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解
導語:迷茫總是因為方向,困惑總是因為方法。年輕人的迷茫是正常的,面對未來太多的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知道怎么辦,自然會由迷茫進而困惑。
在我們的職場生涯中,在一定時期都會出現困惑,如果不趁早解決這些困惑,很可能對自身職場發展帶來不利因素。那么面對這些困惑,應該如何面對呢?
學員提問
老師您好,目前我正在追一個女生,她23歲,高中學歷,目前在一家工廠做測量,她想找到一份文職工作,目前她已經報名了網上教育,預計2024年6月份可以獲得專科學歷。
我對這方面不太懂,因為我們生活在沿海二線城市,城市比較發達的是軟件和機械行業,但近幾年機械行業發展也不太好。
我希望可以從朋友的角度給予她一些幫助,所以我想請教一下老師,對于這樣的女生職業發展有什么建議?希望老師可以幫我指點迷津,謝謝!
老師解答
首先,如果是真的想要做職業規劃或者人生規劃的時候,建議最好是本人親自來問。
因為這里面存在有一個核心點,舉例來說,無論你們是男女朋友還是愛人關系,哪怕你們是夫妻,你們相對來說都還是獨立的個體。
就算彼此了解,但是在心理層面上,還是會有一些認知和想法做不到完全互通,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存在信息偏差。
有句話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一旦有偏差,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最終的判斷和結果不一定準確。
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真的幫她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能夠讓自己顯著厲害一點,能夠讓自己給到她一些建議,讓女生對你產生欣賞、愛慕,乃至于動真情,你講完之后可能對方對你兩眼崇,充滿了敬佩、欣賞、喜愛之情。
目的不同,做法就會不一樣。
基于你的問題描述,我給出三點建議。
一、認清現實
無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為是。
年輕時我們總是簡單的將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和職業發展的路徑當成自己的目標,卻沒去思考這個目標現不現實,這條道路可不可以走通......
這個女生目前正在進修,2024年6月才能得到專科學歷,意味著還有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或許會有很多變數。
目前的社會現狀是:現在很多人的學歷其實并不高,進入社會后選擇再職業教育的人數其實挺多的。
據有關統計,疫情之前中國的本科學歷才不到總數的6%,所以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大學生,都具有本科學歷,也不是每個人畢業于名牌學院,更不會像網上有些不實傳言里說的中國人均本科以上學歷,人均收入月入百萬等等。
真實的狀況其實我們每個普通人心里最清楚,最了解我們過得日子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職業教育市場非常的大,但實際上,在職業教育市場去報名學習,想讓自己升值,讓學歷提升的同學中,每年報名人數跟參加考試人數之間的比例是不到三成的。
很多人都是一時興起,想要去升學歷,去好好讀書提高自己,然后就去報名。但是大多同學已經外出工作而不是在學校了,所以報名之后,整個人的心態、想法就會完全不同了。
報名前很多人會信誓旦旦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讓自己提升價值,但報名后,往往很多人經受不住誘惑和考驗,總是把時間花費在談戀愛、刷抖音、打游戲或者喝酒聊天等等。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一時心血來潮之后,那股勁頭可能因為其他的一些事瞬間就褪去了。
所以到了真正要考試的時候,單單參加考試的都不到三成,通過考試的比率更是比高考的通過率低得多。
職業教育考試通過率低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它的要求很高,而是大多因為個人原因。
在高考里面,如果沒考好,你可能覺得不服氣,覺得運氣不好等等。
但是一般再教育市場,一般不會有這樣的說辭,因為所有這些都不存在,考不過的原因就是自身的原因。
二、堅定信念,明確目標
拋開個人性格不說,根據我的判斷預測,我覺得你追求的這個女孩不太可能會學歷升級。
因為她現在在工廠做測量工作,但她的目標是想找一份文職工作,由此可以發現其實她對于自己的人生定位和規劃是非常不清晰的,有點像我剛才提到的頭腦一熱、一時興起。
而且,在往后這將近一年的進修時間里,在這個23歲的女生身上,往往會發生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遇到愛情,這其中會有很多影響因素。
因為她自我規劃不清晰,需求不明確,在這種情況下,我并不覺得她提升學歷這件事的可能性會有多大。
對于一個23歲只有高中學歷,并且在是工作狀態的同學,我并不是說要讓你有物理上的客觀條件,而是讓你們在大腦和思維里面要一個先覺條件。
到了這個年紀,跟原來在校讀書的心理狀態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時候人的心性和理念里面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堅定的信念。比如我要做到什么樣,我要掙得多少錢,我要干哪個行業等等。
因為很多人及時參加工作好幾年了,她腦子里面仍然還是沒有形成對人生的定位,沒有自己的目標、欲望和想法。
所以首先一定要建立一個非常明確、具體的目標,因為只有這樣才是看得見,摸得著,才有可實現的途徑,可實現途徑越清楚、越清晰,我們再去做的過程中才會越注重時間、管理等問題,才會有更多機會。
三、努力創造無限可能
在現代這個社會,大學的普及率和本科的普及率雖然不高,但是我們這個社會早就已經掃盲了,因為現在雖然大家都認識字,但是很多人卻并不懂得相應的一些道理、技術和內容。
23歲高中學歷對于現在的社會來說,其實就相當于類似于文盲。在這種情況下,去討論她的職業發展前景和個人的成長軌跡其實是沒有太大的必要的。
因為她本來就相當于是在一個最低的層面上,她往任何一個方向稍微努力一把都會比現在要好,也就是她擁有無限可能。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比如說她覺得現在的工作不好做,她可能回去開個美容院,發現生意不錯,自己做的也挺好,又或者她發現實體店不好經營,就去開淘寶網店,結果她正好在網絡選款能力方面有特長,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比如說她不喜歡數理化,應用,軟件設計、文職這些工作,她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去選擇學習時尚服裝管理,經過努力后,她有可能成了一名設計師,成為一個時尚達人;如果她喜歡表演,熱衷于唱歌,她也可以去當一個網紅主播,這些都是經過努力可能實現的。
除非是一些像腫瘤科主任醫師等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職業,而且需要有長期的積累,有非常完善的學術系統和過程的沉淀,才有可能達到。
其他但凡是通過努力勤奮可以達到的目標,一般對她來說都是無限可能的,所以一定要加油,努力學習提升自己,越努力,越幸運!
寄語: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愛一行干一行可遇不可求,但是我們可以爭取干一行愛一行。
當我們有職業困惑時,一定要學會明確定位,制定規劃,積極地吸收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清除職業發展的障礙,實現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