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鯽 魚 葉
鯽魚葉(見圖1),鳳凰茶區著名老叢茶樹之一,因成茶葉形似鯽魚之體形而得名。
鯽魚葉母樹系管理人柯成廣的先祖從烏崠山鳳凰水仙群體品種的自然雜交后代中單株選育而成。母樹生長在海拔高度約1000米的鳳西管區烏崠腳村右后側的茶園里,樹齡有200多年。老叢母樹已經有批量扦插繁殖,形成鯽魚葉無性繁殖系后代,烏崠高山茶區栽培較多。
鯽魚葉母樹系有性繁殖植株,小喬木型,中葉類,遲生種。茶樹植株高大,長勢壯旺。樹高4.2米,樹姿開張,分枝密,樹幅4.2米Ⅹ4.2米,主干莖圍1.13米,原三個分枝中的一個分枝被天牛蛀蝕枯死,現存二個分枝。葉片上斜狀著生,葉面隆起,葉色綠,葉身微內折,葉質硬度中等。春芽萌發期在春分后,春茶釆摘期在谷雨后5~7天。
鯽魚葉單株產量較高,新梢年生長2輪次,株年產成茶6斤左右。1996年4月27日釆制春茶3.9斤,每斤售價1200元;1997年采制春茶4.2斤,每斤售價1500元。
鯽魚葉母樹成茶條索緊結卷直,色澤淺黃褐色油潤;內質香氣清高悠長,具有芝蘭花香;湯色金黃明亮(見圖2,茶樣由沁園春茶莊提供);滋味甘醇,韻味獨特,耐沖耐泡;葉底軟亮勻整,帶紅鑲邊。
(十七). 團 樹 葉
(飛 來 燕)
團樹葉(見圖3),因茶樹葉形似團樹之葉而得名。又據說昔年創村之時,風水先生稱此山形似飛來之燕,湊巧創村后,該村山上發現一株茶樹,釆制后成茶色、香、味俱佳,村民和嗜茶者對其贊嘆不已,故命名為飛來燕。
團樹葉母樹系管理人黃澤民先祖從鳳凰水仙群體品種的自然雜交后代中單株選育而成。母樹生長于鳳西管區埡后村村前海拔高度約800米茶園里,樹齡約260多年。老叢已經有批量扦插繁殖,形成團樹葉老叢無性繁殖株系,其后代在鳳凰茶區已有栽種,均稱為團樹葉。
團樹葉母樹系有性繁殖植株,小喬木型,大葉類,中生種。茶樹植株高大,樹姿開張,樹高4.16米,樹幅4.6米x4.6米,莖圍1.07米,分枝密度大,最低分枝密度30厘米,葉形長橢圓,葉面平滑,葉色綠,葉質硬脆。春芽萌發期在春分前7~8天,春茶采摘期在清明后7~8天。
團樹葉成茶條索緊結重實碩長,色澤灰褐色油潤;內質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橙黃明亮;滋味鮮爽醇厚,老叢山韻獨特;耐沖泡。
團樹葉母樹因白蟻侵蝕和蛀心蟲為害,在2006年冬天枯死。
????(謝謝關注,明日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