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現在的大柵欄步行街這一地區屬于當年北京的商貿區,更加有文化、有歷史、有故事的地區是煤市街以西,從觀音寺街到琉璃廠,再往南八大胡同一帶,往北是楊梅竹斜街,這一帶的特點更為鮮明。主要體現在:
寺廟道觀。大柵欄地區現有寺廟道觀遺存20余處,在解放前登記的寺廟數目則遠遠多于現有寺廟的遺存,其中,觀音寺、萬佛寺、火神廟、真武廟、龍王廟、五道廟、清真寺等都具有相當規模。它們就像灑落在街巷里的珍珠訴說著人們對自己的呵護和崇拜。
梨園之鄉。以京劇為代表的戲曲文化是大柵欄街區不可分割的特色之一,著名的演藝園有廣德樓、大觀樓、正乙祠等。居住于此的著名戲曲人物有梅巧玲、梅蘭芳、譚鑫培等,其中的故事已成為人們永恒的話題。大柵欄的繁榮不僅在于商業的發達,還因這里過去有比較集中的娛樂場所。因在清初有很嚴格的禁令,以'內城逼近宮闕,例禁喧嘩',不準在內城開設戲園等娛樂場所,故戲園多開設在前門外一帶。當年這里有慶樂園、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和同樂園等五家著名的戲園子,以及民國初年開業的北京第一家電影院大觀樓電影院,住在內城的人們多要來此看夜戲,增加了這里的熱鬧氣氛。尤其是清末民初,每逢上元節燈市京城人紛紛來此觀燈、游逛、購物,更促進了這一地區的繁榮。
市井文化。京城的士子文化在琉璃廠得以充分顯現。南新華街東側的師大附中、附小至今還是南城的名校;西河沿容納了眾多的旅館、飯店和金融單位;施家胡同可謂是銀號、錢莊一條街;廊房頭條、二條、珠寶市云集了玉器、珠寶的眾多商號;劉家大門、同仁堂夾道都已成為中醫大門的永久印記。
會館名居。散落在大柵欄地區內的會館名居非常多,這里不但有有紀曉嵐、王士真、韓元少等文壇大師的寓所,又印有馮玉祥、蔡鍔、高君宇等先驅者的足跡,坐落在這一帶的會館與名居相互映襯,使得這里的街巷、胡同更顯璀璨奪目。這里有臨汾會館、濟洲會館、廣州會館等。
飯店餐飲。大柵欄地區的繁榮主要表現在它的商賈云集,人氣旺盛。這里曾經和現存的餐飲老字號更是聞名中外,香飄四海。門框胡同是京城著名的小吃一條街,新春逛廠甸品小吃已成為北京人的習俗。讓人垂涎的老字號有全聚德、豐澤園、六必居、致美齋、泰豐樓、晉陽飯莊等。
蕩滌風塵。西南部遺存的30多處樂戶茶室,即“八大胡同”中“南班”、“北班”的妓院,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煙館、車站、典當等其他行業;這里有賽金花、小鳳仙的故事。解放前這里是黑暗的角落,解放后,封閉妓院,解放婦女,也使這一帶的胡同街巷獲得了新生。而今,在這里依稀還可以見到當年的雕樓玉砌,各具特色的建筑藝術,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現象。
新聞先驅。北京最早的新聞機構大多都在這里,無論是楊梅竹斜街還是魏染胡同都遺留有當年的文化遺存,眾多文人雅士魯迅、梁實秋、沈從文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