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趣的現象,你可以觀察一下身邊的跑友,新手求知問道最多的,是花樣翻新的熱身拉伸動作。很多跑團的約跑,熱鬧場面主要來自不同的熱身拉伸,有些新人還只能跑5公里就已經學會了幾十種拉伸動作,而對跑本身卻常常一筆帶過。恰如王進看了看史進說“公子練的是花棒。”跑團約跑,新人多,教練不好一對一跟進,跑出去也就沒了要求。
跑步老手的日常,往往就是比賽、訓練、聚會,更遠更快更強的周而復始。因為訓練、比賽更加頻繁,拉伸往往不夠,艱苦的比賽結束后,一瘸一拐大吃大喝洗洗睡了,哪有功夫再做拉伸啊。殊不知,日積月累,拉伸欠缺帶來的重大問題就是肌肉變短、質量下降,附帶著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問題出現。
一、少力量、易受傷
在我的跑步生涯初期,也是受過傷的人,各種傷基本上都受過。當時我悟出一個道理:結實程度是跑者最重要的一項修煉。跑步本身比日常走路強度要大得多,對骨骼、肌腱、肌肉的要求都高出不少。
只有經年累月的不斷刺激,才能讓骨骼變硬、肌腱變韌、肌肉變強。這里面,最好的方法也最能避免受傷的,就是力量訓練。
正確的跑姿需要力量、長時間跑動維持跑姿需要力量、遇到意外保護身體需要力量。力量訓練對初學者長期跑步來說,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光靠跑確實也能通過一次次適應來增強力量,但對初學者來說,因為對自己能力的認知還不夠,最好能單獨去訓練腿部肌肉力量。特別是大腿和小腿的力量。每一步跑動,這幾組肌肉都是在發力的,而且多半是被動發力和“離心收縮”,肌肉不強,受傷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二、不拉伸、沒未來
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很多跑步老手都有過。此類傷病最大的問題就是小腿肌肉緊張,牽扯著腳的關節、肌腱緊張,這些傷痛讓我們明白不做跑后拉伸是嚴重錯誤的。髂脛束摩擦綜合癥也是一個常見問題,新人、老手中都很常見,這個主要跟髂脛束緊張和臀中肌力量不足有關。
跑完步立馬停下來休息,哼著小曲走回家,或者跑完步歡天喜地找朋友喝酒擼串的人不在少數。主要還是跑后恢復的意識缺乏。
跑前熱身-跑中認真-跑后拉伸-合理營養-充分休息,這是一套科學跑步大保健完整閉環,任何環節都有它的作用。都需要認真對待。
長期不做跑后拉伸,容易造成肌肉僵硬緊張,影響肌肉彈性和肌肉能力;肌肉緊張會增加關節壓力,造成這個炎、那個癥;不拉伸也會減緩恢復;不拉伸柔韌性差,也會跑不快……
很多跑步新手,都缺少針對性的力量訓練,跑起來都是努力的、弱弱的;很多跑步老司機,都缺少拉伸,日積月累帶著一些傷病,一個個都硬硬的。
新手必做力量,老手必重視拉伸,這是面向未來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