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新政調整
又到了準備升學的季節,這件家長最牽掛的事情最近又生了變卦。北京學區房最新政策調整,核心名校不再跟某些房子綁定,學位分配轉為以學區劃分。
媒體紛紛報道,均認為這樣劃分后,學區房的價格將會降下來,有的記者甚至提出價格下降30%的說法。
然而,真的這樣嗎?
二、資源的不均
實際上,北京這個做法在廣州已經實施了很久,而結果是怎樣呢?下面是廣州上一年的中考分數表,
從這個表可以看出,越秀區獨一檔的分數,海珠番禺天河二檔比較均衡,但是跟一檔的平均分居然差了21分。由此看出,越秀背后的學校整體水平比要比其他區都高一檔。這背后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優秀學校的扎堆,另一方面則是區里面的教育資源流動,總是比區之間的流動要好。
因此,解除學校鎖定,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會壓制這個學區里面綁定最好學校的那部分房子,但是由于學區的整體優越性,從整個區來看效果實際不大。
不過,這代表我們就要對學區房進行投資嗎?
三、學區房的價值構成
在這里先給一個結論,從投資角度來看,學區房其實并不具備什么投資價值,或者說支撐學區房的價值因素,非常虛幻。購買學區房,與其說是一份投資,不如說是一筆消費,一筆滿足全家人各種心理需求的消費。
學區房的消費價值背后有兩點核心起作用,一是家庭中的長輩,二是大環境渲染下的教育競爭壓力。很多時候,如果你買了一間老破小,你的岳父岳母可能會覺得你是做了一筆爛投資,但要是你跟他們說這是一間學區房,他們馬上就會兩眼發光對你賞識有加。當然更多時候是調轉過來,因為岳父岳母的壓力,你不得不去購買學區房,在他們眼里,在教育問題上多瘋狂都是沒問題的。
然而,當你購買的時候,你要清晰,你做的是氪金燒錢,而不是投資。
四、決斷的因素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談到房子的價格由投資屬性和消費屬性來共同支撐,其中學位的附加是一點重要的消費屬性加成,然而,如果這一點屬性因為名校而有過高溢價的話,就有著非常大的泡沫,在這情況下當做投資決策的支撐點,那么大概率不是一筆好買賣。
泡沫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附帶學位的溢價,二是政策的變動。首先,學位方面,如果把學位當作一門消費,在廣州幾十萬甚至十多萬的擇校費就足以解決問題,而這幾十萬拿到房子里面,充其量是一個首期。其次,如果遭遇到北京這種政策變動,或許整個區不會傷筋動骨,但原本溢價過高的那部分房子,就非常容易出問題。做投資,把價值支撐壓在政策的穩定性上,非常危險。
因此,如果你的錢真的多得花不完,那不妨砸一套當作安撫老人家,然而如果你本身的資產和現金流只能勉強支撐,而為了學區房奮身進去的話,任何的風險波動都會對你造成巨大影響,還記得他嗎?
學校對于一個小朋友的成長來講,固然是比較重要的因素,但是我們有很多辦法可以避開對學區房的投入。首先雖然費用不低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費用充足且有人脈)擇校依然是相對學區房比較好的選擇,這里簡單插入一些比較好的小學擇校費,
當然這種擇校很多時候需要有一定的人脈,不過個人覺得小學其實不需要追求太好的學校。
另一方面,注重家庭教育和陪伴,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彌補學校的差距以及學校氛圍的區別。相反,如果不注重家庭教育,即使在很好的學校,小朋友也可能會結交一些不好的小伙伴。教育的一個大忌是,以為去了好的學校,就可以安枕無憂。
在考慮清楚上面這些問題后,如果你還是想追求優質學區房的話,在類似北京新政策環境下,可以嘗試購買片區邊緣地帶一些低總價,超小戶的房子,
舉個例子,這是廣州越秀的地產分布,如果考慮中學的電腦派位,可以在黃花崗購買學區房,這樣就能有機會進入越秀頂級的學校,通過購買一間低總價的房子作為學區房,作為消費來講,整體價格也不至于對你的資產傷筋動骨。
五、教育的趨勢與決策
如果說,政策和學位溢價是短期影響學區房的突發因素。那么教育資源的動態均衡的大趨勢則是影響學區房的長期因素。
根據個人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和了解,學校之間的差距(尤其是基礎教育的小學)正在不斷在縮小,最容易感知的就是硬件條件的改善,現在不少新的學校教學環境方面跟頂級學校已經沒有太大的差距。而核心的師資資源,則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然而,現在不少好學校的教師薪酬都不怎么樣,這里就出現了教師流動的可能性。當然,目前這個趨勢依然是非常的緩慢。
教育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但是千萬不能因為教育就頭腦發熱胡亂進行投資和消費,該考慮的,是怎樣利用好手頭有限的資源,在一些非經濟因素上盡可能投入以彌補經濟因素的差距,從而提供給孩子一個盡可能好的成長環境。除了學區房外,教育還有非常多燒錢的坑,在后續的文章中我們會慢慢幫大家排除教育上的一些雷坑。
理財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整合學習
關注財富嚴選,基金,保險,地產多維度學習理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