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晉武帝-司馬炎
司馬炎,字安世,河內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晉朝開國君主。歷數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開國君主, 司馬炎無疑是幸運的,但也是荒唐的。幸運是因為他的爺爺和父親已經為晉朝的建立鋪墊了一條光明大道。荒唐是因為司馬炎缺少危機意識和長遠的眼光,最終導致西晉王朝只有37年的壽命。
眾所周知,司馬家的江山是從曹魏手中奪得的。作為司馬家族的前兩代人物,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都是非常厲害的角色。明帝曹睿時期,司馬懿可“北平公孫,西拒諸葛”,漸漸掌握兵權,并用優厚的待遇收買士族,從而成為士族門閥階層的利益代言人,從此司馬家族逐漸崛起。曹睿之后,司馬路發動政變, 一舉掌控魏國大權。至司馬昭時,魏帝曹髦更是形同愧俑,常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便是曹髦氣極之時所說的話。
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司馬炎廢魏帝曹奐,自立為帝,成為西晉王朝的開國君主。可以這樣說,如果把當皇帝比作創業者,那么司馬炎的祖輩已經歷了創業初期的艱難,到司馬炎時已經毫無阻力可言,只需摘取勝利的果實即可。對他而言,需要做的只是命令曹奐讓出皇帝寶座,自己登臺唱戲便可。
客觀地說,司馬炎稱帝之后,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第一個貢獻就是滅掉東吳政權,結束了戰火紛爭的局面,統一全國。眾所周知,三國時期,曹、劉、孫三足鼎立,烽火連天。但到了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時期,那個激情澎湃、瑰麗磅礴的三國時代已經接近尾聲,那些曾經風云的英雄人物死的死,老的老,已經不復當年的模樣。蜀漢政權微弱,國君是連堵葛亮都扶不起來的阿斗,國內更是沒有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遙想當年的五虎將,真是令人唏噓。就這樣,司馬昭毫不費力地就滅掉了蜀國。
司馬炎稱帝后,曹魏政權不用多說,已經被收入囊中,而蜀漢政權也被他父親擺平,剩下的就只有東吳政權了。當時東吳的國君是孫權之孫孫浩。孫浩在位期間,專橫殘暴,荒淫無道,據說他一不高興就鑿人眼睛、剝人面皮。如此殘暴的國君,不用想都知道東吳政權不會長久。公元280年,司馬炎發起統一戰爭,20萬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東吳,就這樣,割據江東近80年的孫吳政權覆滅,三國歸晉,天下一統。
司馬炎的第二個貢獻是發展經濟,促成太康盛世。當時,全國統一,天下已無戰事,但老百姓的生活依然艱苦。農民沒有土地,還被豪門土族利用所占據的土地肆意進行剝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司馬炎制定了'戶調式'的經濟制度。“戶調式”一共分為三項內容,分別是占田制、戶調制、品官占回蔭客制。這一經濟制度使百姓得到了土地,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對社會的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這段時期被稱為“太康盛世”史學家這樣描述: '是時,天下無事,賦稅平均,人咸安其業而樂其事。'所謂盛世的標準竟只是'天下無事. 賦稅平均',可見這并不是真正的盛世,但不日之前戰火紛爭不斷的三國時期相比,人們已經非常知足了。可惜的是,這樣的'太康盛世',老百姓也沒有享受很長時間,只有十年而已。
其實,在司馬炎稱帝之初,就已經初現了'太康盛世'的衰敗,為西晉的滅亡埋下了隱患。當時,司馬炎大肆分封宗室為王,并讓他們掌握兵權。因為他認為曹魏滅亡的原因就在于過度壓抑宗室,從而導致皇帝破孤立,最終被權臣篡位。所以,在西晉建立之初的短短幾年里,司馬炎就分封了57個王, 500多個公侯。這個舉措為后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除了大肆分封宗室之外,司馬炎還在滅吳后將州郡的守衛兵撤除。他認為天下已經統一,以后再無戰事,撤銷州郡守衛可以使地方官專心民事。客觀而言,這一舉措對恢復生產有很大的作用,但利小于弊。因為公元301 年天下大亂,州郡都沒有守兵是西晉王朝無力控制局面的根本原因。
以上兩點是由于司馬炎沒有長遠目光而做出的決策,但都是為了鞏固國家政權和發展經濟,出發點還是好的。但國家統一后的司馬炎,已經放棄了執政之初的本心,逐漸怠惰政事、奢侈腐化,為西晉的亡國埋下了伏筆。
司馬炎滅吳之后,朝野間已經開始彌漫一種奢侈、攀比的風氣,但諷刺的是,司馬炎不僅不禁止,還起了帶頭的作用。有一次,司馬炎來到自己女婿王濟家吃飯,有一盤乳豬特別好吃。司馬炎便問這是如何做的。王濟偷偷告訴他,這頭乳豬是由人的乳汁喂養長大,所以才會這么好吃。司馬炎聽后非常不悅,認為女婿的生活質量竟超過了自己,飯還沒街吃完就打道回宮了。
全國統一之后,司馬炎除了帶頭奢侈腐敗外,還有一大缺點,就是好色。據說,他曾經在普通士宮和中級官員的家中挑選了5000名美女來填充自己的后宮。滅吳之后,又在東吳境內挑選了5000名。這樣算下來,司馬炎的后宮就有一萬人。當時天下初定,人口凋敝,全國境內的總人口才1000多萬,而司馬炎的后宮就占據了千分之一。更有趣的是,由于美女太多,不容易選擇, '聰明'的司馬炎就選擇乘坐羊車,讓羊隨便走,走到哪里就臨幸哪里的美女。后宮的美女有一萬多人,而皇帝只有一個,這些身在后宮中的女人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可想而知。有的美女為了沾上雨露,一步登天,就將竹葉插在門口,或將鹽水撒在門口,以此吸引羊的到來。
如上所說,導致西晉快速滅亡的原因,其一是司馬炎缺乏危機意識,大肆分封宗室,致使兵權散亂,為以后的戰亂埋下了隱患;其二是由于司馬炎缺乏長遠的目光,撤銷州郡守兵,造成了之后無力控制地方的局面;其三是司馬炎滅吳后逐漸怠惰政事、奢侈腐敗,這種帶頭作用使得朝廷內司站民亂、官員貪污成風。種種緣由,最終讓西晉王朝和秦朝一樣,迅速走向滅亡。天下一統的局面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