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小長假,班長老羅在同學群里張羅了一場聚會,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畢竟大家受這次事件影響大半年都沒有走動了。老羅想起了林子不在群里,通過別人找到林子電話,把林子拉進了群里。
林子在高中時學習墊底,不受老師待見,也沒同學朋友,加上性格內向,很多人不記得他了。高考更是失敗,只考上外省一個小大專,畢業后到處打工,與同學幾乎斷了聯系。林子接到班長電話,還有一點小激動,畢竟畢業多年,有點想念同學。
林子回到家鄉,先去看望了大哥,然后騎了一輛共享單車,慢悠悠去酒店。林子早就把父母接到省城居住,回來次數很少,這次回來,發現家鄉變化很大,一路感慨。
來到酒店,發現酒店非常豪華,吃喝玩樂,應有盡有。林子停好單車,在門口的同學眼睛都盯著車道,好像在迎接當地任某長的同學,沒人注意林子,也沒人打招呼,可能也沒人認出林子了。
同學聚會開始,在班長老羅招呼下,大家互相介紹。林子聽了大家介紹,感慨時光荏苒、物是人非,同樣的青春年少,已經分化很大了。
有幾個在當地有點職務,有幾個開個小公司,有些同學是企業中層,大多數還是普通職員。輪到林子自我介紹的時候,大家都注意力都集中那幾位當官的同學身上,林子再次被忽視了。
酒過三巡,開始還挺和諧隨意的氣氛被酒精打破了,炫富的炫富,吹牛的吹牛,做微商的開始推銷,做生意的圍著當官同學獻殷勤,求人辦事的圍著醫院、學校、派出所等單位的實權派敬酒。林子跟身邊兩位同學喝了幾杯酒之后,出門抽煙,眼不見心不煩。
服務員過來結賬,30多位同學一共消費3萬多元,人均1000元。班長張羅大家AA制。有位女生不干了,帶頭嚷嚷,我們也沒吃什么高檔菜,怎么這么貴啊?
服務員解釋,主要是酒水和煙貴,你們點的是五糧液和中華煙。
同學中有一半是女生,她們都不干了,你們男生真行,同學聚會喝這么貴的酒抽這么好的煙,居然讓我們女生平攤,你們真好意思。我們女生沒喝酒沒抽煙,憑什么平攤這1000塊?
正當包間里吵吵鬧鬧的時候,另一位服務員走進來說,你們別吵了,剛才有位同學已經刷卡結賬走了。
偌大的房間頓時安靜了,只聽見墻上的鐘表滴答滴答的聲音。
老羅趕緊問服務員,誰買單的?
服務員說,就是坐在那個座位的林先生。他結完賬就騎車走了。
大家面面相覷,突然有位女生驚呼,我想起來了,林子戴著一塊百達翡麗,好像價值上百萬呢,當時我還以為他戴塊假表裝范呢。
哎呀,早知道他混得這么好,我剛才加他微信就好了。她下意識打開手機,默默地放下了,嘆了一口氣,林子已經退群了。
你們評評理,同學聚會,女生不喝酒不抽煙,應該平攤煙酒錢嗎?
人到中年,有人盼著同學聚會,有人再也不參加同學聚會,各種滋味,五味雜陳。
為什么越來越多人不愿意參加同學聚會了,主要有六個原因:
【一】看透本質,開始做減法。同學聚會開始變味,炫富、炫權、炫幸福,比職位、比老公、比孩子,感覺很不舒服。大家越活越明白了,開始精簡無效社交,不需要在別人面前刷存在感,也不指望別人能幫什么,過好自己的日子,家庭幸福,內心充實,比外在的任何東西都強。
【二】優秀的同學,不想為難自己。混得好的同學,經常被同學、老師請托辦事,經常打擦邊球,不愿意被情誼綁架,有時候給誰辦不給誰辦,還招人嫉恨,干脆躲避聚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三】有職位的人,有意識減少負面影響。混得好的同學,很多都在體系內,內部約束越來越嚴格。同學聚會、老鄉聚會,說話尺度大,行為放得開,如果把握不好,傳出去影響不好。與其預防,不如不去。
【四】出力不討好,何必自討煩惱。有些愛張羅聚會的同學,怎么做都有人埋怨,出錢了被人說“顯擺”,出力了被人說“逞能”,好心當作驢肝肺。有些同學心態不好,看到混得好的同學,喜歡“冷嘲熱諷”,張羅聚會的同學,也被“挖苦”成有利可圖。
【五】事業繁忙,沒時間參加。現在的職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不進則退,不學習不提升,很容易被淘汰。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同學,生活壓力也比較大,不像老家小城的同學那些“清閑”,他們利用假節日學習充電、平時忙著事業,不愿意浪費時間參加無聊的聚會。
【六】圈層變了,分道揚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青春懵懂的莘莘學子踏入社會后,自然而然尋找自己的定位和圈層。社會很現實,人人很物質,處處都是資源交換。原來關系好的,可能還繼續小聚,原來關系就遠的,也不太可能突然成為好友。不是一個圈子的,沒有必要“強融”,資源不到位,扯啥都白費。
PS:同學聚會人均千元遭女生拒付,看懂這6個實情,不會再參加第二次。同學聚會女生拒絕平攤煙酒費,明白這6個原因,你還參加聚會嗎?(職場故事,根據新聞事件改編切入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