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教訓娃,就等著將來讓社會懲戒吧
文|趙永剛
前幾年的夏天晚上,我正和張老師在夜市吃飯,他突然接到個電話,電話里一個男子吱哇亂叫,說是被兒子在家里打了。張老師是附近一所學校的學生處主任,趕緊付賬走人,趕到學生家里。
家里客廳一片狼藉,孩子的父親捂著腦袋,頭上流著血,妻子在一旁哭泣,兒子拎著拖把站在一旁,余怒未消。張老師進門,奪過拖把,三下五除二地把那個孩子踢到在地,孩子嚇的抱頭哭起來。
這個時候,孩子的媽媽撲過來拉住張老師,苦苦哀求別打孩子,剛才還在電話里哀求的父親也過來拉張老師。張老師只好坐下來,問起事情的原由,原來張老師和這一家人都是老鄉,看著孩子長大的,如今上初中二年級。
事情的緣由是這個孩子打游戲成癮,父親勸說不聽,只好過去斷了電源,結果正在興頭上的兒子,一腳踹壞了門,沖出來把父親打了一頓。我這才看見那個孩子的房間門上有個很大的洞。
張老師教訓了這個孩子,他在老師面前倒還聽話,看到父親頭破血流地,兒子的怒氣漸次平息了,張老師讓孩子帶父親趕緊去診所包扎,坐下來和當媽的說話。看到一家人都平靜下來,我們離開了,回來的路上,張老師唉聲嘆氣,都是慣的,小時候溺愛,現在嘗到了惡果。
說實在的,這些年所親歷的,學生在家動手打父母的事情并不稀奇,只是很多家長礙于面子不愿意去說。我曾和妻子晚間散步的時候,遇到他的一個家長在路邊哭泣,問起來,說是因為孩子不做作業,說了幾句,被兒子打了,心里難受,在外面哭呢。
前幾天,看到一篇題為《不打不罵不罰培養不出好孩子》的文章,是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在一次受新東方校長俞敏洪邀請的會議上的發言,他提出了一個觀點,我們正面臨著很多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面臨過的問題,獨生子女的教育是有人類歷史以來最大的教育難題,我們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理念是針對有兄弟姐妹的孩子。
我轉發了這篇文章以后,一個老教師留言,錢教授的斷言不為過,我們過去還講子不教,父之過,我們那個時候教書還敢教訓懲戒孩子,現在的老師這不敢那不敢,不能體罰孩子,我們那個時候還有戲曲、快板講。小時候不教訓,長大了成了敗家子、混世魔王的故事,現在呢?當這一代孩子走上社會,走入家庭,無所畏懼,沒有敬畏之心,無法無天,最后還得父母來承受。
作為一個行業的親歷者,這個話題是沉重的。我們現在明明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問題,但是給家長溝通的事情往往很謹慎,只報喜不報憂,孩子很聰明,很好學,很能干,挺好的。
我們能說什么呢?遇到明白的家長還說幾句,遇到護犢子的家長,常常是出力不討好。我個人的體會是,遇到那些官員和土豪,我一般只會聽,不愿意和他多說,為什么呢?
因為本來是想和孩子探討教育的問題,結果總會遇到那些高高在上的父母,他在單位管多少人都怎么怎么樣,我沒讀過書照樣做公司,養了一大堆研究生博士之類的話,好吧,既然瞧不起教書的,還說什么呢?
天天在說提高教師待遇,尊師重教,其實身處現實的社會環境,老師們在管教學生的時候,承擔著巨大的社會風險,別說懲戒,有時候讓搗蛋孩子罰站,都會導致家長的非議,那些能力很強的父母很輕易就能讓老師們挨處分,甚至丟了工作。
教育資源集中化導致了整個行業的失衡,應試教育多年的工廠化產業業態,教育產品的多樣化在于學歷教育的堅挺地位,并沒有使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方面實現拓展,教育本來是教化社會的,但現實是社會在教育“教育”。
與此同時,我們數千年的家庭教育面臨著基于時代發展的教育變革,出現的問題種種,卻在于自然狀態的摸索,教育本身的理念與社會家庭的教育價值觀出現嚴重落差和信息的不對稱。
學校教育指望不上,社會教育的不發達,只能在家庭教育里面消化這些難題,而我們的家庭教育又需要父母從理念、認識到技術的提升,那么很輕而易舉的問題是,我們的孩子怎么辦?我們的未來怎么辦?而社會的發展對孩子的要求卻越來越高。
孩子的成長,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目標和任務,孩子品行的形成,自身素養和基本規矩的形成在于家庭,在于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子關系。如果我們總是溺愛,不管不教,對成長中的出格行為不打不罵不罰;孩子們不為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付出代價而放任自流,那么走到社會上,只能讓殘酷的社會現實去教育,去懲戒,去教訓,那個時候,付出的代要更大。
又回到那句老話,子不教,父之過,父母之過,家庭教育之過。今天父母不懲戒孩子,對他們的驕縱與溺愛沒有規矩,有恃無恐,對事物沒有敬畏之心,對師者對別人沒有尊重,一味率性而為,那只有在未來社會的競爭和生存中去加倍付出。
知書是為了達理,關注學習,不如關心成長,是為長久計,長遠計!
作者
趙永剛,生于1974年12月,陜西洛南人,大學歷史專業背景,從事過教師、記者、策劃、自主創業,從事教育培訓及文創多年,喜歡讀書,思考,隨手隨心記錄些文字,沒有加入任何組織和協會。在這里,只是一個教育從業者和父親。
溫馨提示
【嘉年華時光】原創文學公眾號每天編發的作品,會在【搜狐文化】、【今日頭條】等選擇編發推送,請作者自行搜索關注。
1、【嘉年華時光】每日只編發兩篇,每星期天休刊,重大節假日除外。
2、投稿時若配有插圖,請作者選用橫向構圖照片且備注文字說明后,打包發送郵箱。
3、贊賞即稿酬,讀者贊賞的70%為原創作者稿費,每月8號左右統計、公布并發給作者本人,30%留作平臺運營、宣傳及編輯、校對、制作等費用,無贊賞則無稿酬。
4、凡投稿【嘉年華時光】的稿件,若兩周內未編發,請另投他處。
讀書|寫作|親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