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創意的游戲范式策略組合|教育戲劇老師培訓中階@南京day1
注:?本文為王添強繪本戲劇工作坊報道原創作品,若欲轉載請回復“授權”,了解詳情。未經授權,視同抄襲。伴著小雨在南京第一幼兒園里,老師們齊聚一堂又開始了新的學習,教育戲劇老師培訓中階。當我們經過初階學習并在日常實踐后就會發現,游戲與范式比較有限,創造游戲又是非常難的,所以能夠靈活轉游戲和范式時活動變得豐富就非常的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游戲結合的策略。
來看這個王老師曾在大禮堂組織170個人參與的戲劇游戲吧~有沒有受到啟發!這是找朋友+電風扇+節奏步行的!戲劇游戲通過不同策略的組合后就會有非凡的效果,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游戲的三個策略“拼合、漸變、轉化”這是老師們在一天工作坊最后的作業,就在剛剛,大家在群里紛紛交完作業跟大家一起分享,王老師也給出了一些意見,現在就讓我一起看看這些創意十足的游戲和范式策略組合吧~!動物大游行(角色扮演+性格表現)+節奏步行+抱抱好人數(打雷了,小動物害怕,相互尋求安全感)情節:小動物在湖邊漫步,“咕咚”聲傳來,小動物以為是怪物來了,很害怕。集體圍圈,教師先做出“小豬”的造型和走路動作,然后一個一個仿照順時針傳遞動作,后以不同的“動物”造型進行模仿傳遞。在不同造型傳遞過程中,可以加入不同表情“小豬”的造型,在表現走路的“小豬”時可加入不同情緒、速度和力度。1.在教師語言指令中,“走”時做“小豬”造型,“停”時做“動物”的創編造型。集體圍雙圈,教師站外圈,請內圈幼兒都做“小豬”的動作,教師做不同的“化妝道具”肢體動作,與內圈幼兒合作組成一只新的動物造型,外圈幼兒逐一仿照順時針傳遞動作。1.在指令中(語言、樂器或音樂),“走”時做“小豬”造型,“停”時聽根據教師喊出的數字(2)進行迅速結伴,快速決定誰是“小豬”,誰是“化妝道具”并完成新的動物造型。2.教師喊出數字的方式可以替換為樂器敲擊,也可以請幼兒來發出人數信號。數字可以拓展成2或3。王老師說:一、二、三、都是轉換,一~四加起來就是漸變,超好的創意!拼合:節奏步行(毛毛蟲爬行的動作變換節奏快慢)+停/動作+拍手應和漸變:身體ABC(一個人變成不同的水果)+抱抱好人數(多人合作變成不同水果)王老師說:併合的停/動作,可以用毛毛蟲喜愛吃的東西及不能吃的東西做指令的圖片。為孩子營造自主的創作環境:教室中設有活動角,放上很多偶和故事書,孩子可自由選擇戲偶創作,這是幼兒從獨自游戲到平行游戲和互補游戲很好的過渡方式,能夠促使幼兒很好的進入集體活動。偶的教學活動:有幾只很特別的偶不給孩子自己玩,特點鮮明:害怕人、害怕讀書、不喜歡吃飯等等,喜歡的都是孩子的不良習慣:吃糖、亂跑、摸東西等。這個小伙伴會慢慢成長改變,他是很好的教學伙伴偶的運用不是僅僅的表演,拿到偶后也不是馬上演出,而是一步步 從“戲偶身份證/戲偶自我介紹/戲偶相遇/老師入戲/翻譯”層層遞進。角色坐在圓圈中心,小組其他同學圍圈問問題,問答的過程中,讓孩子了解角色的想法、語氣、故事等等,這樣的持偶游戲比表演更重要,除了表演的娛樂性外,這種方式是能真正走進孩子的方式。-教育戲劇教師培訓:主要是教師日常運用戲劇教學,較會老師寫教案、上課[5階段天]-繪本戲劇系列工作坊:繪本戲劇活動不同領域的延伸,活動延伸、游戲活動、偶的制作等,綜合主題是沒有壓力、沒有劇本和孩子排練兒童劇[2天/單個主題、3~6天/綜合主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