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區教師“學習新課標 推進新課改”教學研究能力考核
初中道德與法治試題
注意事項
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
1.本試卷共8頁,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
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
3.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教師應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角度確立教學目標。確立教學目標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政治立場鮮明 ②價值導向清晰 ③行知要求明確 ④情感升華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評價是檢驗、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教學評價中主要環節的評價包括
①課堂評價 ②課后評價 ③作業評價 ④期終評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學業水平考試以考查學生核心素養形成與發展為目標,在試題命制中必須進行情境創設。試題情境創設要考慮到 ①真實性與典型性 ②適切性與復雜性
③層次性與統一性 ④科學性與規范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法治觀念是指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理念。下列表現屬于法治觀念的是
①自我保護能力 ②心理健康教育
③守法用法意識和行為 ④生命安全意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實施案例教學是豐富學生實踐體驗形式之一,有利于提高學生價值辨析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案例選擇時要關注
①堅持正面引導為主 ②要緊扣時代主題
③要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 ④要具有真實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而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政課,課程具有
①人文性 ②政治性 ③思想性 ④綜合性 ⑤實踐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7.“了解主要國際組織,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這屬于第四學段(7-9年級)五大教育主題中的
A.法治教育 B.國情教育 C.革命傳統教育 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8.修訂后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強調九年一體化設計,加強了學段銜接。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個學段目標,按照由低到高銜接順序合理的是
①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在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積極踐行
③初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在日常生活和集體活動中加以踐行
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在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自覺踐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9.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核心素養中的健全人格主要表現為
①自尊自信 ②價值取向 ③理性和平 ④友愛互助 ⑤積極向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0.學業質量標準是指導評價與考試命題的基本依據,反映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能夠結合實例理解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闡明如何自覺維護國家安全”考查的核心素養是
①政治認同 ②法治觀念 ③責任意識 ④國情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評價應該指向核心素養,開展綜合素質評價。下列對評價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構建全面評價體系,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
②過程評價應該關注學生思想品行的發展和進步,注重對學生的激勵
③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注重發揮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教育的作用
④把課程評價與學生日常行為表現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知行統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學業水平考試以考查學生核心素養形成與發展為目標,考試命題應從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主要維度體現考查核心素養立意。
①課程性質 ②學生發展 ③任務指向 ④時代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課程資源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增強教學效果的重要支撐,下列屬于課程資源的是
①圖書 ②人力資源 ③榜樣資源 ④音像資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關鍵在教師。新課標建議教師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八個“統一”,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八個“統一” 的是
A.統一和多樣性相統一、主導和主體性相統一
B.政治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和知識性相統一
C.建設和實踐性相統一、理論和批判性相統一
D.灌輸和啟發性相統一、顯性和隱性教育相統一
15.道德與法治新課標在“教學提示”方面給出大量的教學議題,給教學指明了方向。下列教學內容與議題相匹配的是
序號
內容要求
議題
①
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形成正確的自我認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社會中的我
②
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修齊治平的理想追求,錘煉高尚人格
學以成人
③
了解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領悟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④
了解我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夢想,新征程
⑤
認識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罰的主要類型;認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如何鑄牢自我
保護的防火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二、試題評析(30分)(★特別提醒:不是去解題,只對該試題的命題背景、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等方面進行評析)
16.某校九年級(1)班學生結合“青春夢想”的話題開展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追夢前航】自古以來,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神話故事在我國盛傳不衰。中國航天人在共產黨領導下,不斷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集體智慧,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從“嫦娥”問月,到“北斗”指路、“天宮”攬勝、“天問”探火、“羲和”追日,再到“神舟”系列邀游蒼穹……一次次追夢、一步步前進,不斷把飛天神話變為現實。
(1)請結合材料說明,中國航天人是怎樣做到把飛天神話不斷變為現實的。(15分)
【圓夢續航】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成功發射。“十年磨一劍”,成功沒有捷徑。陳冬、劉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員通過上百門科目考驗,每門幾乎都是生理和心理極限的挑戰。他們不斷加強針對性和適應性訓練,增強生命的韌性,持之以恒地從身體、心理、知識、技能各方面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出色地完成了祖國的挑選。
(2)請結合航天員成長經歷回答,青少年為什么要增強生命的韌性。(15分)
三、教學設計(40分)(★特別提醒:要采用議題式教學撰寫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內容為:七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二框《師生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