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女性的大半生中,總少不了一位特殊親戚的陪伴——“大姨媽”,大部分女性對她真是又愛又恨,每月如期而至,輕則頭痛失眠、胸脹腰酸、情緒煩躁,重則小腹墜痛、冷汗淋漓、泛惡嘔吐。
但當她不來拜訪,又讓人擔憂不已,是不是身體出了什么問題,需要去醫院檢查嗎?其實大部分人一點都不了解她,看似 “大姨媽”親臨是件煩心事,其實對身體健康極為重要。
月經正常的標準
“大姨媽”也就是月經,是伴隨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現子宮內膜脫落及出血,是由下丘腦、 垂體和性腺軸之間的相互作用來調節的。
通常月經周期以 28 天為一個周期,往前提前一周或往后延后一周,都是屬于正常的月經周期。也就是說,21到35天,基本上都算正常的月經周期。
1.持續出血時間在2-8天;
2.月經總出血量20-80毫升,一般來月經的2-3天量較多,一天換3-5片都是正常的;
3.兩次月經間隔21-35天;
4.下次來月經的時間誤差不超過1周。
月經的重要性
1判斷身體健康的依據
規律的月經是身體內分泌狀況良好的表現。經血的顏色、氣味和有無血塊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們的健康狀況。
有時月經周期或經量的改變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早期表現。如原發性閉經,可能是自身內分泌異常,腦垂體腫瘤等原因造成的;還有可能是是子宮功能、卵巢功能異常,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以免對懷孕造成影響。
2了解排卵情況
通過上次月經來潮的時間來推測下一次的排卵期從而進行備孕。但月經不規律對測算排卵期造成一定的困難。
3增強造血功能
促進造血功能,月經引起機體經常性地失血與造血,使女性的循環系統和造血系統得到了一種男性所沒有的“鍛煉”,它使女性比男性更能經得起意外失血的打擊,能夠較快制造出新的血液以補足流失血液。
4年輕的象征
雌激素是一種女性體內主要的荷爾蒙,我們通常說的一個人有“女人味”,便是雌激素的顯著表現。
進入更年期以后,女性除了月經紊亂以外,還會有潮熱盜汗、煩躁不安、多疑多慮、乏力疲勞等情況,這正是卵巢衰老,不能分泌足夠的雌激素所造成的。
月經不來的原因
月經不來屬于月經不調的一種,相信不少女性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月經不來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在這個看“顏值”的時代,脂肪是女性心中的“眼中釘”、“肉中刺”,為了達到心目中的理想身材,不惜一切代價去減肥。
但事實上,脂肪并非只是影響女性身材的累贅,女性體內儲存一定的脂肪量,對于月經來潮以及維持有規律的排卵月經非常重要。
脂肪組織是雌激素一個重要的性腺外來源,它可將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脂肪的含量越多,轉化為雌激素的量就越多。也就是說,女性體內儲存一定的脂肪量,對于月經來潮以及維持有規律的排卵月經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女性體脂率要高于17%,才能維持每月一次的正常月經。當一個女性在短期內喪失10%-15%的體重,即喪失她身體脂肪的1/3左右時,就會發生月經失調或閉經。
如服用避孕藥后內分泌失調,也可造成月經延期。中樞多巴胺受體被抑制,致使下丘腦釋放因子進入垂體前葉的量減少,故垂體前葉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促皮質激素等減少,導致停經及排卵延遲等。
懷孕通常還會伴有嘔吐、食欲不振、惡心等情況,一般可在月經推遲十天后,通過早孕試紙測試尿液,若為陽性很有可能懷孕。
不放心的話最好去做B超檢查確定是否為懷孕而導致月經不來。
一般來說,在宮腔手術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出現宮腔或宮頸粘連情況,經血無法正常排出,導致月經推遲。
人流手術或藥流后月經是由子宮內膜壁恢復情況程度決定,也很有可能造成月經推遲。
患上慢性疾病后,身體其他器官的功能會受到影響。如果卵巢功能出現了障礙,就可能導致月經推遲。一般來說,常見的容易影響月經的慢性疾病有慢性肝炎、貧血、腫瘤、甲狀腺疾病、肺結核等,這些疾病都可能會使女性月經推遲。
不良的精神因素會導致月經推遲,比如長期壓力過大或者精神緊張。
人體在焦慮的情況下,女性正常的生理期會受到影響,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導致月經推遲。如果是精神方面引起的月經推遲,需要及時調整心態。
月經是陪伴女性走過漫長歲月的“朋友”,時間長了,可能會讓一些女性忽視了月經的異常表現,容易導致疾病的出現。所以從現在開始,要多多關注自己的月經情況,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去醫院做檢查,排除健康隱患。
精彩內容請點擊??節目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