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海
今天,我們再次緬懷金庸先生。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后悄然離去。
三年前的今天,金庸大師仙去。一別江湖,傳奇亙古,永離武林,俠義依舊。時光飛馳,金庸逝世已經三年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駕鶴西游,武俠世界頓失泰山北斗。
“姑姑”李若彤在微博里發長文紀念,“江湖里永遠有金庸先生的傳說。”“小龍女”仍是多少觀眾心目中永遠的白月光。李若彤在長文中說,“一個演員能有一個被記住的角色已經是莫大的幸運。我作為演員,既幸福又幸運,在被大家記住的角色里,有小龍女也有王語嫣,而這些都是金庸先生贈予的?!?/span>
李若彤的感謝和感恩滿滿,至今她還被觀眾成為“小龍女”,而這些幸福都來自于金庸的“饋贈”。
有心的呂頌賢曬出來一段呂頌賢和“令狐沖”的對話。
“你好嗎,大家很想你。干嘛,一上來搞得這么煽情。你還是老樣子。說吧,找我有啥事。老爺子,在那邊還好嗎?挺好的啊,偶爾還跟我練練劍。那你肯定輸了,你的劍法都是他寫出來的。那不一定哦,當爸的一定讓著孩子?!?/span>
這樣一段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對話,真摯而情深,足見呂頌賢深深地思念金庸。
憑說金庸而成自媒體大神的六神磊磊,邀請了一些喜歡金庸和武俠的朋友,做了一個朗讀金庸小說片段的視頻,也在今天推出。看得我眼眶濕潤。視頻里,還有呂頌賢朗讀金庸小說《笑傲江湖》的片段,他讀到小師妹岳靈珊替令狐沖擋了林平之一掌而死去,讓人潸然淚下。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創造一個神奇的武俠世界,賦予了人間悲憫而善意的情懷。正義和善良,是金庸在武俠小說里貫穿始終的正能量。金庸筆下的大俠和宗師,大多數都是從一個寂寂無名,甚至天賦一般的小人物開始,然后勤勉上進,一路成長。這樣的情愫打動許多普通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也憧憬著自己的未來。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我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是在初中時代,當時讀得廢寢忘食,如癡如醉。好多本我都是熬夜在讀,恨不得一口氣讀完。沒有什么知識文化的母親當時還以為在學習,她哪知道我已經沉迷在了金庸的武俠世界里。
喬峰的俠氣干云,狄云的樸實真誠,楊過的一世深情,段譽的人生奇遇,都曾讓我想象自己就是他們。隨著時間的流逝,小說里的那些人物,在我心中也開始改變了模樣。讀小說時,覺得李莫愁是個大魔頭,心如蛇蝎。長大后,我才發現,李莫愁是個用情至深至真的可憐人。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F實里的我們,寧愿茍且偷生也沒有這樣的英勇和癡情,而金庸抒寫了人間愛的奇跡,這樣的奇跡,讓我們既心有戚戚焉向往,又羞愧難當地沉默。忘記掉過去,臣服于現實,成為了長大后的我們無聲的選擇。
任我行說,人就是江湖,有人就有江湖,想退出江湖,除非你不想做人了。一年又一年,我們就這樣一步一步的長大,從青蔥少年變成了油膩中年,最終又會變成世故的老年。人生,中年之后,就是一場場的離別和告別。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我們猝不及防地長大了,而一個時代一不小心地結束了。
金庸曾說,“我希望我死后一百年、二百年后,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說。我就很滿意?!?/span>
有人在,就有江湖,人在江湖,金庸的小說,一直就有人在讀。
1985年9月21日,49歲的古龍病逝,倪匡為題挽聯曰:“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金庸逝世三年后的今天,我也深切地緬懷金庸先生,一個影響了幾個時代的大師:
笑傲江湖成絕響,人間不見風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