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職場,新人入職后,總要安排老員工帶,但是,傳統的“師帶徒”風氣,越來越淡了。尤其是,職場新人往往都是高學歷,起薪就比老員工高。教會了徒弟,雖然不至于餓死師傅,但長江后浪推前浪,也是客觀規律。良好的師徒關系,越來越可遇不可求。
小海本科畢業,上司安排“資深主管”老林帶一帶。小海比較懂事,恭恭敬敬拜師傅。老林為人忠厚老實,業務精通,由于學歷比較低,工作二十年也沒混上部門經理。老林明知道自己的工資還不如徒弟的實習工資高,但出于公心,盡心盡力、手把手地教徒弟。
小海前不久寫了一篇入職感言,獲得了公司征文一等獎,獎勵800元。小海在感言中,把辦公室幾位老同事都表揚了一番。老員工大周就給小海上“眼藥”:你表現這么好,應該請老林師傅吃飯啊。老林在旁邊一瞪眼,“請什么吃飯?年輕人有幾個錢,應該把錢交給父母。”
大周陰陽怪氣,繼續煽風點火,“小海,你在征文里,可是把我們都夸了一遍,這都是虛的,你玩點實惠的,請大家吃一頓唄。小海正有此意,趕緊答應,“這800獎金,本來就不該我拿,我應該請師傅們吃飯。”
大周繼續說,“你剛來不熟悉,我幫你訂館子吧。”老林截過話頭說,“我是小海師傅,我來安排吧。”老林訂了一家小飯館,大周一進屋就撇嘴,“既然要請客,也別太寒酸了吧,我來點菜。”老林一把奪過菜單,“我是小海師傅,我來點菜。你們坐下,都聽我的。”老林點了一桌家常菜,味道不錯,還蠻實惠。
服務員過來推銷新進的梭子蟹,“便宜了,每只才128”。大周兩眼放光,“一人來一只。”老林一瞪眼,“就給他上一只,他自己掏錢。”大周嘟嘟嚷嚷地不說話了。中間大周又要中華煙,老林掏出自己帶的煙說,“抽我這個就行。”同事了解大周“職場老油條”的為人,對小海開玩笑說,“別慣著他。”
酒足飯飽之后,小海出來結賬,一共才400多塊錢,知道師傅“護犢子”,心里感到暖暖的。同事私下對小海說,“如果讓大周點菜,肯定上千元打不住的。你師傅是厚道人。”后來,小海出徒后,慢慢成長為部門經理,老林也退休了。每次逢年過節,小海總要拎著禮物去師傅家里坐坐,一口一個“師傅”,陪師傅喝兩口小酒,讓老林感到很舒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行走職場,將心比心,做人厚道,受人尊敬。你真誠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真誠對待你。老林師傅,知道年輕人不容易,設身處地為徒弟著想,關鍵時刻巧妙保護徒弟。徒弟知道師傅的良苦用心,心里也是透亮的。像大周這樣的職場老油條,總想用“面子綁架”新人,你占人家便宜,人家心里也不尊重你,除了混一個“老油條”名聲,其實啥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