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內容:謎一樣的分案系統】
前些天,我去訴訟服務大廳值班,遇到一位中年女性,很焦急地向我咨詢一個法律問題。
幾年前她和前夫經過法院判決離婚,孩子歸女方撫養,男方每月支付女方兩千元撫養費。但是離婚后男方離開本地杳無音訊,一分錢撫養費都沒給過,女方自身收入有限,無奈之下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是既找不到前夫本人,在網上也查不到前夫的任何財產,最后終結本次執行。
女方申請強制執行未果,自身生活又很困難,找到街道要求辦理低保,結果被告知離婚判決上顯示前夫每月支付兩千元撫養費,因此她不符合辦理低保的條件。她向工作人員出示法院的終本裁定,對方說這只能證明她在終本裁定生效之前沒有得到撫養費,不代表今后她得不到前夫支付的撫養費,還是拒絕了她辦理低保的申請。
那怎么才能符合辦理低保的條件呢?回答是讓法院再出一份判決,判決前夫不支付撫養費就行。于是女方來到法院,正好遇到我值班,向我咨詢起訴事宜。
我聽完很遲疑,說一般來說,調低乃至不支付子女撫養費,這都應該是應當支付撫養費的一方來起訴,你作為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提出這樣的訴訟請求,恐怕法官不會支持你的。而且撫養費糾紛的原告是你的子女,你代表子女起訴要求父親不支付撫養費,也有損害子女合法權益的嫌疑啊。
女方聽了很無奈,說我也不懂這些啊,但是街道說只要有之前的離婚判決,我就不符合辦理低保的條件,我現在生活很困難啊,前夫的撫養費又執行不下來,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無獨有偶,之前在家事審判庭工作的時候,也會遇到類似的贍養費糾紛。
老人來法院起訴要求子女支付贍養費,但是詭異的是原被告關系很和諧,一開庭迅速就能達成調解,一致同意被告每月支付原告贍養費五十元即可。一開始大家還很奇怪,原告生活困難以至來法院起訴,無論如何也不是五十元就能解決的啊。
見多了大家才明白,這類案件的起因還是老人要辦低保,相關部門需要審查子女的贍養能力,于是老人和子女來法院達成一份贍養費數額非常低的調解書來證明子女缺乏贍養能力,這樣低保就能順利地辦下來了。
按說這種送上門的能調解的案子本該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的,但是往往承辦法官卻非常糾結,同意調解吧,總覺得里面有挺大的風險,不同意調解吧,又沒有法定的理由。
前些年前往國家法官學院參加培訓,一位兄弟法院的法官也和我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說他專門向有關部門反映過這件事,但也沒能得到肯定的答復,于是乎,這類以辦低保為目的的案件還在折磨著承辦法官,不知道會持續到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