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魏和南齊的戰事逐漸升級之時,北魏內部的權力斗爭也走向了白熱化,高肇接連鏟除競爭對手,一步步邁上權力巔峰。中興元年(公元501年)九月初八,元恪立于烈的弟弟于勁之女于氏為皇后。如此一來,于氏也成了外戚,對高肇是個極大威脅。
自從祖父于栗磾以來,于家幾代顯貴,家門中出了一個皇后,四人封公爵,三人任領軍,兩人任尚書令,還有三人是開國公。
不久,于烈去世,享年六十六歲。在他死后,于氏的勢力有所削弱。
十一月初六,元恪以驃騎將軍穆亮為司空;十一月初七,以北海王元詳為太傅,兼任司徒。
當初,元詳想要奪取彭城王元勰的司徒之位,所以誣陷中傷元勰,迫使元恪將其罷黜。元勰免職之后,元恪想要以元詳為司徒,但元詳害怕遭人非議,所以只擔任大將軍,到這一年才居于司徒之位。
元詳掌權后,將作大匠王遇經常隨他所欲,私自將官物給他。司徒長史于忠(于烈之子)為人正直,曾當著元詳的面斥責王遇道:“殿下的身份,相當于周公,擔負著輔導主上、主持國政的重任,他需要什么,你應該得到旨令后才給予,何至如此阿諛附勢,損公惠私呢?”王遇聽后臉上掛不住,元詳也被迫承認過錯。
之后,于忠多次耿直進言,元詳非常不爽,曾對他道:“我擔心先看見你死,而不擔心你看見我死!”于忠回答道:“人生在世,一切自有定分,如果我應當死在您手中,躲也躲不過;如果不是,您殺不了我。”
討伐咸陽王元禧時,于忠因功被封為魏郡公,升散騎常侍,兼任武衛將軍。元詳借于忠上表辭讓之際,密勸元恪削弱于氏的勢力,以于忠為列卿。于是,元恪詔令撤消對于忠的封賞,只升為太府卿。
元詳此舉,不僅打壓了于氏,也在客觀上幫助了高肇。
天監元年(公元502年)閏四月三十,穆亮去世,元詳更加一手遮天,時為尚書左仆射、兼吏部尚書的高肇在默默尋找機會。
是年,高肇娶平陽公主為妻。不久,平陽公主病逝,高肇再娶元恪的姑姑高平公主為妻,親上加親,既是舅舅,又是姑父。
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八月二十一,為了平衡元詳的勢力,元恪重新起用元勰為太師,元勰堅決推辭不肯接受。元恪為此親賜元勰詔書,諄諄勸諭,又以小輩身份給他寫了家信,一再祈請,懇切備至,元勰不得已,只好受命。這一年,元恪納高肇侄女高英為貴嬪。高英為人聰慧,入宮后很快得到元恪的寵愛,逐漸與于皇后分庭抗禮。
當時,元恪身邊最為受寵的是散騎常侍趙修。趙修出身微賤,突然顯貴,恃寵驕恣,欺壓王公,被眾人所忌恨。趙修回家葬父時,元恪特別恩典,所用財物勞役全由官家提供,趙修卻在路上放縱淫欲,被人所告發。自此以后,元恪對他的寵幸大不如前,給了政敵高肇可乘之機。是年底,高肇秘密收集趙修罪狀,侍中、領御史中尉甄琛、黃門郎李憑、廷尉卿王顯等人,平時都巴結投靠趙修,嗅出風向不對,立馬投靠高肇,爭著幫他攻擊趙修。元恪命尚書元紹核查審訊案情,元紹一向痛恨趙修,很快就坐實。最終,元恪下詔公布趙修奸行,免去死罪,鞭撻一百,貶到敦煌充軍。甄琛和王顯負責監督刑罰,兩人事先準備了五個身強力壯的打手,讓他們輪流鞭打趙修,必欲置之于死地。不料,趙修向來膘肥體壯,非常耐打,甄琛和王顯暗中加到三百下,趙修居然挺過來了。不過,他雖然沒死,但已是奄奄一息。甄琛馬上叫來驛馬,催促趙修即刻上路。出城后,用繩子將他捆在馬鞍上,驅馬急行,走了八十里后,趙修終于扛不住,一命嗚呼。除掉趙修后,高肇將第二個目標瞄準了元詳。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元詳本人也確實不是什么好鳥。自恃身份尊貴,元詳驕奢淫佚,喜好聲色,貪圖財利,永遠沒有滿足之時,到處營造宅第,搶占他人房產,朝野內外怨聲載道。冠軍將軍茹皓因心眼靈巧而得寵于元恪,負責傳達和答復門下省奏事,他借機弄權作弊,收受賄賂,連元詳也不得不投靠巴結。茹皓娶了高肇的堂妹為妻,她的姐姐又是元詳的堂叔、安定王元燮的妃子,而元詳與之私通,兩人的關系因此越發親近,高肇恨之入骨。直閣將軍劉胄本為元詳所引薦,殿中將軍常季賢擅長養馬,陳掃靜則專為元恪梳頭,三人都得寵于元恪,與茹皓相為表里,結黨營私。高肇的祖上是高麗人,一般人都很輕視他。元恪罷黜輔政大臣、誅殺咸陽王元禧后,就把政事只委托于高肇一人。高肇在朝廷中的同宗甚少,為此大量結交朋黨,凡是投附他的人,十天半月就可破格提升,不愿投靠者則動輒陷以重罪。他尤其忌妒藩王,由于元詳地位在自己之上,就想把他除掉,以便獨掌朝政。于是,高肇便在元恪面前誣陷元詳道:“元詳與茹皓、劉胄、常季賢、陳掃靜等人密謀叛亂?!痹”揪图蓱劮?,信以為真。天監三年(公元504年)四月,元恪夜召中尉崔亮入宮,讓他彈劾元詳貪婪淫亂,奢侈放縱,以及茹皓等四人依仗權勢,貪贓枉法,下令拘捕茹皓等人,關押在御史臺,又派一百武士包圍元詳府第。擔心元詳受驚逃脫,元恪先派左右郭翼去向元詳宣諭圣旨,并向他出示崔亮的彈劾狀。眼見彈劾狀上只有關于貪贓枉法的罪行,元詳坦然道:“如果是這些,我有什么可擔心的呢?別人給我東西,我確實收下了。”天亮后,有關部門奏請處置茹皓等人的罪行,全部賜死。隨后,元恪召集高陽王元雍等五王商議對元詳罪行的處理決定。五月初一,元恪詔令寬宥元詳不死,貶為平民,移送太府寺,看管也更加嚴密,母親和妻子則回到南宅,每五天來看視一次。之后,元詳的幾個家奴秘密勾結,想要劫獄,書寫姓名托侍婢交給元詳。元詳剛拿在手上,被看守遠遠地發現,搶過來上奏給元恪,元詳自知難以幸免,慟哭數聲,氣絕而死。元詳既死,高肇徹底大權獨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趁此機會游說元恪讓宿衛主帥率羽林虎賁監守諸王的宅第,等同于軟禁,元勰再三勸諫不要這樣做,但元恪根本不聽。說到底,高肇能夠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除了自身手腕夠高明,和元恪對宗室的猜忌,以及高貴嬪的受寵都分不開關系,三者缺一不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