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比較珍貴的歷史老照片,記錄了,民國時期,三位名將的容顏。而照片中的三位將軍,都是來自粵軍。該部隊,隸屬民國時期的粵系軍閥集團,鼎盛時期,雄踞華南,成為民國時期的十大地方軍之一。
要知道,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事業,都是來自粵軍的支持。因此,民國時期的廣州,也被譽為是革命的搖籃,國民革命軍的發祥之地。畢竟,國民革命軍就是在廣州建立黃埔軍校,從而一步步走向強大,先是擊敗陳炯明,擁有穩定的大后方。然后,在廣州誓師北伐,擊敗北洋軍,從而一統天下。
照片中的三位將軍,都是粵軍名將。相信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站在左邊的是薛岳,他是廣東樂昌人,因作戰勇猛,在戰場上如同一只老虎,人送綽號老虎仔。一聽這名號,就知道薛岳是一位很厲害的人物。
在薛岳的早期軍旅生涯中,他曾經還擔任過大元帥府警衛團的營長,主要是負責中山先生的人身安全。當時,除了薛岳以外,還有兩位將領也是警衛團的營長,他們分別是張發奎與葉挺。這三人都是近代史上,粵軍中的名將,被世人稱贊為:粵軍三劍客。
其中的薛岳將軍,不僅是粵軍名將,還是抗戰名將,抗戰英雄。相信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八年抗戰時期,薛岳是這場抵御侵略者戰爭中的主力戰將。著名的萬家嶺戰役,三次長沙會戰,皆是出自薛岳之手。并且,在這四場戰役中,薛岳將軍指揮的國軍,在戰場上,都殲滅了,敵軍大批有生力量。讓他成為抗戰時期,殲敵數量最多的戰區司令長官,從而也贏得了戰神的稱號。
照片中,右邊的粵軍將領,來頭也不小,他就是鐵軍的軍長張發奎。
在北伐戰爭中,張發奎曾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這支部隊,在張發奎將軍的指揮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路高歌挺進,飲馬長江,占領武漢,為擊敗直系軍閥吳佩孚,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在第一次北伐戰爭結束后,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美稱。
在抗戰時期,張發奎任職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參加了著名的武漢會戰。在1939年,張發奎擔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負責兩廣戰事。任職期間指揮了著名的昆侖關戰役,粵北大會戰,在軍事上,予以重創侵略者日寇。
從張發奎將軍的參戰經歷來看,他也是一位抗戰名將,并且是為抗戰勝利做出貢獻的名將。
站在C位的是余漢謀,他是廣東高要人,從一度獨攬廣東的軍政大權,成為第二個南天王。可能在名將輩出的粵軍中,余漢謀不是最出色的一位,但他時運不錯。盡管勝仗很少打,但卻能夠做到一路高升,任職陸軍總司令,官至一級上將。
不過,在八年抗戰時期,余漢謀也指揮了兩場粵北戰役,利用崇山峻嶺有利地形,阻擊侵略者,成功粉碎敵人占領粵北的戰略企圖,贏得了廣東軍民自抗戰以來第一場大勝利,也大大鼓舞了抗戰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