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對于人類來說,抗生素的發現實乃一大幸事,但抗生素對于人體并不僅僅只有益處。但相關研究表明,抗生素或許可以降低癌癥免疫治療的有效性,不利于癌癥的治療。
2017年泌尿生殖腫瘤論壇(GUCS)公布了第一項分析抗生素使用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間關系的研究。這項研究由法國的科學家完成,他們在這項研究中發現,與未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抗生素治療的腎癌患者癌癥惡化的速度更快(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中位數無進展期為2.3個月,而未接收的患者無進展期為8.1個月)。
▲圖源:cancerit.jp
這項研究為腸道微生物組與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之間的關系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這項研究也是第一個顯示抗生素對免疫療法反應有負面影響的研究。但是由于這項研究的隨訪時間小于六個月,數據尚不成熟,并不能證實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需要限制抗生素”,還需進一步前瞻性研究。
無獨有偶,2019年發表在JAMA Oncology期刊上,來自英國近200名癌癥患者的一項研究中,再次強調了抗生素治療時機的重要性以及進一步研究其作用機制的必要性。研究人員發現如果癌癥患者近期服用抗生素,他們對免疫療法的反應率和整體存活率會更差。
▲圖源:firstwordpharma
研究人員發現,在開始治療前一個月接受廣譜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明顯較差,免疫治療前的抗生素治療與較低的總生存率相關,癌癥更有可能進展。與免疫治療一起接受抗生素或根本不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的治療結果較好。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抗生素會破壞腸道內細菌和微生物的平衡,進而影響免疫系統。研究人員表示,迫切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了解抗生素降低免疫治療反應和降低總生存率的機制。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不斷研究抗生素與癌癥免疫治療之間的關系,旨在為提高癌癥免疫治療的有效性做出貢獻,不斷提高癌癥患者的存活率。同時,不少研究人員認為抗生素降低癌癥免疫治療反應可能與腸道菌群有關,他們也正在努力探索腸道菌群與癌癥免疫治療之間的關系,希望可以通過了解腸道菌群研發出更有效的癌癥免疫治療藥物。
參考文獻:
【1】腎がんでは、抗生物質使用で免疫療法の効果が低下
https://www.cancerit.jp/54791.html
【2】Medscape:Antibiotics May Impair Cancer Immunotherapy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75712
【3】Antibiotics reduce survival rates in cancer patients taking immunotherapy
https://www.firstwordpharma.com/node/1666351#axzz5zb5vvosj
版權聲明:本文為厚樸方舟原創內容,版權歸厚樸方舟所有,歡迎轉發朋友圈,任何公眾號或其他媒體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于【厚樸方舟】(ID:hope-noah)或者后臺聯系小編開白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