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大越孤單。人到中年,很多人走著走著就散了,許多友情處著處著就淡了。時間、空間、心境、經歷,都在變化,導致圈子越來越窄、朋友越來越少。為什么年齡越大越不愿意交朋友了,圈子越來越小?這4點實情,終于說到根子上了。
【一】隨著年齡增長,對友情的認知越來越成熟。
年輕人對世界充滿好奇,對人生充滿激情,加上喝了“成功學”和“人脈學”的雞湯,認為必須廣交朋友、廣抓資源,朋友多,貴人多、機會多。很多年輕人成為中年人之后,才知道,其實,這些身外之物,都不是決定因素,成功不成功,不取決你有多少認識的人。中年之后才明白,自己有價值,你就是貴人,花香自然來,所以,減少無效社交,遠離那些狐朋狗友。
【二】年齡大了,人性看通透了。
除了那些經年的老朋友,知心朋友,別人很難再走進他們的心理了。過去的朋友,很多只是一些熟人而已。年齡越大,經歷的事情越多,那些“熟人式”朋友根本不是真誠的朋友。遇到酒肉就來,遇到麻煩就走。遇到利益就來,遇到事情就走。這樣的朋友,你看通透了,也就從你心里刪除了。真心朋友,剩不了多少。存量在減少,增量進不來,當然朋友越來越少。
【三】年齡越大,責任越大。
年齡大了,成家立業了,不是一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了,自己要承擔家庭責任,疼愛老婆,撫養孩子,照顧老人,房貸、車貸、學費、藥費,壓力越來越大,哪里有時間搞朋友聚會。其實,那些普通朋友,就是靠經常來往維持著,你忙了,他也忙了,聯系少了,漸漸就散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精簡社交后,更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
【四】年齡大了,喜歡獨處了。
年齡大了,精力有限了,喜歡安靜了,不喜歡熱鬧了,喜歡獨處了。年齡越大,越明白,一些熱熱鬧鬧的場景,那是年輕人的權利,人到中年之后,不愿意再去熱鬧場所了,喜歡安靜獨處,看看書,喝喝茶,陪老人走走,帶孩子轉轉。很多“熟人式”朋友,吃喝玩樂少了,也就慢慢散了。其實,散了,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