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輕易允許資本進來,因為資本貪婪的本性會破壞我們理想的實現。我們只為理想而奮斗,不為金錢而奮斗。——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
經常聽專家講課,他們總是認為:一個企業發行股票上市了,才算企業創業成功了!
企業上市的目的是什么?對于一家企業來說,上市代表著讓出一部分公司所有權換得未來的生產資料,簡單來說,一家企業上市時希望別人來購買他的股票,通過出售股票的方式換取金錢來為公司謀求更大的發展。
但是,很多本來發展勢頭很好的公司,一旦上市后,都成了資本圍獵、圈錢的手段,甚至成了一個大賭場,直到公司被大家玩死,然后黯然退市!
早在2010年《財富》雜志正式公布了全球500強企業名單,其中華為是500強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永不上市三大家,順豐華為老干媽”已經成為不少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現如今順豐已經成功上市,很多企業家窮極一生就是希望自己的企業能夠成功上市,為什么華為還不上市呢?難道是華為沒有這個實力嗎?
任正非曾經這樣說過:因為我們把利益看得不重,我們是為了理想和目標而奮斗。守住上甘嶺是很難的,還有好多犧牲。如果上市,股東們看著股市那兒可賺幾十億元、幾百億元,逼我們橫向發展,我們就攻不進無人區了。
還有,現在企業要上市,那么信息就必須要公開透明,而華為在信息技術領域上,有很多的商業機密并不適合公開,所以上市可能對企業不利。
此外,華為不上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首先就是華為的股權結構問題不能夠上市,我們都知道華為采取的是一種全員持股的股權結構,在華為企業當中,員工的持股就占去了95%的股份,如果要上市,這樣的股權模式是不可能的,那么就意味著會有一大批的員工退出。
這樣一來,員工對于技術的開發就不能靜下心來,那么對于華為的終極目標也就越來越遠了——華為現在能有這么好的發展,跟它自身的股權模式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每個人都能夠獲得利益,大家才會把精力放在研發上,華為才能有更多賺錢的來源。
再者,如果華為上市了,那么就會擁有很多外來的資金進入,擁有了外來資金也就代表著華為會迎來很多的新股東,這些新股東都是商人,商人最重要的就是賺錢了,將賺錢作為一個主要的目標,那么也就不會在技術的研究上花費更多的金錢,那么在科技的研究上可能就不會像從前一樣有更多的發展。
而且,還有可能這些新股東會將資金投入到其他的領域上,無論怎么樣,在自身的研發上的投資都會有縮減。面對這樣的情況,如今的華為并不想看到,那么也就只能不上市了。
你還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