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開談道與德,主要是道,描述道,贊美道。
先列下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這一章,道是內在精髓,德是外在表現。道又是恍恍惚惚的,看不清摸不著,而又真實存在。
對于這一章,我只看到了道與德的關系,其他的不在我的視野范圍內,大概經學家會對這一章有更多的注解。
不明白其中意思時,很容易被這種恍恍惚惚,模模糊糊所遮掩,看不清鬧不清楚其中關系,這是恍恍惚惚懂了,似乎明白了,稀里糊涂的被這種恍恍惚惚所折服。
如果這一章不是老子寫的,不是道德經的片段,還會別人折服嗎?
更多的是形容,更多的是贊美,更多的是虛無縹緲。
當然,道是存在的,道是什么?
在我的眼里,道是自然,是自然而然,是萬物運轉的規律,是宇宙生存的法則,是一切一切的基石。
但道又是需要表現的,這種外在表現,讓我們能夠感受到道的存在,就像電我們看不到,但我們能夠感受到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