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老師在家長群點名批評了她家孩子,周末作業有一項忘了做,而閨蜜老公不僅不幫忙,還質問:“你怎么帶孩子的,上次因為作業寫得不工整被點名,這次作業又沒做。”聽閨蜜講完,我差點也崩潰大哭,原來大家都是這樣,陪讀的委屈只有老母親能懂。曾經看到一句話:“中年婦女的崩潰:兒子不肯睡,老師說的不會,丈夫說這一切是你教的不對。”中年老母親的崩潰:孩子寫作業怎么教都不會,老師家長群點名,老公說你怎么帶孩子的。有句話說,每一個陪孩子寫作業的爹媽,都是下凡來渡劫的上仙。從開始陪孩子寫作業那一刻起,就意味著崩潰離你不遠了。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最讓人崩潰的就是磨蹭、不專注、不認真。要孩子寫作業就像要了他的命。一到書桌上,一會兒就說想上廁所,一會又說忘了老師布置了什么數學作業,過一會兒又盯著作業發呆。前不久老外催女兒寫作業,被逼得飚中文“克洗呀!(快寫呀!)”,就是低年級孩子媽媽們的真實寫照。好不容易安靜下來寫作業,態度又不認真,寫完了往桌上一扔,從來不檢查,你拿起來一看氣半死。你問他為什么這么寫,他還理直氣壯。
▲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心態爆炸視頻
建議WiFi條件觀看
讓他請寫明是比喻還是擬人,他,呵呵,直接寫“明”,寫作業不快,審題卻從來都沒人有他快。讓他造句,他就真的“造句”,還給你創造了三個句子。奶奶看了都想打人系列。讓他連一連,他在畫一畫,反正只要手法夠復雜,老師就看不出錯在哪。讓他自己出一道題并解答,題答對了,但“活腳長”是什么鬼,辛苦老師了,差點沒笑(xia)掉頭。一位性格一向溫柔的媽媽,跟女兒講了幾十遍20減8怎樣算,女兒還是漫不經心算不對后,氣得“暴跳如雷”。?
?還有一位爸爸教了孩子好多遍乘法口訣,孩子寫的卻是“九九四十五”……
教不會也就罷了,最怕教的時候明明點頭會了,但下次寫類似作業時又不會了。而最最氣的是,教的時候會了,寫作業也會了,考試卻連很簡單的都做錯!這次期中考試就是這樣,考試前給孩子輔導,題目都會做,一到考試全做錯。問孩子怎么回事,孩子說:“我不知道,是老師改的。”以前讀書的時候,最怕老師說叫家長。現在自己成了家長,最怕老師在家長群點名。鼓起勇氣點開一看,發現沒自己孩子,慶幸慶幸。一旦有自己孩子,臉上無光,火氣暴增。過幾天,老師在群里通報沒考上90分孩子,其中又有自家娃。明明自己一直很努力輔導孩子學習,卻給別人留下了什么都不管的印象。曾經有一位媽媽被點名了,就發了一張深夜11點還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照片。不過轉念一想,老師提醒家長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是負責任。輔導作業崩潰,提升孩子成績難,但最委屈的卻是,老公不理解。
都說父愛如山,老公當了爸爸后是真的父愛如一座大山,一動不動。以前老母親最痛恨喪偶式育兒。整天不見蹤影,要么在外面應酬,要么在房間玩手機。現在老母親最痛恨詐尸式育兒。平時不管孩子,一管起來就瞎指揮。“孩子是錯了,可是你吼什么吼啊,注意方式方法啊,講講道理不行嗎?”最最痛恨的就是突如其來的質問:“你怎么帶孩子的?”這句話對老母親的殺傷力十級,好幾次新聞里自殺的媽媽都是因為這句話。每天為了輔導孩子,從早忙到晚,從周一忙到周末,姐妹約逛街不去,只要聽到哪里有好的輔導班,立馬就去,晚上電視劇也不追,陪著孩子寫作業看書。經常因為深夜輔導作業氣到崩潰,又時常因為孩子成績提不上來擔心焦慮。沒等到一句“親愛的,你辛苦了”,卻等到了一句“你怎么帶孩子的”。老母親的確不容易,不過老母親又很堅強。今天崩潰,明天孩子一放學,依然能在書桌前和娃大戰三百個回合。有什么辦法,孩子是親生的。在現在大環境下,今天如果不幫孩子,不督促不輔導,明天就可能被其他孩子甩在后面。隨之而來的學習跟不上,孩子變得自卑。不過為了緩解焦慮,減少崩潰的頻率,老母親可以試試這么做:人們常常說,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后都是奮力托舉的父母。累了就把孩子扔給爸爸輔導一下,說不定爸爸并沒有那么差。而且爸爸多輔導幾次,也會明白媽媽的難處,不至于瞎指揮。就像青欖家長群的一位媽媽說的那樣,生了二寶后,沒時間輔導孩子寫作業,發現孩子作業寫得也不差。很多媽媽抱怨說孩子寫作業不專心,不認真,其實那是孩子專注力不夠。根據發展心理學,7-10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20分鐘;10-12歲時,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25-30分鐘;12歲以上能超過30分鐘。所以當孩子不專心的時候,不要著急生氣,孩子的專注力是有限的。還有媽媽說孩子就是不想寫作業,就喜歡玩手機看電視。因為腦科學研究表明,神經反應分為興奮和抑制兩個類型,孩子要在14歲以后,大腦的抑制功能才能發展完全。所以媽媽們要多點耐心,成年人都難以做到說減肥就減肥,更何況孩子。多折騰自己少折騰孩子,一方面是轉移注意力,讓自己不那么焦慮,另一方面是給孩子樹立榜樣,也是另外一種促進孩子成長的方法。49歲宿管阿姨原夢園和兒子一起考上研究生的新聞獲得很多人點贊。原夢園說以前她也是一名陪讀媽媽,但是孩子的成績卻沒有因為她的陪讀而提升,反而經常引發親子爭吵,后來她干脆自己努力學習起來,先是參加成人高考,考上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后來又考上廣西大學的在職研究生。最后兒子被媽媽的精神打動,成績也越來越好,考上了復旦大學研究生。我們不僅要告訴孩子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要做給孩子看。前幾天看到《奇葩說》一個片段,辯手姜思達說“養孩子比修核電站難多了”。每個老母親都不容易,希望爸爸們能多參與育兒,社會能多給孩子和父母一點成長的空間,慢慢來才比較快,逼著往前跑,孩子焦慮父母也焦慮。*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百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專門研發趣味小課,讓孩子愛上學習。《跟著青欖,學課本中的成語》音頻節目正在熱播,每天5分鐘,趣講一個成語故事,幫孩子解讀統編版語文教材中的成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