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跟一個來了加拿大快20年的老移民客戶聊天,他不無感慨的說現在的加拿大已經不是他剛來時候的模樣。20年前他幾乎是第一批大陸移民中的一員。那時滿街走的華人全是說粵語的香港人,那時如果你想要找工作會說廣東話是必要條件,那時大陸來的移民代表兩個字:“沒錢”。
我的這位客戶是一個勤奮而保守的人,正如那一代中國人,典型的吃苦耐勞型選手。他先登錄溫哥華,在那里卻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于是只能在工廠努力打工。他想著等攢夠了錢就買一個房子,落地生根。但溫哥華的房價讓他永遠也追不上。于是12年前他舉家搬遷,來到了工作機會更多的多倫多。靠著打工的積蓄買下一個小房子,抓緊時間在打工之余讀書考證,終于在幾年后跟太太都找到了專業工作。當生活塵埃落定的時候,他們開始期盼有個自己的孩子,這份珍貴的禮物在多年后才翩翩來遲,所以他現在已經年近半百,而孩子才不到三歲。看著這個來之不易的寶貝,我的這位客戶既開心又心酸。因為他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面對這份遲來的責任,喜憂參半。以前本以為注定就跟太太兩個人廝守終身了,沒想到半路闖進來的小生命打亂了計劃。本來已經準備著手退休計劃的他不得不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
移民一代的辛苦不希望移二代再嘗一次
記得來加拿大之前就讀過很多文章,說一代移民是最辛苦的一群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家重新開創自己的生活。當時頗不以為然。總覺得年輕人這點苦算什么。而且現在的中國也不再是以前一窮二白的狀況,現在的中國人更是從無產階級變成了土豪遍地。在加國扎根應該并不是難事。
而來了才發現,在異國他鄉,一切都需要親歷親為,特別是白手起家的夫妻,其中的艱辛真是誰試過誰知道。而我這位客戶更是體會深刻。他說現在都不愿回想在雞場殺雞、貨運站搬箱的日子。還有攢錢買房的辛苦。所以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生活條件是移一代的最重要理想。
移二代立足的根本:教育
要讓孩子在這里站得穩,教育是第一位,雖然不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名校畢業生總是比普通孩子有更多的機會。
用現在最新的網絡段子來說:為什么要讀書?就是為了在失戀的時候能說出:“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而不是只能千萬遍的呼喊:“藍瘦,香菇!”
雖然不期待未來的移二代小香蕉人兒們能說出唯美的古詩,但至少能說幾句莎士比亞臺詞也好。所以為孩子留下足夠的教育資金是非常重要的。我的這位客戶這些焦慮就更深遠一些,畢竟他已不再是精力旺盛的年輕人,如何安全的給孩子存下這筆上學錢是他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移二代幸福生活的基礎:房子
另外就是房子,在中國年輕人被房子壓得直不起腰,在現在的加拿大年輕人一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不要說剛畢業的年輕人,身邊有些朋友工作了很多年,一樣被高房價壓得辛苦不堪。因為他們要努力攢錢買房子,所以孩子的大學費用只能靠助學貸款。所以當他們的孩子大學畢業以后,面臨的不僅僅是工作壓力,還有十幾萬的學生貸款,而且接踵而來的就是結婚、買房子。
當初父母辛苦攢錢買下的房子父母要住,而國外長大的孩子除非迫不得已,很少有人愿意大了還跟父母住在一起。外國的父母可以心安理得的說:“孩子的房子是孩子自己的事。”而中國的父母則大多希望至少給孩子留下一個房子,或者至少是一筆可以支付首付的錢。幫助孩子人生順利起步。
你希望你的孩子是A還是B
試想有兩個孩子A和B,都來自于普通人家。
A在18歲上大學的時候,父母給他準備了8萬加幣的教育基金,那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存下的,足夠支付他三年到四年的大學費用。他在學習之余做些自己喜歡的零工,也支撐了自己的平時生活費用。
A大學畢業,找了一份專業工作,薪水跟同齡人差不多。轉眼30歲了,A決定跟戀愛多年的女友結婚。他看中了一套房子,這時父母從給他小時候就購買的粉紅豹心里拿了一筆貸款給他,足以支付首付,但A必須自己支付貸款的利息。于是A順利的買了房子,并且和妻子一起工作、還貸款。在他們40歲的時候已經小房換大房,并且還有了一個cottage。
當A退休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分紅保險里已經積累了上百萬的現金值,而這些錢是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給他準備好的,保費早已付清。這些資產,加上A一生的積累,足夠他擁有一個輕松舒適的晚年。A后來因為帕金森癥生活無法自理,這時他因為購買了長期看護保險,每個月都能從保險公司獲得8000加幣的保險理賠,這些錢夠支付最好的私人養老院。
A在90歲的時候安詳的去世了,他留給了自己孩子一筆幾百萬的保險理賠,孩子們都非常感激A,想念他。
B跟A來自于家庭經濟情況類似的家庭,他18歲上大學的時候,父母告訴他家里沒有那么多錢,所以B只能申請學生貸款。畢業的時候,他欠下了8萬加幣的貸款需要償還。
B大學畢業,找了一份專業工作,薪水跟同齡人差不多。轉眼B30歲了,他決定跟女友結婚。因為工作多年一直還貸款,B并沒有太多的積蓄,家人也拿不出錢來支援B,于是他選擇租房子。每月支付房租的同時,他還要攢錢為以后買房努力。在他40歲的時候終于買到了人生中第一個房子,房子不大,B和妻子一起努力還貸款。
B準備退休了,這時他終于還清了房貸,也積累了十幾萬的RRSP,但賬戶里并沒有太多的積蓄。于是他申請再多做幾年,并且在退休以后把房子賣掉搬去condo租住,用房子的錢來養老。B晚年也患上了帕金森癥,苦苦等待了五年后終于住進了公立養老院。在等待期間孩子們輪流照顧,都苦不堪言。
B在90歲的時候去世了,他花光了養老的錢,干干凈凈的離開了人世。孩子們想念他的同時也松了口氣。
如果有的選擇,你希望你是A還是B?你希望你的孩子是A還是B?很多時候濃縮看來人生在世就那么殘酷直白,父母之愛很多時候不能目光短淺,不能只是穿衣吃飯,給孩子香菇藍瘦,還是好的未來,您自己選。
作者簡介:Ph.d Vicky Gao 高靜華,私人保險理財顧問、稅務顧問。專注于各大保險公司人壽保險、重大疾病保險、旅游保險;教育基金、RRSP投資,為您提供專業的理財及稅務服務。Email:gjh1210@hotmail.com;微信號:37176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