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杰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毕嘈糯蠹叶紩@首傳遍大江南北的《開封有個包青天》,但是很多人也有疑惑,為什么大名鼎鼎的包拯包青天會待在小小的開封府?還有電視連續(xù)劇《五鼠鬧東京》(改編自古典名著《三俠五義》)里面的“東京”到底是個什么地方?他們總不能鬧到日本去吧,再說日本那時候也沒有“東京”這個地方,因為現(xiàn)在的東京在明治維新(1868年)之前還被叫作“江戶”呢!
要解決這些疑問,只需要了解一點點歷史就可以了。公元960年,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以開封為首都,稱之為“東京”,從此開封就成了北宋時期的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那時候的開封府可不小,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全國第一大都市,人口達到一百五十萬,連皇帝都住在開封,所以包青天待在開封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五鼠鬧東京》實際上也就是“五鼠”大鬧開封府。
今天的開封市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三四線城市,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城市卻包含著濃厚的歷史底蘊,因為他是七朝(戰(zhàn)國魏、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宋、金)古都,下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開封的歷史。
開封最早被定為首都是在戰(zhàn)國初期,當時的魏國國君魏惠王迫于商鞅變法以后秦國迅速崛起的壓力,將魏國都城從安邑(山西運城)遷到了大梁,而大梁就是現(xiàn)在的開封。魏惠王在位期間雖然葬送了魏國的百年霸業(yè),但也畢竟留下了一個偉大的“政績”,那就是規(guī)劃建立了現(xiàn)在的開封城,他對開封的建設和發(fā)展有著巨大的歷史貢獻。當年魏惠王下令開鑿的多條人工運河,使得開封城四周水路四通八達,景象萬千,直到現(xiàn)在還被人們稱為“北方水城”。
秦滅六國以后,大梁所在地被設置為啟封縣,到漢景帝(劉啟)時期,為避諱,啟封縣被改為開封縣。南北朝時開封縣被劃歸梁州(后改為汴州),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都選擇定都開封,并稱之為“東京”或“東都”。
開封最為風光的時期是宋朝,趙匡胤建立北宋以后以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當時四大運河流經開封,他們分別是天源河、汴河、廣濟河、惠民河,由于運河交錯,使得東京的水運四通八達暢通無阻,而且豐富的水源,也在運河的沿途形成了許多著名的風景區(qū),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當時開封的繁華景象。
不幸的是僅僅經歷了九任皇帝一百六十八年以后,也就是公元1127年,金軍攻破了東京,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還有大量的皇親國戚一共三千多人,歷史上稱為“靖康之變”,由此北宋滅亡,開封也被金人占領并改名為“汴京”。僥幸逃脫的宋高宗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不是現(xiàn)在的南京,當時的南京是河南商丘)建立了南宋,不久遷都臨安府(杭州),趙構等人偏安一隅,引起了很多正義之士的不滿,南宋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一詩中說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翻譯過來就是:遠處青山疊翠,近處樓臺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時才會停止?淫靡的香風陶醉了享樂的貴人們,簡直是把偏安的杭州當作昔日的汴京!
這時期南宋名將岳飛,一度攻打金軍打到了汴京的朱仙鎮(zhèn),正當節(jié)節(jié)勝利,只需要率軍渡過黃河就可以收復汴京時候,被偏安求和的趙構屢次以“金字牌”下令班師,后來一共下了足足十二道之多,岳飛無奈只得放棄了進攻,班師回朝,從此南宋再無機會收復汴京。元朝滅金以后,“汴京”又被改名為“汴梁”,到明朝初年才又改回“開封”。
另外開封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歷史,那就是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以后,很喜歡開封這個地方,想再此建都,還把它的名字改為“北京”(現(xiàn)在的北京當時還被叫做北平)和南京相呼應,后來不知是什么原因朱元璋最終選擇了定都南京,而“北京”這個名字后來又被朱棣所用:朱棣定都北平以后,正式將北平改名為北京。
即便開封沒有成為首都,但它一直到新中國建立之初都是河南省的省會,直到1954年河南省會才正式遷到現(xiàn)在的鄭州市。
由此可見,開封在歷史上的名字還真不少,有大梁、啟封、東京、汴京、汴梁、北京等等,每個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歷史,很多人沒想到小小的開封竟然有如此豐富的歷史。由于篇幅有限,后續(xù)還有精彩話題,喜歡歷史的朋友記得轉發(f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