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寶齋坐落在北京和平門外琉璃廠,始創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到今年(2022年)已經整整350周年了。榮寶齋原名“松竹齋”,在19世紀90年代由于經營不善,瀕臨破產,后來店主聘請了在京城擁有豐富人脈的莊虎臣為經理。莊虎臣上任后,在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的雅意,將松竹齋更名為榮寶齋,并請當時著名的大書法家陸潤庠題寫了“榮寶齋”的匾額。解放后榮寶齋進行了公私合營,“榮寶齋新記”掛牌,1952年轉為國營,并請郭沫若題寫字號。在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磨礪中,榮寶齋逐漸發展轉型為集書畫經營、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裝裱修復、拍賣典當、出版、展覽、教育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央企,現隸屬于中國出版集團。
榮寶齋
榮寶齋初期以銷售文房四寶、名人字畫為主,后又經營自刻、自印的箋紙。箋紙也稱詩箋或信箋,是用傳統的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紙上印以精美、淺淡的圖飾,供文人雅士們書寫信札、吟詩作賦傳之用,是當時非常搶手的“文創產品”,箋紙銷路極好,也讓榮寶齋聲名鵲起。在銷售名人字畫方面,因其選畫嚴,要求高,名氣大,當時的文人墨客爭相在這里出售字畫,成為名盛一時的“書畫篆刻作品薈萃之區,諸名家聚首談藝之所”。
上世紀20年代的榮寶齋
榮寶齋內景
歷經三百五十年的風霜雨雪和榮辱興衰,榮寶齋“以文會友”,發掘了一大批杰出的書畫家和一大批優秀的書畫作品,并成為書畫家信賴的朋友,時至今日榮寶齋仍然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書畫藝術品交易服務的重鎮和有影響力的金字招牌,也一直是藝術愛好者學習交流的精神家園,書畫家與收藏家之間的橋梁。同時榮寶齋在藝術品的印制和修復方面也有著高超獨到的技術,擁有“木版水印”和“裝裱修復”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
木版水印歷史
木版水印,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古老的手工印刷技術,用這種方法印制出來的中國畫,酷似原作,幾乎達到了亂真的地步,這是當今任何印刷方法都無法與之比擬的。中國木版水印藝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咸通九年(868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起初只能拓印較為簡單的書法和黑線的佛像畫。應縣木塔出土的遼代彩色佛像,證明那時已有了彩色的套印技術。以后雖幾經興衰,但木版水印的技術流傳了下來。
刻板
榮寶齋的木版水印
清朝末年,包括榮寶齋在內,北京城里有十幾家南紙店都附設作坊從事木版水印的業務。榮寶齋自1896年開始從事木版水印,當時只印刷信箋、詩箋,后來逐漸從印制小幅作品,發展到印制大幅作品;從印制紙本,發展到印制絹本。最有名的作品是上世紀三十年代魯迅、鄭振鐸主持印制的《北平箋譜》、《十竹齋箋譜》等作品。解放前夕,原來從事木版水印的許多南紙店相繼關門歇業,幸存下來的榮寶齋也奄奄一息,面臨破產的境地。后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榮寶齋擴大了復制新舊字畫的工廠,不斷研究提高木版水印的技術水平,逐步恢復了這一古老的傳統絕技,榮寶齋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榮寶齋在使用木版水印技藝刻印書畫名家的作品后,有不少原作者對復刻后的作品有時也難辨真偽。榮寶齋知名的木版水印作品有《奔馬圖》、《簪花侍女圖》、《踏歌圖》等。
簪花仕女圖
踏歌圖
木版水印的巔峰之作
在所有的木版水印作品中,榮寶齋臨摹刻印的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可說是其中的巔峰之作,它以其工程浩大、刻印技術高超,轟動了當時的書畫界。這幅畫長343厘米,人物神態變化多端,描繪細膩,刻印難度非常大。經過榮寶齋的藝術家(畫家陳林齋勾描分色,雕版技師張延洲鐫刻制版,印刷技師孫連旺精印)前后歷時八年的艱辛勞作,共刻版一千六百六十七塊,套印6000多次,并使用了與原畫完全相同的材料和珍貴顏料,成功地復制了三十余張,被故宮的專家贊譽為“下真跡一等”,其中一幅被故宮博物院珍藏,這也標志著中國傳統的雕版印刷術發展到了頂峰,也為榮寶齋的木版水印作品帶來了“活文物”的美譽。
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木版水印的主要工序
木版水印以全力反映原作的筆墨形神為要義,全部是由手工來操作,工藝過程極其繁縟、精細而艱辛,主要包括勾描、刻版、印刷三個主要工序。印制出來作品后,再以傳統的裝裱藝術進行裝飾。與原作相比,木版水印出的作品真假很難分辨。人們常把木版水印看成是一種藝術品的再創作。一幅簡單的水墨畫,一般都要刻二三十套版,經四五十印次之多,許多色彩及構圖比較復雜的作品,技術人員所花費的心血和功力就可想而知了。
一、勾描
在選好稿后,先是要由具備一定藝術修養的技術人員去細心研究體察原作者的創作意圖,作品的藝術特點,原畫的材料、顏色、性能等,結合原畫中用筆、用墨、用色的層次以及所占面積,來分色分版。把原作上所有同一色調的筆跡劃歸于一套版內,再根據不同色調,色的輕重,分成各種不同套版。按照分就的套數,用墨線勾畫在一張張透明紙上,再把透明紙分別粘在木版上,交付刻制。
勾描
二、刻版
刻制人員再次參照原作,根據前者勾描摘套的墨線輪廓,一套套刻制出來,各版刻就,依次逐版套印成畫。
刻板
三、印刷
印刷時要用與原作一致或盡可能接近的材料(紙、絹、墨、色等)來印刷作品。同時還必須根據原畫和刻成的版片,觀察畫面用筆用墨的特點和技法,以決定如何掌握和利用木版的含水量及所用材料的潤染效果。印刷過程中還要估計到印成之后墨色的保留程度,以決定每套版印刷的次數。
印刷
燕京風物——探尋和分享北京地區的山川景物、風土人情和遺聞遺事,了解和發現新北京,助力獲得更好的生活和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