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把人生分為三重境界:第一種是“從窗中看月”;第二種是“在庭院望月”;第三種是“站高臺上玩月”。
一個人所站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決定了他的胸襟和氣度。
01
遇事不爭論
曾有人問:“爭論有意義嗎?”
有一條高贊回答說:“不管在什么情況下,爭論都沒有意義。沒道理,就沒資格爭;有道理,更沒必要爭。”
彼此立場不同,所站高度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若要事事爭個明白,到頭來往往不明不白,還會把生活卷入消耗的漩渦。
不爭不是妥協,而是止損。你想做的事,不會因別人贊成便得以成就,更不會因別人反對就窮途末路。我們不如將爭論的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成就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02
遇難不回避
人生像是蹦極,從縱身一躍,再到自由落體,每一步都很難,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耐心,但自始至終你都很確定,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天無絕人之路。生活仁慈的地方就在于,他會給懶惰逃避的人以借口,也永遠會給自力更生的人以入口。
弱者抱怨,始終被困;強者崛起,終有出路。
真正厲害的人,都能在困境中磨練出強大的生命力。
03
遇錯不責人
寬容,是一種氣度, 更是一種格局。
能容忍別人的過失,才能拓寬自己的心胸;裝得下別人的過錯,才能更好地聚攏人心。
為人處世,多行動,多諒解,生活的所有苦難,終有一天會變成鮮花與掌聲。
監 制:歐燦張曉輝
編 審:嚴珊謝菲
責 編:曹春耀徐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