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收入指在一定時期內,商業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貨幣收入。作為企業補償生產經營耗費的資金來源,主要經營成果,取得利潤的重要保障,以及現金流入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營業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業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以便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避免盲目生產。本文為2019年榜單系列文章之汽車篇,共選取27家汽車上市企業作為研究樣本。
據數說商業統計,27家汽車上市企業2019年營收總額為18065.2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761.71億元,減少696.51億元,同比下滑3.71%。平均營收為669.08億元。
▲汽車上市企業2019年營收排行榜 制表:數說商業
營收近五年首次下滑 基本乘用車銷量下滑15.65%上汽集團主要業務包括整車(含乘用車、商用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正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互聯網汽車的商業化,并開展智能駕駛等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探索;零部件(含動力驅動系統、底盤系統、內外飾系統,以及電池、電驅、電力電子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和智能產品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汽車電商、出行服務、節能和充電服務等汽車服務貿易業務;汽車相關金融、保險和投資業務;海外經營和國際商貿業務;并在產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積極布局。公司采取投資管控與實體運營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對下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聯營及合營企業進行投資管控,對自主品牌業務進行實體運營。公司是目前國內產銷規模最大的汽車集團,同時也是國內 A 股市場市值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整車業務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收入占比高達72.73%,2019年收入較上年同比下滑8.09%,毛利率為9.27%,較上年減少2.18個百分點。零部件業務收入占比為19.55%。公司過去五年營收最低為2015年的6704.48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9021.94億元,2016年和2017年營收增速均在兩位數以上。基本乘用車2019年銷量為2,831,041輛,較上年同期下滑15.65%;運動型多用途車(SUV)2019年銷量為1,698,184輛,較上年同期下滑7.85%;多功能乘用車(MPV)2019年銷量為849,249輛,較上年同期下滑11.81%;交叉型乘用車2019年銷量為263,062輛,較上年同期下滑14.29%。2020年,公司力爭全年實現整車銷售600萬輛左右,市占率繼續保持國內領先,預計營業總收入7800億元,營業成本6786億元。營收近五年首次下滑 汽車及相關產品收入下滑16.76%比亞迪主要從事包含新能源汽車及傳統燃油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并積極拓展城市軌道交通業務領域。汽車及相關產品收入占比為49.53%,2019年收入較上年同比下滑16.76%,毛利率為21.88%,較上年同比增加2.10個百分點。公司2016年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元,近五年營收最高為2018年的1300.55億元,2015年、2016年和2018年營收增速均在20%以上,2019年為近五年來首次營收下滑。經營策略方面,將繼續加大供應鏈體系開放,積極尋求具有戰略意義的合作,深化業務供應鏈市場化進程。此外,也積極探索并推進子公司的獨立運營和市場化,激發各業務板塊的活力,充分展現其價值。長城汽車是中國最大的 SUV 制造企業之一。目前,旗下擁有哈弗、WEY、長城皮卡、歐拉四個品牌,并與寶馬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光束汽車有限公司并運作,產品涵蓋 SUV、轎車、皮卡三大品類,以及相關主要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及供應。營銷領域,在全球 60 多個國家建立了營銷網絡,海外營銷網絡已超過 500 家,同時不斷探索創新互聯網+的營銷模式,于2019年年打造了首家全場景 AI 智慧門店,融合線上線下服務的新零售“智慧門店”,秉承“智能化、移動化、場景化、數據化”的建設理念,打造用戶經營一線主陣地,作為未來公司新零售體系重要的支撐單元和戰略支點,助推由產品為主向“產品+服務”二元化品牌建設的轉型。銷售汽車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收入占比高達90.69%,2019年收入較上年同期下滑5.84%,毛利率為14.80%,較上年減少 0.97 個百分點。銷售零配件收入占比為4.51%。公司營收最高為2017年的1011.69億元,最低為2015年的760.33億元,2015年和2016年營收增速均在20%以上,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營收下滑。新能源車2019年銷量為37,751輛,較上年同比增長225.44%。公司2020年銷售目標為 102 萬輛。堅持聚焦產品質量,立足超越國際標桿,以精致感知、可靠性為核心,強化產品前期策劃,打造技術開發能力,持續提升產品力;深耕全球化戰略布局,依托多品牌布局,開拓市場新篇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