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聞媒體上報道:有一位社交媒體的網紅人物,被很多平臺永久封禁,在網上的名字是“郭老師”,據說是“審丑”這種風潮的代表人物,擁有上千萬的關注者。
這位網紅制作的內容,我沒有看過,但其網絡名字中所使用的“老師”這個稱呼,卻反映了中文和英語兩種文化的差異。
很多人都知道,在英語國家,不論是在大學、小學、還是幼兒園中,學生們很少用 Teacher 這個詞語當面來稱呼老師,不會說 Teacher Green 或 Teacher White,而是用普通的 Mr、Mrs、Ms 等稱呼,相當于“先生、女士”;這種作法,和中國學校中用“老師 + 姓氏”作為稱呼的情形截然不同。
從事教育工作、教書育人的人,在中文中除了是“老師”,還有“教師”的說法。“教師”專門用來描述職業身份;而“老師”的含義和用法則更加多樣,除了指從事“教書”這種職業的人,“老師”還在日常口語中用作稱呼。
在各種學校及培訓機構中教書的“教師、培訓人員”,通常都被學生們稱為“老師”,在課堂上和課堂以外都是如此。但除此以外,很多和學校以及教育培訓等行業沒有什么關系的人,也經常被稱為“老師”。
十多年前,我居住的地方附近有一座紡織廠,經常會遇到紡織工人。稍微上了些年紀的、或已經退休的紡織工人,就相互以“老師”稱呼,例如“張老師、王老師”等等。
這樣使用“老師”稱呼的,幾乎都是女性工人,似乎相當于男性工人的“師傅”這個稱呼。除了紡織廠,在其它很多和“教書”無關的行業中,人們也經常用“老師”來稱呼彼此。
那位把自己命名為“郭老師”的網紅人物,估計也是這種用作寬泛稱呼的“老師”,而不是從事教學或培訓職業的“教師”。
這種在日常口語中把并非“教師”的人稱為“老師”的作法,我覺得是一種尊稱和敬語,是在向別人表示尊重、尊敬。而之所以選擇“老師”這個稱呼來作為敬語,主要是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普遍尊重和尊敬。
和中文不同,英語中嚴格來說似乎沒有“老師”這個稱呼,Teacher 這個詞語的含義僅僅是:a person whose job is teaching, especially in a school;例如:a history/science teacher,primary school teachers.
從定義中可以看到,除了在學校中教書的人,在其它場合和領域從事 Teaching 活動的人,也可以稱為 Teacher;中國古代的孔子,在英語中就經常被描述為一個 Great teacher;其它各國的古代人物,包括宗教人物,例如基督教的 Jesus 和佛教的 Buddha,也經常用 Teacher 來描述。
和 Teacher 一樣,英語中的動詞 Teach 也沒有明顯的褒義和敬重含義,而僅僅是指傳授知識的行為,通常是指:把有體系結構的信息知識提供給別人、告訴別人如何掌握運用。
和中文的“教書育人”不同,Teach 并不涉及到道德權威或地位等方面的高低差異。另外,Teach這種行為,除了指發生在各種學校中、給學生上課的“教書、教學”這種職業行為,還可以指其它任何場合的“傳授知識或技能”的行為,中文大多會稱為“教”,例如:
Could you teach me to do that?
My father taught me how to ride a bike.
Teach 這個詞語除了表示“教”,也就是:to show sb how to do sth so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do it themselves,還可以用來指:to make sb feel or think in a different way.
Teach 的后一種含義,經常無法簡單地對應為中文的“教書、教學、教、傳授”,在轉換為中文時大多會翻譯成:使某人認識到、意識到、看到,在別人的教誨之下,某人從中學到、總結到;例如:
My parents taught me that honesty was always the best policy.
Our experience as refugees taught us many valuable lessons.
另外,在日常口語中,特別是 Informal 非正式的場合,Teach 還有一種不太友好的用法,有時會用來“威脅警告”別人,定義是:to persuade sb not to do sth again by making them suffer so much that they are afraid to do it;例如:
Lost all your money? That'll teach you to gamble. 這里是反語用法;提醒對方吸取教訓,下次不要再去賭博耍錢了。
I'll teach you to call me a liar! 威脅或警告,如果這樣做,自己將會懲罰對方。
這種 Teach可以視為一種比喻用法,含義大概是:經過這件事,會讓你如同上了一課一樣、牢牢地記住這個教訓。
和中文的“教”不同,英語中的Teach除了用人作主語,也可以用事物做主語,大多是抽象事物,例如上面例句中的Experience和This等。這種用法,中文大多會表示為:經過什么或由于什么,某人從中學到了什么。
從字典中對Teach的釋義可以看到,在英語中,Show sb how to do sth的Teach、與Make sb feel or think in a different的Teach,被視為不同的含義,因此列為不同的釋義條目。
我使用的是牛津學習詞典,其它比較詳細的詞典中,也大多會這樣劃分。這種劃分方式,反映了英語文化中的一個深層原理,即,對“能力、技能”的掌握,是和 think or feel方式的改變不同的事情;前者更傾向于是一種“外在行為”,而后者更接近“內心的思想和感情”,與之對應的這兩種“教”在現代英語中是看作兩個不同領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