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再論人類文明的起源標準和東西文明的分野標志

再論人類文明的起源標準和東西文明的分野標志

——對李輝《中華文明的起源時間向前推5000年》一文的剖析和人類起源的再思考

|黃飲冰

總的說來,在人智未開或人智不全的時候,人類的進化與不進化、存在與不存在由地球環境決定。在人類進化中有兩個具體的地球環境非常重要,一個是森林大面積萎縮和草地的大面積出現,這是進一步強化手足分工和建立直立行走新性能的必備條件。草原上的古猿不能攀爬,手就被解放出來去拿起工具,拿著工具奔跑勢必就要站起來跑,草原上的古猿還要瞭望周邊也會站起來,特別是古猿用手采摘食物、手拿工具捕獵,都會導致古猿站立行動。所以恩格斯說勞動創造了人是很有道理的。另一個是青藏高原的隆起,這導致了北半球東西氣候的巨大變異,決定了中國泛滇黔高原地區環境的獨特性,導致了世界上的直立猿(人猿)的存在與不存在的不同命運。

在人類智力發育越來越完全以后,人智的驅動力就會越來越強大。認識火、利用火、發明火,是智力驅動的第一成果。人類的其他文明創造,也是人智驅動的結果,所以人智是人類文明和人類的一切發明創造的基礎。

很顯然,由于人群的不同,人類文明就具有了不同的個性,所以研究人類文明,必須尊重文明的個性。也就是說,用統一的文明標準,并不能對所有的文明進行統一的界定。我多次說過,陶器、農業、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宗教、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都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果。但是,由于文明的個性,以上的文明成就不一定在所有的文明中出現,也不可能同時出現。比如文字,有些族群在其具有影響世界文明的進程的力量的時候,還沒有發明文字,如匈奴人、金人、蒙古人等,但總不能說他們沒有文明吧?

物質和文明并不矛盾。文明是社會文化的升華,但社會文化也要靠人類的物質創造來表現。物質是精神的產物,物質也是精神的載體。我這里所說的物質,是指人類創造出來的器物。所以用人類創造的器物(物質),是可以作為人類文明的標準的。

在《中華文明的起源時間向前推5000年》一文中,李輝認為“以西方文明的物質產物作為標準來評判東方文明并不科學。西方文明的四項標準: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除了文字,多是具體的物質?!?。對于“以西方文明的物質產物作為標準來評判東方文明并不科學”的觀點,我非常贊同。但是對于西方文明的思想標準,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應該都是物質成果,文字同樣是具體的物質成果。西方的四項標準,對于西方文明適用,但對于世界文明卻不適用。李輝也提出了另外一套文明標準:“東方文明形成的標準應該調整為:國家政府(帝王)、文書記錄(圖文徽章)、禮儀規范(禮制玉器)、歷法或法規?!?。

問題在于,無論是西方的文明四標準,還是李輝提出的東方文明形成四標準,都是成熟文明的標準,解決不了如何判斷“最早文明”這個問題,最早文明涉及到的是“文明起源時間點”的確立問題。

各個獨立的文明具有各自的文明特色和文明創造,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人類文明既有個性,也有共性,用中國話說就是“和而不同”。文明的共性在哪里呢?就是人類文明,都是從認識火開始,無論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是什么,都離不開火的運用。

實際上,西方在判斷人類是否進入文明時代的時候,也不是四個標準都具備。如目前西方宣稱的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可以早到距今6000年,但是這個時候,蘇美爾也沒有文字,但是有最早的城市烏魯克城。古埃及文明,最早的金字塔距今也不過4500年。只是我們中國人在宣傳這些古文明的時候,內心充滿了高大上的想象,把這些文明的開端時期也當做了發達時期。文明是逐步累積發展的,一下子發展完全的文明,只能是遷入性文明。中國從陶器、玉器、農耕、城市、神廟和祭祀、文字一路發展下來,邏輯是非常清楚的。

一、人類文明起源的標準是陶器和種子

1、人類文明起源的標準應該在文明的共性中產生

根據前面的分析,抽象的文明肯定要用人類發明的器物來表現。而從文明的共性和個性出發,總可以找到人類文明的共性的地方。陶器和種子是人類文明必須首先經歷兩個階段。這里可以對種子的概念擴充一下。種子包括稻種、黍種、粟種、麥種及其他植物種子,也包括馴養的家畜種,如種豬、種羊、種牛等。這就更公平了,因為沒有把游牧文明排除在外。

2、陶器和種子是沒有爭議的文明起源的標志性器物

人類文明是從使用火開始的。中國的傳說是“人工取火”,西方的傳說是“盜火”,共性是都要利用和使用火。但是使用火也必須有證據。這個用火最好的證據當然是陶器。

陶器是人類的第一發明。自然界中可以找到銅,但是絕對找不到陶器。陶器是人類用火創造出來的新器物。所以陶器是第一個劃時代的器物??上Т蠹也⒉恢匾曁掌?。陶器不僅僅是生活器,陶器中的精致者最后是作為祭祀中的禮器用的。陶器解決了取水、運水、儲水的問題,也解決了儲藏采集到的種子的問題,還解決了煮熟植物種子、根莖葉皮的問題。動物的肉可以烤熟,但是烤熟植物的種子要精細造作,搞不好就烤糊了。在用陶器儲藏植物種子的時候,也可以觀察到植物種發芽的意外情況,這也是對種植業發展的啟蒙性的過程。所以先有陶器后有農業才是正常情況。

從文明的角度講,東西方的共性是把北方的游牧族群稱作“蠻人”,可見東西方文明的的產業基礎是農業。有農業,才有定居,才能發展出城市,才有以后的一切文明創造和科學技術發明。只有農業發展出來了,人類才能進入產食時代,生存才有擺脫自然界控制的可能。但是,農業的存在也必須有證據。農業工具當然是證據,但是農業存在的最有效的證據還是人工馴化的種子,沒有人工馴化的種子存在,這些存在的農業工具也可能是用于野生植物的采集和收割的。

我始終認為,人類文明起源的標準應該是陶器和種子,陶器和種子才是文明的第一物質基礎。陶器和種子也是人類一切文明必須經歷的初始階段,特別是陶器,不可能有文明超越陶器階段。

3、以陶器和種子為標準,判斷文明起源的早晚就有了共同的依據

有了陶器和種子這兩個文明起源指標,對于最早的文明就有了判斷的依據。當然,陶器和種子都是從原始狀態發展到成熟狀態的,所以不要看不起原始的陶器和種子,因為原始本身就代表著“最早”。中華文明,在陶器和種子上,從原始態一步一步地進步的邏輯,是很清楚的,這才是原發文明的本來面貌。如果在文明的起始階段就可以看到成熟的陶器和種子,那么這樣的文明就不是原發性的,而只能是遷入性文明。如古埃及、蘇美爾,從他們的器物看,他們就是遷入性文明,因為他們在起源階段就已經表現出了成熟性。我們的陶器是從“泥缽”開始的,我們的稻種是從原始種開始的,這就是陶器和種子的根的所在地的證明。

有人嘲笑中國湖南玉蟾巖的陶器是“泥缽”,卻不知道自己很無知。研究文明,的確要注意文明的發展邏輯。

誰有了陶器和種子,就標志著誰進入了文明時代。不過這個時代是文明的初級時代。

從目前來看,人類文明起源于中國南方,一個起源地是湖南道縣玉蟾巖;一個是江西萬年仙人洞(吊桶環)。最早的陶器和最早的稻種在這里被發現。對于這兩個點,我還是傾向于湖南道縣玉蟾巖為最早。

文明是現代人的創造。所以談文明也要談現代人。目前的證據,最早的現代人出現在湖南道縣福巖洞,這里發現距今8萬年到12萬年的現代人牙齒化石。中國現代人的歷史還可以向前推到距今17.8萬年。在貴州畢節的一個石灰巖洞里,發現距今17.8萬年的類似于現代人的牙齒化石。這些證據表明,最早的現代人起源于中國南方的泛滇黔地區。現代人是人類文明出現的人種基礎,這也有力地支持著現代人起源于中國南方(泛滇黔地區)的觀點。有湖南道縣福巖洞人和玉蟾巖為佐證,說最早的文明起源于湖南或中華文明起源于湖南也不為過。

 

玉蟾巖稻種
玉蟾巖陶器

二、東西文明分野的最早時間點是距今8000年前

1、中華文明的獨特性——玉器

我們用陶器和種子判斷族群是否進入文明時代,是根據人類文明的共性而言的,只要有了陶器和種子的族群,就一定是進入了文明時代。但是每個文明都是具有個性的。同源的文明遷移到不同的地方,就會發展出個性不同的文明。

從陶器和種子來看,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但是經歷了陶器和種子的創造后,中華文明也有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形成了自己的個性特征——玉器文明。

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國家政府(帝王)、文書記錄(圖文徽章)、禮儀規范(禮制玉器)等等,只有玉器才是中華文明所特有的標志性器物,其他的都是共性,只是各族群發明出相同的器物的時間不同而已。

龍,東西方都有龍,當然東西方的龍的造型也是不同的,但是東西文明根本性的不同在于,中國人用玉器來表現龍。所以中華文明的獨特性,在玉器上。

中國人在玉器時代,距今6300年開始,以城頭山城市為標志,中國人就已經在湘漢地區發展出了龐大的城市國家群,進入到了邦國林立的時代。這個時期以后,在紅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才有煉銅業存在的證據,但青銅的使用并沒有達到盛期,甚至文字也處于萌芽階段。中國成熟的文字,可以確定是龍山文化時期的骨刻文,距今4500年。中國文字的萌芽期,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的賈湖文化和彭頭山文化,那個時候個別的文字和符號就已經定型。中國的城市建設,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的彭頭山文化,在彭頭山文化大型的環壕集聚區的類城市就已經出現了。

2、東西文明的分野最早時間點——距今8000年以前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從玉器出現開始,就被玉器分成了兩個大的文化區域。仰韶文化把玉器當做石器用,玉被用來制作工具,山東的大汶口文化也具有用玉制造工具的特性;從東北越過中國中部到環太湖的良渚文化,再到兩湖地區的大溪-屈家嶺-石家河文化,玉器是獨立的佩玉、神玉、權玉和禮器玉。最后是玉器文明擴展到整個中國范圍。這就是中華文明發展的原始面貌。不使用玉器的人群最終不是被玉器文明同化,就是外遷了。這種外遷的判斷,有很強的證據,我們知道,西方文明就不具備玉器特征,所以西方的那些文明群體和非文明群體,很可能是在中國競爭失敗后西遷而去的。

從玉器看,最早的玉器使用地是距今8000年的興隆洼遺址。興隆洼還處于玉石并用階段,玉器是在石器中發現的。配飾玉器是玉玦。在以后的考古中,湖南的高廟遺址、杭州灣的河姆渡遺址玉器就被單列出來了。以后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和大溪-屈家嶺-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功能就非常完備了,有佩玉、神玉、權玉、禮器玉。玉鉞就是王的權力的器物,玉圭和玉璋就是次級權力的器物,玉琮、玉璧就是禮器玉,玉玦等就是佩玉,玉龍、玉鳳、玉人靈神靈像等就是神玉。社會的權力層次和等級層次在玉器上表現的很完全,特別是石家河文化的玉器,集紅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等特色于一身,形成了集中統一的石家河玉文化,與統一的黑陶文化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期的中國是一個統一的文化中國。這個中國的統一者,我判斷是神農,因為神農是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個“天子”,即天下共主。伏羲有第一王的地位,但沒有天下共主的地位。

這里要指出的是,李輝把中華文明的起源時間定為在距今8000年,依據的是興隆洼的玉器,而不是龍,李輝自己認為是龍,但這個認識是錯誤的。龍形象的起源也不是玉玦,因為在玉器表現龍之前,中國遠古時代還用石頭擺塑出了龍。石頭擺塑出的龍要早到10000年以前。李輝所說的這個距今8000年的中華文明的起源時間實際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分野的最早時間,而不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時間點,當然也可以說距今8000年是中華文明個性形成的起點。

這里一定要有一個概念,就是以陶器和稻種為標準,中國及世界文明的起源時間在距今20000年到14000年之間。以玉器為標志,中華文明從世界文明中分離出來并形成中華文明個性的最早時間點,是距今8000年。

距今8000年,可以看做是東西文明分野的最早時間點。以后,基督文明、伊斯蘭文明、猶太文明,也會逐漸地從西方文明種分離出來。

黃飲冰2016919星期一于孝感

附李輝文章:中華文明起源時間前推5000年青銅器非標準

中華文明起源時間前推5000年

發稿時間:2015-01-11 07:37:00 來源: 文匯報 中國青年網

關于中華文明的起源時間,西方學者根據他們的標準一直認為是3000年前,中國學者雖然存有異議,但一直無法證明這一觀點的錯誤。紅山文物的最新研究結果和關于文明標準的定義,可以證明中華文明起源于8000年前。因為這一研究成果,復旦大學人類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教授李輝應邀在聯合國紐約總部發表了演講。

  剛剛過去的2014年是紅山文化申遺年,也是紅山文化重新被全世界認識和關注的一年。

  大部分紅山文化出土的瑰寶都在上世紀初流散海外,它的價值在于通過紅山文物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國文化的起源。

  按照西方對文明起源的定義,中華文明發源于3000年前。而紅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使得我們對于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一個重新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應前推5000年,應是8000年前。

來自猩猩的你并非地球上唯一智能動物

  人類從哪里來?我們現在有三種類型的材料來研究這個問題:基因、化石、語言文化??茖W已經可以論證,來自猩猩的你并非地球上的唯一智慧生物。

  其中,語言文化能夠追溯的時間有限,一般不能超過新石器時代。而根據化石相似度的比較構建人類進化譜系,也存在很大的主觀判斷的影響。很多形態特征并不與種系差異相關。比如,去年在Science發表的格魯吉亞直立人的形態研究,五個同一地址同一地層發現的頭骨,形態差異近于人屬內的能人、匠人、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間的差別。這嚴重挑戰了化石形態比較的可信度?,F在通過DNA的研究,可以準確判斷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而不同的文明對于人類從哪里來也有不同解釋。西方自古有神創論傳統。中國人有著不同想法。我們的傳統認為,包括人類在內,萬物都在易變中。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易是絕對的。有意思的是,在尚未受到西方思想影響的兩千多年前春秋時代,莊子闡述人類起源時就說:久竹生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因為莊子用古楚語的專有名詞稱呼動物,翻譯過來就是:蠑螈演化出鼩鼱,鼩鼱演化出樹鼩(或者松鼠),樹鼩演化出獼猴,獼猴演化出人——這種認識與現代進化生物學的研究結果一般無二。生物學的人科就包括了黑猩猩屬、大猩猩屬、紅猩猩屬和我們真人屬。人科動物都有很高的智力。僰猿智力相當于10歲的人類兒童,黑猩猩相當于6歲兒童,大猩猩和紅猩猩能達到4歲。所以,來自猩猩的你并非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

  通過基因組的比較,人科動物的演化譜系已相當清晰。三千多萬年前猴猿分野,兩千萬年前人科與小猿科分開,約1600萬年前猩猩亞科與人亞科分化,約1000萬年前金剛族(大猩猩)與人族分離,約500萬年前人類祖先與黑猩猩祖先分道揚鑣。各種化石人科動物都可在這個進化樹上找到位置。

  中國境內也發現了很多人科動物化石,但他們是人類的祖先嗎?根據DNA研究結果和人類起源時期的冰川期氣候環境,東亞的森林更適合猩猩生活。非洲的草原才是人類的家園。

  中華文明的起源不應以青銅器為標準

  但是中華文明起源于何時?

  西方很多學者認為根據青銅器這一條標準,中華文明只能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很多學者對此也無奈接受。

  但是我認為以西方文明的物質產物作為標準來評判東方文明并不科學。西方文明的四項標準: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除了文字,多是具體的物質。

  而文明,應該是社會文化的升華,更多是精神文明層面的。物質是精神的產物。所以東方文明形成的標準應該調整為:國家政府(帝王)、文書記錄(圖文徽章)、禮儀規范(禮制玉器)、歷法或法規。這或許是更好地適應世界各地的文明形成標準。

  作為中華文明的徽章象征,龍是當仁不讓的。而龍的造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東北的紅山文化,很可能是8000多年前最早的玉玦造型演變而來。

  中國的國家最早什么時候形成的?我們通過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東亞大陸地區,雖然有著紅山、龍山、仰韶、大溪、良渚這五種文化區系,但是文化區系的差異更多地體現在平民使用的陶器上,而上層貴族使用的玉器都非常相似。最重要的禮器之一,玉琮,從東北到西南都有發現。這可能說明,新石器時代的中國,雖然平民有不同的遺傳和文化傳統,上層建筑可能是同一套。那么中國的帝王最早什么時候出現的?這在中國人的遺傳譜系上發現了證據。我們發現中國人群,特別是漢族人群來自迅速的人口擴張,這從新石器時代中期就開始了。用Y染色體構建的中國父系遺傳譜上,我們發現了三個獨特的新石器時代個體節點,發生了突然的后代人口擴張。也就是說,有三個人,分別有特別多的兒子,他們的兒子又有特別多的孫子,兩三代內就迅速繁衍出了成千上萬后代。今天,近半數的中國男人都是這三個人的直系后代。根據積累的突變計算出這三個個體的年代,分別是大約680065005400年前。如果不是帝王級別,如何能有這么多的子嗣?有趣的是,這三個年代正好分別對應考古文化中高廟文化、仰韶文化和紅山文化鼎盛期的開始時間。

  古文化研究必須多學科綜合,否則只是盲人摸象

  前文所述的這三個帝王是誰?需要考古遺址中去尋找答案。

  這些年代出土了數個高規格墓葬,最著名的是仰韶文化西水坡大墓,距今6400多年。其中遺骸的四周擺滿蚌塑,東面是龍,西面是虎,北面是北斗,南面擺了一排動物,起頭的是駝鹿和山羊,后面還有蛇蜥等動物,很有可能是二十八宿中的南方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對星象的詳細描述,說明當時中國地區的人們有豐富的天文知識,這可以用來制定歷法。這位如此高調的墓主是誰,或許檢測其基因組以后,可以在中國人的遺傳譜系上找到他的位置。

  而紅山文化牛河梁最大的陵墓,是一個金字塔形建筑,距今5300多年。墓主佩戴的玉器極其精美、無出其右。他的身份也有待于基因組檢測來解答。說到這里,紅山文化及其玉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中國古史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或許都是真的。我們確實到了走出疑古時代的關口。在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據近四千多年前,中國各地出現了多個城池。八角星的徽章出現在各個文化區的重要器物上。陶寺遺址發現了制定太陽歷二十四節氣的天文臺。各地的玉制禮器越來越規范。這一切都說明,中華文明已經完全成形了。

  重新審視文明的定義,我們應該認為:文明是一種讓不同的人群和諧生活于同一個國度中的倫理和科學規范。而中華文明,從八千多年前開始萌發,在五六千年前已經有了最初的古國,三四千年前完全成熟。中華文明古國之悠久,完全不輸于西方的文明古國。

  為了研究中華古史,我們必須從分子人類學、考古學和語言文化等多個角度綜合分析。任何一個學科單方面的研究都只能得到片面的結果,猶如盲人摸象。只有多學科綜合研究,我們才可能看到一個多維的立體的更真實的歷史。

  李輝

下一篇:走出疑古時代

——對李輝《中華文明的起源時間向前推5000年》一文的剖析和人類起源的再思考


作者簡介:黃飲冰,本名黃祥文,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鎮人,以研究華夏文明起源史為己任,從1989年開始研究華夏起源史,是華夏文明起源史的獨立研究者和中國中心論的倡導者。研究成果有《皇皇者華——華夏文明流源史談》(未出版),《中國中心論——中國是世界人種和文明的起源和傳播中心》《未出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黃飲冰論人類與文明起源19:陶器和種子是人類文明起源的標志,玉器是東西文明分野的標志
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不是現在的西北?以前東南沿海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嗎?
從遠古洪荒到文明的曙光?史前遼寧古人類遺址及文物
中華文明起源(一)
“這里可能就是最早的中國”
中國通史之文明起源(第四集)學習記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汽车| 思南县| 恭城| 甘洛县| 嘉兴市| 二手房| 桦川县| 柞水县| 桐柏县| 斗六市| 徐州市| 芷江| 阳山县| 乾安县| 卓资县| 柘城县| 工布江达县| 紫阳县| 怀仁县| 泰宁县| 什邡市| 错那县| 兰坪| 鄂伦春自治旗| 新闻| 辽阳市| 沁阳市| 荔浦县| 罗平县| 姚安县| 谢通门县| 六枝特区| 浪卡子县| 南岸区| 贵州省| 宜川县| 雅安市| 扶绥县| 利川市|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