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LicorneUnique”關注我們并點亮文末的“在看”,
第一時間獲取小鹿最新的推文和資訊
▼
1750年代法國洛可可藝術大師
弗朗索瓦·布歇作品《捕烏鶇的小男孩》及
《賣雀鳥的小女孩》布面油畫一對
Fran?ois Boucher(1703-1770)
法國畫家、版畫家和設計師,洛可可風格的代表人物,
曾任法國美術院院長與皇家首席畫師
生于1957年4月21日
Fran?oise Joulie是盧浮宮任職的十八世紀繪畫專家
法國考古學會會員,凡爾賽學院成員
曾獲得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全世界最權威的弗朗索瓦·布歇專家
布歇的第一批研究及推廣人
同時也是布歇百年誕辰四大紀念展覽組織者與協調者
Q1
請您介紹一下這對油畫的創作背景
這對油畫創作于1750年代,算是布歇晚期的作品。早在15年前,布歇就已經是國王路易十五與王后瑪麗·蕾捷斯卡的御用畫師。
1738-1748年間,布歇鐘情于“中國風”,也正是這類創作讓他聲名大噪。
不過到了1750年代,布歇轉向了“兒童題材”,他即將憑借這一全新的繪畫主題一躍成為路易十五的首席畫師。這便是油畫《捕烏鶇的小男孩》與《賣雀鳥的小女孩》的創作背景。
Q2
為什么布歇的“兒童畫”在法國王室大受歡迎?
布歇又為何能得到蓬巴杜夫人的賞識?
《賣雀鳥的小女孩》細節|獨角鹿甄選
這對1753年布歇為夫人繪制的《太陽升起》與《太陽落下》油畫,2年后被Gobelin工坊制成了掛毯,用以掛在蓬巴杜夫人私有的貝爾維尤城堡中的國王寢殿里
盧梭的這本書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
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則
在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
Q3
小鹿甄選的這對作品與盧浮宮館藏的色粉畫,
有哪些關聯和不同呢?
我在盧浮宮多年,對館藏的一對同款色粉畫非常熟悉。
這兩幅畫除了材質與顏料不同外,一些次要元素上也有差別。首先是盧浮宮版的草木,描繪得不及布面油畫版那么細致。
▼
左為油畫版,右為盧浮宮色粉畫版
再就是小男孩帽子里掉出來的稻草,以及他的神情,兩版略有差別,但這些出入都是正常的,主要是盧浮宮色粉畫版本的不及油畫鮮活,掌控力也更弱一些。
▼
左為油畫版,右為盧浮宮色粉畫版
Q4
能講講有關這對油畫源流的故事嗎?
法國銀行家、政客阿希勒·福爾德(Achille Fould,1861-1926)
曾將這對油畫收藏于龍船酒莊的城堡中
1904年4月26日,馬梅家族在巴黎喬治·佩蒂特畫廊(Galerie Georges Petit)將這對油畫作為2號和3號拍品拍賣售出,由謝瓦利埃女士(Mme Chevallier)和杜朗-盧埃爾先生(M. Durand-Ruel)擔任鑒別估價人。圖為當年拍賣的圖錄,現藏于法國國家圖書館
Q5
布歇對后世有哪些影響呢?
Q6
作為全球權威的布歇研究專家,
您個人對布歇及其作品有什么感受?
我從1984年起就和布歇“生活”在一起,若問我的感受,我想說我的研究越深,我對藝術家、對人的興趣就越濃厚。
剛開始研究的時候我就深深震撼于布歇的精準技巧。以前人們常說布歇除了會畫情色作品外一無所長,還說他過著放蕩的生活,但當我從復原歷史著手、研究文獻資料以后,就發現前人關于布歇的揣測都是錯誤的。
我認為布歇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畫家,因為當一個人開始學畫時,某一類畫家可以給予新手真知,另一類畫家卻幾乎沒有什么借鑒意義。而布歇,卻是可以被人們爭相模仿、品鑒的。
當時有些委托人甚至訂購了500幅布歇的作品,掛得滿墻都是,非常震撼。而我已經和布歇“生活”了一輩子,在我心里地位上唯一可堪與之媲美的或許只有我的丈夫(笑)。
有意收藏更多獨角鹿傳世臻品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洽購
▼
不可錯過的精彩好文推薦
▼
請多點“在看”才能不錯過小鹿的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