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不管你是什么人,就算是在學校的同學,也是要經歷一些場面的。
同學聚會,生日會,這就是學生階層的場面事兒,到了大學更多的是增了數量,關系還是比較單純的,工作以后就不太一樣了,酒局,飯局,同學聚會,可能會變一些性質,生意場的大佬們聚會就更不一樣了。
經歷這些場面事兒的時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覺呢?
1.親朋聚會,不是在炫耀自己收入、房子、車子,就是在炫娃
有沒有?
就問你有沒有?
不是炫耀這個就是炫那個——
“小X啊,你工作怎么樣啊?收入怎么樣啊?要不要來跟哥混啊?”
“我的房子啊,別提了,裝修那個材料國內找不到,要找國外的,那個……”
“我的車子在找買家呢,等賣了換個SUV……”
“我家孩子今年退步了,才考了個年級第五啊,不行不行……”
“我家孩子也不行,明年要出國……”
……
混在里面簡直頭要爆炸有沒有?
2.同學聚會,不是在談自己的關系,就是在談獎金收入
親朋好友還顧及點裙帶關系,同學就不用顧及了,一來就是——
“工作啊,每天累死累活的,一年到頭才拿這么點錢,今年年終發了個20萬……”
“我這個包包Gucci的啦,那天路過的時候我男朋友一定要給我買,攔都攔不住……”
“我哥是XX局的XX領導,可以幫忙照顧一下,你有需要的話,可以找我……”
同學關系到了工作以后,因為個人背景不同,經歷不同,認識不同,所以能講的就只有這些了嗎?沒什么共同話題就一定要顯擺嗎?真是的~→_→
3.朋友圈不是在曬名牌,就是在曬旅游照片
逃過了親戚朋友,躲過了同學聚會,但是打開手機,也是跑不掉的,這些人曬旅游,曬聚會,曬奢侈品,曬對象,曬微信轉賬……
曾經的朋友啊,怎么就變成這樣了呢?
功利?市儈?虛榮?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好的現象,但是問題到底在哪里呢?
4.生意場聚會,通常以最近做什么項目開頭,以“我關系很硬,能幫忙牽線”結尾
不要以為生意場上的大佬們談的就是各種高大上,其實本質跟前面那些還是一樣的。
“最近忙什么啊?忙XX項目啊,哎不是我說啊,這個小項目左搞右搞的利潤又不高,做完了才賺兩百萬……”
“我那個項目頭疼啊,今年才好不容易拉高50%......”
“今年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吧,掙他兩個億……”
這個話題轉完了一圈之后,開始下一步了——
“我過年了有個項目,你幫我搭個線唄,你不是認識……”
經歷過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描寫有多真實了,這不是顯擺,只是場面,各個階層不同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富人在做,窮人也在做,上班的不上班的走在做——走場面。
只是年齡身份層次不同,所以內容不同,其本質都是一樣的。
連七八歲的孩子都在做,同學生日會什么的,聚在一起說的就是“我有這個裝備”“我有這個手辦”“我有這個公主裙”“我有這個娃娃”“我有這個包”……
而且,別說你逃得了,這種事情呢,不只會發生一次,也不會這幾次過了下次就沒有了,以后還是會有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后發生的次數會更多。
你現在看到你父母在走場面,或者他們帶著你走場面,以后你也要自己走場面,以后你還要帶著自己的孩子走場面,逃不掉的。
面對這樣的場面,大家選擇做什么呢?
1.自己也開始吹牛裝逼
看到別人吹牛逼,你也忍不住了,你不是說你老板多牛逼嗎?你不是說你公司多牛逼嗎?我也吹啊:“我公司可了不得了,準備進軍海外市場了……”
因為人家很厲害,自己不得不吹牛,不然就要被比下去了,但是吹完要負責任的,尷尬難堪也是要自己承擔的。
2.極其反感進行抨擊懟
剛開始你可能還會冷眼看——我就靜靜地看你裝逼 /抱手扶眼鏡.jpg 。但是你也只能看那么一會兒,你會忍不住的:“哎喲,今年賺這么多錢哦?那這頓飯你請吧?”
酸溜溜的懟,抨擊,打壓,對峙。也不是不行,只是后果你還是要自己承擔,你的人際關系一定會變差,會顯得不合群,渾身長滿刺。
面對他們這樣的行為,我跟風也不行,懟回去也不好,“一個讓自己下不來臺,因為謊言總會被揭穿的,一個讓自己人際關系變差,產生更多問題,那要諂媚他們嗎?我又不想……”到底怎么辦?
怎么做都不好,于是兩難境地中我們都會問:
人為什么會有虛榮心?我該如何應對?
不同的人聚在一起都在做同一件事,為什么呢?我該怎么辦?
不急,我們先來分析,人們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機制:
生物機制——榮譽感? 存在感? 認同感
這是每個人自小就帶有的,如果你說你沒有,那不代表你本身沒有,是你在后期成長過程中經歷了一些事情,比如不接觸人或者是被長期侮辱打壓,你的這三個生物機制被磨得沒了,所以你才不具備,這不是什么好事哦~
人首先是動物,只是高級一點,而做為動物的習性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榮譽感在群體動物中代表著什么?獵食你可以享受更多的食物分配,代表著資源的獲取,還代表著擇偶和交配的權利,你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在群體里的地位,你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條件。
榮譽感是支撐你往社群高處走的原始動力,沒有榮譽感,大家各不服氣,各自為政,各不相關,會造成什么情況?——落單,那么落單意味著什么?被其他群體攻擊,那你還怎么存活?
榮譽感也會凝聚整個群體往好的方向發展。
榮譽感是上面的那部分,存在感是下面的部分,群體在分食的時候看不到你,找不到你,還分什么給你?
在群體里起碼的存在感都沒有,你的生存就會受到挑戰,所以性格弱的人為什么會越來越被群體拋棄,就是因為弱者的存在感低,越宅的人越孤獨,越會被群體遺忘和拋棄。
動物界本身的淘汰機制就是這樣,那些不合群的,不能為群體做貢獻的,不能成長的,不能幫助他人的,沒有價值的,群體會慢慢排斥和淘汰他們,這才能保證群體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因為資源分配永遠是有限的,需要去淘汰那些老弱病殘,所以存在感很重要,如果你沒有,你就一定會被這個群體淘汰。
認同感,介于榮譽感和存在感之間,也就是你在群體中有存在感之后,你還要不斷創造價值和發揮作用,爭取到自己的榮譽感,往社會的上面走。
每一個人在群體里每個人都要有分工,分工之后大家承擔起自己相應的責任,然后在對你所做的事情確認,接納,同意,認可,認同感會保證你的位置不掉下去。
存在感讓你不掉隊,榮譽感讓你往上走,認同感讓你保持現在的位置并不斷開拓往上的道路。
三者合一,就是我們常說的“面子”。
很多人不理解人為什么會有虛榮心,其實虛榮心是一種欲望,沒有欲望的人是死人,所以這種喜歡吹牛裝逼的人其實其行為背后都是生物機制在起作用,只是沒起好的作用,不是讓他們努力的去做事提升自己,而是在靠嘴吹噓,企圖通過這個去找最低級的存在感。
社交過程中,對應的知識、能力、資源、關系、地位都決定一個人從社交關系中的所有獲取。
社交,不只是對同事上級和朋友,還有親戚、父母、兒女,夫妻之間也存在社交關系,是你身邊的所有人,這些人都是你社交關系的一部分,你要拓展關系面,鞏固自己的社會地位,甚至要讓自己越來越強,成為領袖,掌握更多的資源。
了解了虛榮心的來由,我們要怎么做?
短時間的走場面——
1.贊美欣賞
人嘛,要面子是天性,榮譽感、認同感、存在感是天生的訴求,面對一個人的天性你何必要去打壓呢?還抨擊?還懟?這只能說明你不夠成熟,因為你在結仇。
不就是個聚會嗎?你是要跟人搞好關系還是結仇呢?
Emm你要結仇我也不攔著你。
不管你是跟人家杠還是酸,都是在一樣找存在感,所以明智的做法是——跟人搞好社交關系,給人好的體驗——夸一下人家你會死嗎?
贊美和欣賞,說好話是這個世界上成本最低且回報最高的事情,情商低的人就是蠢在舍不得說好話,跟人對著干。
面對以上那幾種聚會場合,不管人家怎么吹,當你做出欣賞和贊美,別人會不會對你投來欣喜的目光?還可能會把話題引到你身上,這是不是幫著在增加你的存在感?
2.行為給予
給予,要給什么呢?利益,但不是單指錢的利益,就像贊美和欣賞也是一種利益,你幫人倒酒倒茶倒水,都是給人幫助,也是好處和利益的一種,認可和分享也是。
榮譽感,沒必要針鋒相對要把人比下去才能得到,學會贊美和欣賞,你也會得到別人對你的贊許,這時候你的榮譽感也會提升,給人家幫助,你也會得到認同感,覺得你可以,勤勞,你做的事情對別人有益,你會得到認同感。
3.回憶往昔
除了贊美和幫助,如果沒別的可以聊了,你們也可以回憶往昔,過去的日子,大家共同走過的日子,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這也不是顯擺,感情回歸了,你的存在感是不是也就在了?
以上三點,你找到了存在感、認同感和榮譽感,接著就要加強。
4.同化同盟
得到認可之后,你要找到跟別人的利益共同點,同化身邊的人,找同盟,甚至你可以慢慢把局勢往自己這邊引導,有了同化同盟你在群體里的地位才會牢固。
5.協同幫助
比行為給予更進一步,如果你在工作上能給人幫助那再好不過了,比如下次工作上要幫忙,需要的可以找你,這樣利益給予更多,你們的關系也更牢固。
6.情感邀約
回憶往昔就是情感的一部分,但是過去的事情說多了是不是越來越無趣?
下一步你要做的就是情感邀約,比如:
“等會兒聚會結束了一起去唱K啊~”
“下次你來我這里玩我帶你啊~”
“明年你要去哪旅游?我們一起啊~”
拜訪與邀約都是為了增加情感。
核心點:不要強行對撞,要以柔克剛,人性本能是得到認可和利益獲取。
沒必要強行對撞去懟去質疑和抨擊,學會以柔克剛,不管對誰,人性都是如此,想得到認可和利益。
當然,這只是短期的社交行為,要想更好的提升社交技能,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社交六大板塊:
1.基本的禮儀教養
基本教育,很多父母生了小孩就不管了,不教禮儀,不教規矩,所以出現了很多“熊孩子”。禮儀教養其實不單單是跟人打招呼的禮貌,它包括一個人的神情、姿態、說話方式等等等等,是一個人的整體素質的綜合體現。
2.正確的認知思維
不要做惹到別人還不知道為什么的傻逼,不要不接受別人的意見,正確的認知思維應該是全面而客觀的。
3.及時反應的情商
情商不是油嘴滑舌,也不是奉承迎合,這是偏見誤解,情商是一個人的言行對你的感情情緒的觸動,是除了表達之外的很多東西,不要讓自己的認知受限。
4.準確的行為表達
說話是表達,行為也是表達,與人相處不必很多話,人家渴了你遞個水,熱了流汗你遞個紙巾,是不是會讓人覺得很溫暖?會不會給人好印象?
5.更多的情感給予
贊美和鼓勵都是情感給予,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不要目中無人高高在上心里只有自己。
6.自我價值的設定
自私是所有社交關系的毒瘤。
人們不會討厭一個不善于表達的人,但是一定會討厭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你不善表達而別人還是討厭你,你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在行為上有什么需要檢討的地方呢?
希望你擁有更美好的明天?(^_-)
? ? ? ? 凡事都有解課程組,學員遍布世界各地,總人數10萬+ 。如果你想改變自己,提高自己,歡迎加入我們,我們和你一起成長。
本文整理自
-一思立體思維公開課-
原文來自公眾號:
凡事都有解(gz-evolution)
歡迎來公眾號留言和提問題
如果所提問題有借鑒意義
我們會撰文分析解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