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加我微信的朋友如果看我朋友圈會知道,我前幾天去成都聽觀念研究院的吳昊總講課了,還有很多人找我要筆記,沒想到吳總PPT的第一頁是這個
不過我還是準備把聽課的一些感悟整理一下,由于內容實在燒腦,我還在消化整理中。
我今天是想和大家分享兩個超高層的項目,容積率超高,比如其中一個容積率為8,高度229米。
在傳統的很多文章里,經常下的一個結論是只要容積率很高,建筑很高,就不是好房子,不適合居住,常常宣揚容積率超過3的房子堅決不要買等等。
這種論調過于絕對了,尤其在城市的核心區,低密度的房子不太可能,但最好的資源和配套又在核心區,而且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發達國家,有很多容積率很高的超高層豪宅。
其實這種觀點太絕對了,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技術解決,比如速度問題,可以選用梯速非常快的電梯,比如密度問題,超高層的豪宅戶型都是很大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人。
有的項目,一棟樓所有的配套、會所等功能全部可以融合。
過去城鎮化過程中城市主導著橫向規模擴張;而當發展到一定臨界值,在有限土地桎梏下,城市向上發展是必然趨勢,未來建筑高度會成為新一線城市主流。
而我去成都偶爾的這兩個項目,正是超高層豪宅的典型之作。
●●● 2● ● ●
項目檔案:
案 名:新希望D10
建筑設計:上海聯創、查普門泰勒
景觀設計:小林政彥事務所(日本)
精裝設計:CCD(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HBA
樣板間設計:梁志天設計所
不知道從哪個項目的開始收費參觀模式的,我印象是桃李春風和萬科良渚文化村開啟的最先收費參觀,新希望這個項目如果參觀也是收費100元人民幣。
位于成都錦江區東大街板塊這宗土地,是新希望在2016年6月29日競得,樓面價9500元/㎡。雖然只有45.61畝但是高達8的容積率,還要配建一棟返遷房,一棟公寓。
我估計這兩天新希望會很開心,因為就在昨天,隔壁地塊拍賣,樓面價為19800元/㎡,整整比新希望的樓面價一平米高了1萬多。
新希望從拿地到產品問世,耗時兩年,整改調整產品設計。最終呈現出3棟住宅+1棟返遷住宅+1棟公寓的整體規劃。
3棟住宅中2號樓高229m,號稱中國第一高、亞洲第十高住宅(數據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6號樓公寓共61層,總高227.8m。
在45.61畝地塊中,5棟高層建筑物,最高達229m。采光時長、視線干擾成為設計一大難題,D10的解決辦法是,建筑物交叉式布局,三塔(最高三棟)分離式布局。
除了光線格局,“顏值”依然是項目評定的第一道工序,新希望D10建筑設計出自查普門·泰勒事務所之手。
外形取意中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琮,與帝都“中國尊”相仿。
為區別建筑屬性,3棟住宅外立面全部采用玻璃鋁板打造,公寓則全玻璃幕墻。
這樣一來,項目在不脫離東方神韻,同時追求“去住宅化”理念,以及整體顏值上釋放“水晶”的通透之意。
即使在多年后建筑形態不斷變化革新,該項目同樣能夠在中國摩天大樓中不落俗套。
微觀方面,以玻璃為立面主建材的“晶狀體”,每層四角延展處為陽臺空間,全封式陽臺收口采用弧形曲面設計,最后形成V字形切面,側視線體明朗;仰望,宛如花蕾綻放。不同視角的觀感差異性,這才是建筑語言的追求。
公寓平面結構示意圖
全落地窗的設計,更是充分利用朝向對應城市景觀,并借鑒特殊結構處理手法:公寓、住宅都采用框筒構造,景觀面無剪力墻設計。
左右滑動了解更多
4種戶型有個顯著特點,在保證臥室面積同時,D10重新定義客廳格局,將更多空間留給動區,這也滿足高端商務人群對會客的一種訴求。
坐落在客廳,無邊界視覺效果,置身于229m天際高度,搭配270°的環幕視角,舍內與天空無限對接。
于是越是高樓層住戶,越容易看到觸碰城市天際線,也實現超高層業主買到天空的愿景。
通常項目自身地段、產品設計是項目成功基礎要素,而來自外界資源占有元素是評判項目稀缺性的依據。
D10除了高度上實現與云端并肩以外,還有一重驚喜便是將杜甫“窗含西嶺千秋雪”意境融入現實。
近能俯瞰蓉城萬家燈火璀璨,遠能目睹川西高峰,皚皚白雪。
據說該項目精裝報價約6000+元/㎡。含新風、中央空調、全智能家居、智能家電、雙開門冰箱、內嵌式洗衣機、灶具、衛浴、衣帽間,無地暖。
據說D10的業主服務端,被新希望全權委托給“五大行”來管理。甚至連公區翻新時間、頻率、家具更換時間等服務細節,都進行合同約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花費1個億小目標建設的營銷中心——Casa Lotus,也是未來的業主會所,絕對堪稱藝術品級驚艷,如今已經成為圈內外成都又一“打卡地”。
這個僅擁有5864㎡景觀面積的展示中心,主建筑形態靈感來源于綻放的蓮花,花瓣耗費878張雙曲面玻璃,每一瓣玻璃的造型和弧度都需要單獨定制,據說最長花瓣達40m,未來將作為藝展中心(會所)使用。
多重回環型曲線流動設計,如同海螺紋路般,回旋式上升,取義第四代立體建筑,巧妙表現出“斐波那契”建筑美學。
地上平面空間通過植被與路徑的結合,塑造出曲水流觴的境地。
立體空間,通過下沉式建筑結構,結合景觀描述來體現自然界中豎向場景感受,以此來展示第四代建筑城市花園的即視感。
整個建筑形態,空間勾勒過程中,重復利用硬朗的切面與曲線造型,將工業風同范藝術結合。站在不同視角,融入視線內的水、光、云、風、花、谷等元素,總能勾勒出一幅循序漸進的完整畫面。
在平面整合、空間構造,在建造過程中,將人行動線設計同景觀走勢保持規律性,讓整個行為動線更順暢切不重復。
如果D10是成都住宅天際線,那么接下里蔚藍卡地亞中心CEO公館則是現階段成都公寓的“珠穆朗瑪峰”。
●●● 3● ● ●
項目檔案:
案 名:蔚藍卡地亞中心CEO公館
建筑設計:SCDA 曾仕乾
室內設計:TCDL陳建中、GA Group
燈光設計:新加坡PLD
建材品牌:美諾、泰諾健、杜拉維特、漢斯格雅、斯麥格、科勒......
蔚藍卡地亞中心CEO公館由3幢超高層建筑組成,塔樓高度為248.8米(66層)、216.2米(61層)、和236.6米(67層)。其中,三座摩天大樓中最高塔樓的頂部共17層空間為Andaz安達仕酒店,底部獨棟為國際會議中心。
三棟超高層建筑,立面雖各有不同但是卻形有相似。都呈現出向上延伸的憑借狀、構成錯落有致的城市建筑語言,彰顯出SCDA曾仕乾作品標志性的“模塊風”。
曾仕乾作品:康橋美廬灣
SCDA 創始人曾大師,是一位“建筑模塊化”狂人。現場聆聽過,大師對自己設計思想的闡述,基本所有作品都基于模塊演化。
通過空間組合,實現建筑與自然溝通。
曾大師表示:在做蔚藍卡地亞規劃時,優先遵循保證場地與湖區的連續性,建筑沿著折疊景觀的脊骨線錯落有致的排列,在湖區與景觀之間形成無縫的聯結。
從外部觀看,直線條的立面修飾更加商務范。自下而上筆直延伸,讓項目演繹出化繁為簡的建筑格調。
未來由內向外展望時,室內空間同天府中央公園、龍泉山等自然景觀鏈接一起,為居者帶來比肩云端的視覺感受。
除了打造極具視覺震撼建筑風格,與案名“CEO公館”相匹配外,高端商務性同樣伸延至室內環境。
大堂效果圖
陳建中大師領銜的裝修設計團隊,采用冷色系裝飾室內空間。利用黑白灰的色調鋪陳整個大堂空間,配合欄柵造型分割的光線,帶來環環相扣的層次感。
電梯廳效果圖
商務范與極簡風的搭配,侯梯廳不需要任何繁雜修飾元素,一切裝飾元素都崇尚簡約化和線條感。
332㎡戶型
追求商務屬性,突出動區決定生活格調,是這種定義圈層客群項目的共同訴求。新希望D10如此,蔚藍卡地亞CEO公館同樣如此,留足私密空間基礎上,將更多場地釋放出來,打造商務人士私家會客廳。
雖然是大戶型,由于是超高層建筑,加上對空間簡約化和視線的放縱性,所以設計之初就秉承盡可能減少墻與區域阻隔設計,讓空間使命更“放肆”。
只不過有時“視覺”也會騙人,讓室內空間顯得更加寬闊,也許并不需要一個真正的大空間,增加共享空間的行走動線同樣能達到此效果,也就是通常講的“洄游動線”。
在蔚藍卡地亞中心CEO公館 LDK的戶型格局中客廳是一個巨大的共享空間,在這里沒有設計隔斷。
通過“島臺”弱化餐廳與客廳邊界,令空間更加開闊,因此側面視線動區空間宛如一個整體。
裝修材料基本源于美諾MIELE、泰諾健Technogym、杜拉維特Duravit、漢斯格雅Hansgrohe、 斯麥格SMEG、科勒KOHLER這些國際一線品牌
每棟樓都配置專屬會所,內涵泳池、健身房、瑜伽室、咖啡館、圖書館、影音廳、多功能派對房等功能。
CEO公館的商務屬性,除了體現在上部空間的Andaz安達仕酒店,同時還體現在底部空間的獨棟裙樓——國際會議中心。
坐落在底層的國際會議中心,同樣是極簡風建筑設計,所有切面造型都呈極簡單的線性幾何狀。
同時在開敞的共享空間上,不規整下層建筑的加載,在頂部塑造出起伏有序的景觀界面,而國際會議中心就是這律動空間的焦點。
寫在最后:
超高層建筑,從設計之初,就別于其他建筑技術要求。建筑結構、審美高度、避難層、供電系統、乘用電梯、消防設計等工程環節都有更多嚴格的硬性規定,施工難度也是倍數增加!
一般而言,超高層比普通高層建筑的施工成本增加30%—40%,這是一項巨大挑戰。
但超高層的意義,遠不只是一個高度,更是一個城市發展尺度。
作為城市的高度名詞和地標節點,如果你們城市有這樣一個作品,你希望會是什么樣子?或者希望哪個房企操刀?
歡迎加微信討論!
如果覺得不錯請點擊右側“在看”
備注:本文內容整合于實地探盤,圖片部分源于自行拍攝以及項目官微、一起設計、景觀行等網絡平臺。未做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