的影子。
這個家里的每個人,細細看來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重男輕女還強勢的蘇母,窩囊了一輩子老了還作妖的蘇父,出國留學10年未歸還愛面子的老大蘇明哲,媽寶還啃老的老二蘇明成,外表冷漠但內心渴望親情的蘇明玉······每個人截然不同的性格,注定了這一家人的生活不會太平靜。而這些截然不同的性格的形成,卻和整個大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圖片來源網絡)
蘇明玉——性別原罪
蘇明玉剛剛出場時,大家都感覺她非常冷漠:母親去世,她沒流一滴眼淚;大家在商量葬禮的事情,她一直在處理工作。母親去世,好像沒對她產生任何影響。
正是因為種種有悖倫常的表現,不知內情的觀眾在最開始時都一邊倒地批判這個女兒,直到后來觀眾才知道,明玉之所以是這種性格,正是因為她的母親。
蘇母是重男輕女的典型代表,作為家里的掌權者,她對明玉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家里其他人對明玉的態度。
在明玉即將高考時,二兒子回家還非得讓明玉洗衣服,她默然允許;明知明玉要沖刺復習,二兒子電腦聲音還開到最大,她也從未教訓;大兒子出國一年15萬,她怕被周圍人笑話,硬是打腫臉充胖子,賣掉了明玉的房間湊學費;二兒子出去旅游,輕輕松松撒個嬌就拿到了2000,然而明玉求她給1000塊錢補習費,她都嫌多不拿;二兒子結婚她可以賣掉一間房,但為了省錢讓明玉放棄了清華的夢想,報了免費的師范學校。
(圖片來源網絡)
蘇母對明玉的態度是明晃晃的,也是咄咄逼人的:你是個女孩,我養你到18歲就好了,你比不上你的兩個哥哥,沒缺衣少食就算不虧待了。
看到這兒,很多觀眾都深深地同情明玉。但與此同時,我們不禁也心生疑惑:既然如此不喜歡女兒,那當初為什么還要生呢?想來其中的原因只有蘇家父母知道吧。
懂事、努力、學習好,這樣的女孩放在別人家絕對是家里的寶,降臨在這個世界不是明玉的選擇,但正如她自己對母親說的那樣:“既然你生下了我,就應該對我負責。”但是在蘇家,她注定從生下來那一刻就不被喜歡。
因為長期缺乏家庭溫暖,蘇明玉逐漸養成了為人冷漠的性格和早熟的人格。她通過勤工儉學讀完了大學,畢業之后就開始在社會上闖蕩打拼,逐漸成為了大家口中的“女強人”。就是這樣一個從小不被親生父母待見的姑娘,通過自己一步步努力,最終擁有了體面的生活。
這樣的明玉看起來“挺好”,靠著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她可以說是狠狠打了蘇母的臉。她看起來似乎活得自信且成功,但真的是這樣嗎?
當明成因為妻子對她拳打腳踢時,明玉眼中滿滿全都是痛苦和絕望。這是自己的親哥哥啊,就這樣肆無忌憚地打她罵她,雖然她說要起訴哥哥,也知道法院會給她公正的裁決,但眼神里卻沒有絲毫的快樂。
在冷漠的外表下,其實明玉的內心對親情仍然抱有極大的期待。她的師傅老蒙,對她有知遇之恩,當明玉犯錯時,老蒙會恨鐵不成鋼,雖然是師徒關系,但她卻在老蒙身上找到了缺失的父女關系。在公司受到威脅時,她寧肯傷害自己,也要保全師傅的公司。所以,明玉并非是真的冷漠,只是沒有人給她溫暖。她就像一杯水,原生家庭里的寒流讓她結成了冰,刀槍不入,但本質上她還是溫柔的水啊,當有一點點溫暖出現時,她就會奮力地靠近,希望找回當初的自己。
對明玉而言,冷漠和付出情感都是有理由的,蘇母去世后,出錢買墓地、辦葬禮這是她最后的讓步了吧。
(圖片來源網絡)
年少的痛苦經歷對每個人而言都是抹不去的傷痛記憶。對于每個不被善待的女孩來說,造成的傷害永遠無法挽回,所以父母、親情不值得被原諒,也沒有必要去和解。要做到的并且還能做到的就是放下,放下這段經歷,放過自己。
蘇明哲——原生家庭的苦果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這個家庭的氣氛、傳統、父母的行為習慣、家人互動的方式和關系等,都會影響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現。在這部劇中,大兒子蘇明哲就是最鮮活的例子。
蘇明哲雖是蘇家老大,卻徒有老大的虛名,一點實事都沒干。蘇母對于他的指望就是讓他好好學習,蘇明哲也算是爭氣,考上了清華和斯坦福,雖然學業上一路順風順水,但他在生活中卻連及格線都達不到。
身為老大,看起來孝順,但全程都在“云盡孝”:出國10年,完全不知道家里的情況;母親去世沒有出一分錢,一分力,用哭“解決”了所有問題;父親住院,人在美國,他自己無能為力卻還要打越洋電話數落弟弟妹妹不孝順。
(圖片來源網絡)
可以說蘇明哲最大程度上繼承了蘇父蘇母的缺點。蘇母愛面子,喜歡打腫臉充胖子;蘇父愛慕虛榮,寧肯坐和自己不親近的小女兒的豪車,也不坐二兒子的普通車,而且還喜歡吹牛,得知大兒子要帶自己出國,到處炫耀。
蘇明哲做的每一件事都把這些缺點體現的淋漓盡致:失業了以后找不到工作,卻死要面子,不讓老婆告訴別人;明明家里貸款都還不上,老婆焦慮鬧心一個人偷偷哭他還要在老爸老妹面前,裝出一副海外精英的樣子;回國后年薪12萬,卻告訴家人年薪不到20萬,還提出給蘇父買房、雇保姆,可當看到房價500萬時,卻直接傻了眼。
(圖片來源網絡)
蘇明哲所謂的孝順,就是口頭的孝順,他一味地逞強,犧牲妻女的生活來成全他的道德標桿。
蘇明成——媽寶變啃老
蘇明成是老二,家里最受寵的存在,以前媽寶,現在啃老。
(圖片來源網絡)
嘴甜會哄人,哄著蘇母花錢給他買大學、賣掉老宅的房子給他買婚房,結婚后,蘇母還陸陸續續拿出20多萬去補貼他的生活。用蘇明成自己的話說:“誰啃老了,明明是我們天天回去陪爸媽,聆聽他們心聲,哄他們開心的,他們給我們錢也是心甘情愿的!”
有錯還不認錯,用歪理邪說來為自己辯解,自私自利,不知悔改,還把妹妹打到住院,這也就是蘇家這樣沒有道理可言的家庭才能養出來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講道理,那該如何給孩子講道理?即使講道理,孩子怎么會信服?
像蘇明成這樣的男人,就是從小被溺愛的孩子,父母太多的庇護使得他們不懂感恩,對待一切都是理所應當。這樣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真的會像蘇明成一樣可怕。
(圖片來源網絡)
蘇家三姐弟的性格可以說是原生家庭所造成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家庭的幸福,需要的不是時間,而是方法,家庭和睦才是給予孩子的最好的成長環境。為人父母就應該擔起應有的責任。沒有人是一生下來就會做父母,我們需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讓自己成長,更好地和孩子交流。
對于有些家庭來說,改變父母似乎是不可能的,這時候我們只能寄希望于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但是卻不能失了本心。我們今日種種,都跟原生家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我們的生活狀態,歸根結底取決于自己的信念——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正如網友們所說,《都挺好》的大結局千萬不要是互相理解,抱頭痛哭的場面,這樣爛尾的局面實在不能接受。
也許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家庭并不多,但中國千萬個家庭都能從這部劇中找到一些影子。當有些人舉著親情的大旗實施傷害時,真的不必原諒,該反擊就反擊,該放下就放下。當原生家庭不值得我們為之珍惜的時候,試著像明玉一樣和一些負面的內容揮手說再見吧,放下過去,做更好的自己。
更多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