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本來,這個話題我不想談,打不打是大家自個的事,跟我沒啥關系。打疫苗是熱點話題,也是敏感話題,我做公眾號一年多了,從來沒蹭過熱度,我只是踏踏實實寫我的內容。
但是,有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咱們有好幾個群,因為群友們對疫苗看法不一,爭得不可開交,最后非得讓我出面。昨天,我去外面餐館吃飯,周圍幾桌也都在討論要不要打疫苗,有人因為這事鬧的不愉快。我感受到:在當下,關于要不要打疫苗,有人茫然,有人恐懼,有人焦慮。。。
所有人都把焦點放在該不該打疫苗這個表面問題,而忽略了當下的情緒狀態!很多人沒意識到,這種糾結的情緒,已經對身心造成了很大傷害。
很多人來問:應不應該打疫苗?
我統一回復:這是你們自己的事,自己決定就好。
這句話看起來是句廢話,但是在我看來,這是對你們最負責任的答案。
目前,網絡聲音分成2派。一派是西醫,支持全體打疫苗;一派是中醫,抵制疫苗,認為不打為好。
為什么不要打呢? 我說3個事實。
1.疫苗對人體傷害有多少,不知道。但是,對健康沒好處,這是肯定的。
2.目前,新增感染者零星可數,基本都是境外輸入,只要把國門守好,中國疫情可以做到清零。
3.中醫能守住疫情第一波,能守住第二波第三波,就算病毒卷土重來,不管它再來多少波,只要讓中醫頂上去,照樣能頂得住,這是不用懷疑的。
我作為中醫代言人,我本應該站隊,勸大家不要打疫苗,但我不想這樣做,我想站到更高的地方,幫大家認清這個問題。
我跟你們說3點,你們看看有沒有道理。
1.打不打疫苗,不僅僅是簡單的醫學問題,而是社會性問題。打不打疫苗,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絕不是簡單的醫學問題。從最高決策層這個角度看,社會健康向前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民眾信心,打疫苗可以穩定民心,可以恢復民眾信心,根據目前局勢,打疫苗是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決策。
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要理解政策,而不是抗拒政策。
2.人只能在自己的認知范圍內做選擇,打疫苗也一樣。打不打疫苗,就是一道AB項選擇題,就算我們對這道題一點概念都沒有,隨便懵一個,有50%的正確率。但,人之本性告訴我們:不要50%,要100%。
話說回來,人生之事,從來都沒有過100%,更何況是還沒發生的事,更不可能有100%。
打不打疫苗,跟談戀愛要不要結婚是一個道理。
你要不要跟他結婚? 誰知道他結婚后是個什么樣子?他結婚后會不會出軌?他結婚后會不會愛你?誰知道,恐怕只有老天爺知道了。
那你還要不要結婚?你去問誰,誰能告訴你答案? 誰都不用問,問你自己內心,只有你的心知道答案。如果你愛他,你當下的感覺是美好的,你就嫁。
打不打疫苗,也是這樣。如果你相信疫苗不會傷害你,如果你相信疫苗可以保護你,就好比你相信你嫁的男人以后也會保護你,那你還猶豫什么?道理是一樣的。
3.打疫苗,可能會傷身體;不打疫苗,可能會傷精神。兩權傷害取其輕,如此而已。
有很多人害怕選擇,打疫苗怕傷身,不打疫苗心不安,擔心病毒找上門,每天都活在恐懼、焦慮的情緒里,吃不好睡不好。。。假設你不知道疫苗的副作用,打了疫苗也應該沒啥事,現在知道了,反而左右為難,坐立難安。
糾結、恐懼、焦慮等這樣的情緒,他們對身體傷害,殺傷性比疫苗本身的傷害更深。
所以,要不要打疫苗,別問別人,別人跟你一樣,只能在他的認知范圍里做選擇,別人的建議一點都不重要。你應該去問自己。與其糾結要不要打疫苗,不如去做個智者,智者會保持清醒,會去向內求,去問自己的內心,遵從內心意愿的決定,就是正確的決定。
要打,就開開心心地去打;
不打,氣定神閑,過好當下每一天。
我們不應該糾結在這樣一件事,時時刻刻都別忘了,過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總結一下: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打了就打了,沒打就沒打,各行其道,各安其心,這樣挺好!
鄭重提醒: 本號提到的方子,僅供學習交流用,切勿盲目試藥。 每天留言太多,赤腳只能回復前100條,請原諒理解。 喜歡的話,不妨點個“在看”,就是對我最好的支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