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的《手繪風俗風情》
Комиксы и сказки
并加關注即可看更多內容
***************************
手繪風俗風情
2019年第十七期總第254期
人類將被自己制造的塑料垃圾毀滅
看這張照片,它不是幽默,更不是海馬在使用我們人類創造的塑料棉簽。真實的情況是:這只海馬,被困在這只塑料棉簽上了。
塑料,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的便利,卻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麻煩。調查表明,超過40%的塑料只使用過一次。這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即:這些僅僅使用過一次的塑料都被放到哪里去了?不僅如此,即使那些被反復使用過多次的塑料制品,一旦它們失去了使用價值之后,會被丟棄到哪里?是丟棄進垃圾桶里嗎?那么,之后,它們會怎樣處理的呢?
之所以提出這么多實際性的問題,是因為,塑料,是一種十分難以被自然溶解的物質,從理論上講,由塑料產生的垃圾,即使過了三、四個世紀也將會難以在自然條件之下被溶解。除非,我們將其燃燒掉。但是,這樣一來,又帶來了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燃燒的塑料廢氣,又給我們的空氣帶來了嚴重的污染。
你可能還不知道,廢棄的塑料垃圾,在陽光和風雨及海洋的侵蝕下,會慢慢地變成極小的顆粒,這種顆粒可以被海洋生物和動物吞食,并最終將這些顆粒所產生的毒素聚留在其體內,一旦人類食用這些海物,將會給我們的健康和未來人類的繁殖帶來嚴重的危害。
塑料,發明于19世紀,實際生產和使用,是從1950年左右開始的。據2017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們共生產了90億噸的塑料制品,這其中,超過69億噸的塑料成為了難以治理的塑料垃圾。這是一個可怕和極其恐怖的數字。
這是攝影家Randy Olson先生在孟加拉國拍攝的一個母親在拾撿塑料垃圾的情景。在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那些塑料垃圾是一些塑料布或很大的塑料袋子,這些塑料制品需要在水中清洗一遍之后,再賣給回收商。不過,在全球范圍內,這種被回收的塑料垃圾只占其五分之一。
這是垃圾撿拾者將彩色的塑料垃圾進行顏色分類,水洗之后曬涼。此照片同樣是由攝影家:Randy Olson先生拍攝的。在孟加拉,大約有12萬人在從事這種簡單而又辛苦的塑料垃圾撿拾工作。
在孟加拉國,這樣以撿拾塑料垃圾為生活來源的家庭,平均每月會收入100美元左右。(攝影:Randy Olson)
這是從城市中心撿拾的垃圾被運到了回收商處準備卸貨的情景(攝影:Randy Olson)
每年的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男孩節。
這一天,你也可以看到許多的鯉魚風箏。
這種鯉魚風箏在日本非常重要。與許多傳說相關。
人們認為鯉魚非常頑強和強壯。他平靜地感覺自己在清澈的海水,
在任何惡劣的生活條件下都很難殺死它,
因此它是一種非常頑強的魚類。
這些各具特色的鯉魚懸掛在住所附近,
其數量與家庭之所有繼承人相符。
因而,每個男孩都有一個代表自己的特定的鯉魚風箏。
這一天,15歲以下的男孩都要參加慶祝活動。
在男孩節期間,爸爸媽媽有自己的責任。女人們正忙著在廚房里。自古以來,這一天的菜單保持不變。桌上擺放著三種不同的米飯。日本的大米受到特別尊重。人們相信它充滿了力量,有助于保持健康。
爸爸在這一天與他的兒子進行對話。講述關于家族人物的傳說和真實的歷史事實。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孩子對真正男人應該是什么的理解。在幼年時期,男孩的精神得到了奠定,對尊嚴,對家園的忠誠和榮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