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些患抑郁癥孩子自殺后他們的父母怎么樣了?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正是央視2019年開始籌拍、受疫情影響差點不能完成的《我們如何對抗抑郁》。
人民日報曾經(jīng)公布了一組數(shù)據(jù):咱們國家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高達 24.6%。
也就是說大概每 4 個孩子里,就有一個抑郁。
也代表可能每4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面對孩子抑郁的情況。
如果抑郁的孩子自殺了,你知道他們的父母怎么樣了嗎,這些家庭怎么樣了嗎?
“人生最大的悲苦是什么?一個母親失去了她唯一的孩子。不光是母親,父親也過不了這個關啊!”
紀錄片里一位父親老袁,2014年兒子因為抑郁癥自殺去世。
一年后,老袁也走進了醫(yī)院的抑郁門診。
前幾天青欖還發(fā)布了一篇文章,一位父親在兒子抑郁自殺后寫的泣血日記,看哭無數(shù)家長。
孩子抑郁,不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世界崩塌,更有可能帶來一個家庭的破裂。
2007年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調查分析,我國每年平均有28萬人死于自殺,170萬人因家人或親友自殺而出現(xiàn)長期且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
所以在孩子有抑郁的表現(xiàn)時,我們要提前發(fā)現(xiàn),提前介入。
抑郁癥比起治療,更有用的是預防。
當孩子出現(xiàn)以下這3個表現(xiàn),我們要敲響警鐘。2.當你的孩子很懶表現(xiàn)出一副很累的樣子千萬不要以為是想偷懶不懂事不上進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而這種脫離生活的懈怠感,常常會被周圍的人誤解為懶惰。
蘇麒是一個小縣城的孩子,從縣城考到北京的大學,他勵志又優(yōu)秀。
但是大一,這個孩子突然抑郁了。蘇麒說可能是因為來到大學后一下失去了目標,周圍的人又都在努力,無形中增加了不少壓力。
在學校里兩次嘗試自殺被獲救后,蘇麒變了。
他每天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天天打游戲,甚至還覺得打游戲也沒有意思,也收獲不到樂趣,但是做其他的事情也沒有意思。
游戲也僅僅是打發(fā)時間。
“喪失了所有的情感,我很難快樂,我不會快樂,我只會焦慮和難過。”蘇麒說。
媽媽回憶說:“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呈現(xiàn)出來的癥狀,我們都不知道是疾病引起的。”
那時候的蘇麒變得很懶,不愛運動甚至都不想動,不愿意出門,天天悶在家里,還整天躺在床上睡覺。
媽媽心里感到很不滿。
卻沒想到,醫(yī)院治療發(fā)現(xiàn),孩子不是懶惰,而是生病了。
孩子不會突然變得毫無聲息。
抑郁癥會讓孩子喪失所有的情感,陷入黑暗。
蘇麒去看醫(yī)生說過一段話,“感覺自己在一個沒有底的黑洞里往下墜,而且是快速地往下墜,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到底。”
蔓枚也是這種感覺。
蔓枚是天才少女,15歲考進大學,但是18歲卻因抑郁自殺。
她在自己的日記里寫了抑郁的感覺:不想動,不想說話,也不覺得餓,睡眠極差,半夜到黎明不斷驚醒,任何都不想做。
正是抑郁的黑暗和無力,把孩子的生息和情感全部偷走了。
所以當孩子開始變得懶惰,成績突然一落千丈,對一切事物都失去興趣的時候,我們更需要重視起來。3.當你的孩子經(jīng)常失眠千萬不要只是學習壓力大
鐘華是高中的學生,這三年是最重要的時刻,沖刺著高考,面對著未來。
但是學校一天8節(jié)課,她都是趴在桌子上8節(jié)課,腦袋一片空白。
回到家之后躺在床上,有時候哭有時候不哭,躺了5個小時后起床洗澡。
晚上繼續(xù)失眠。
就是睡不著,無法入眠。
孩子考試失誤,失眠,食欲不振.......很多不太正常的癥狀,我們都會以為孩子只是壓力大。
但是這些卻也是抑郁的征兆。
還記得電視劇《小歡喜》的學霸英子嗎?
英子抑郁的開始癥狀也是成宿成宿地睡不著覺,第一天睡不著一眼到天亮,第二天第三天......
在新的一年里,別人都在許下新年愿望,而她只希望明年自己可以睡一個好覺。
到后面,英子甚至出現(xiàn)幻覺,眼前出現(xiàn)隔壁家孩子丁一跳樓的畫面,精神開始不穩(wěn)定。
調查發(fā)現(xiàn)青少年抑郁癥主要的表現(xiàn)有:食欲減退、疲乏無力、入睡困難。
這些習以為常的問題,不要忽視。
當孩子持續(xù)保持著這個狀態(tài),我們就需要思考:孩子是普通生病了還是抑郁了。4.當你的孩子自殘千萬不要以為是青春期叛逆或矯情
子燁是這部紀錄片第一個答應拍攝的孩子。
從初一開始,子燁就開始出現(xiàn)出現(xiàn)抑郁情緒和一定的軀體癥狀,但是不嚴重。
父母沒有重視,也不以為然。
正是青春期的孩子,我們總是會認為孩子的不對勁就是青春期的叛逆,子燁的父母或許也是這樣認為。
不重視不理解不相信,這給子燁帶來了非常大的痛苦。
子燁說:“父母不理解的那段時間里,自傷并不稀奇。”
她是班上的宣傳委員,有一把彈性的剪刀。
但是有一天蓋子不見了,她找不到蓋子,開始感到焦慮,還是沒有找到,變得十分焦慮。
怎么才能冷靜下來?
她拿起了刀,劃了一下手指,看到流血了,就冷靜了。
不僅僅子燁,抑郁癥的孩子,很多都會自傷。
一位中學老師說,現(xiàn)在因為抑郁自殘的學生很多,“揭開他們的衣服,胳膊上或者其他地方,總是滿滿都是傷痕”。
據(jù)世衛(wèi)組織統(tǒng)計,全球抑郁癥患者估計共有3.5億名,每年因抑郁癥自殺死亡的人數(shù)估計高達100萬人。抑郁癥是僅次于癌癥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對于他們來說,自傷似乎是一種解脫。5.如何防止孩子抑郁?
每一個抑郁的孩子都會問醫(yī)生:我為什么會抑郁呢?
每一個父母也百思不得其解,我們的孩子明明活潑陽光開朗,怎么就抑郁了呢?
我們也無從得知,抑郁的原因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環(huán)境影響的。
作為父母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預防孩子抑郁,和一旦孩子出現(xiàn)出現(xiàn)抑郁的初始癥狀及時發(fā)現(xiàn)。
不要讓孩子只追求分數(shù),失去自我價值感
詩人葉芝說: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應該是點燃一把火。
孩子只有自己帶有目標感,有內驅力,他才是富有生機的。
之前一個抑郁的北大高考狀元說:考上好大學后會怎樣,我好像從來都沒有想過。
而蘇麒也說:一下子從緊繃繃的高中學習環(huán)境,來到寬松的大學環(huán)境,他沒有目標,不知道要干嘛,一下子就紊亂了。
如果孩子只知道考上好的大學,一旦這個短期目標完成,就會陷入迷茫,他是很容易抑郁的。
所以我們給孩子設定短期目標,長期目標,讓他們知道努力的背后意義是什么,比起努力本身更重要。
不要只逼著孩子考更高分,壓力會導致抑郁
鐘華抑郁的原因之一,和母親的強壓離不開。
鐘華每次考了不錯的成績,母親不會給出表揚,反而問:“那第一是誰啊?第二是誰啊?”
如果考了第一名,母親還是會追問:“那全級第一是誰啊?你排第幾?”
永遠要求孩子優(yōu)秀,并且永無止境。
鐘華的身上充滿了壓抑。
其實,比起成功,更重要的是養(yǎng)出有幸福感,懂得快樂的孩子。
只有懂得快樂的孩子,才會充滿活力。
也如鐘華的爸爸說:成功的界定有很多,你可能一直覺得孩子不夠成功,但是孩子的幸福感失去了,就補不回來了。
了解抑郁癥,及時發(fā)現(xiàn)和應答孩子
18歲的蔓枚和大一的蘇麒都是自殺被發(fā)現(xiàn),急救回來才發(fā)現(xiàn)是抑郁。
而被抑郁困惱了2年的子燁是在初三開學前一天,發(fā)瘋地摔東西,要求父母必須帶她去看病,她的父母才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真的得了抑郁癥。
但其實,如果我們早一些發(fā)現(xiàn)孩子有抑郁情緒,孩子就不會重度抑郁了才去看病,甚至到自殺才被發(fā)現(xiàn)。
一項關于抑郁的調查中顯示,在“使你的病情惡化的因素”里,出現(xiàn)最多的是“家人不理解我的病情”。
身為父母,我們要了解孩子,及時應答孩子。
當孩子第一次呼救的時候,就要相信他回應他,才能避免悲劇發(fā)生。
書籍《你的第一本抑郁自救指南》里說:
童年時期經(jīng)歷過負面遭遇的人,患抑郁癥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4倍。
小時候遭受情感折磨、身體折磨、或長期處于家庭暴力之下,都為孩子抑郁癥埋下種子。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他們的人生底色。
看見孩子,相信孩子,正確愛孩子,是我們父母一生的課題。
愿我們的孩子遠離抑郁,健康成長。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100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傳播科學的教育理念、實用的教育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松;研發(fā)并提供各學科趣味小課,讓孩子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