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預警 本文是作者一家之言
論點偏頗 如有不爽 請您一笑了之
今天翻看新聞時看到有網友爆料一家衡水的企業在某平臺上直播賣貓皮大衣,當地監管機構調查后稱,該企業是從當地皮草交易市場購買的貓皮褥子加工的大衣,國家保護的動物皮張不允許售賣,但家養的動物皮張制成成品銷售的,并不違法。
我一時愕然,不知道說什么好。法不禁止則可為,我們難道只剩下無奈?
我是一個救助流浪貓的人,曾經定時定點的投喂它們十年以上。我深知流浪動物生存的不易,我很難想象居然還有人拿它們的皮制作大衣。養貓多年,我知道養貓的費效比,我不相信有人能養貓養大了殺了扒皮,那些皮是不是你們捕殺的流浪貓呢?你們自己心里比誰都清楚!
曾經有一個關系很好的同事在飯桌上聊他在外地受到宴請,吃貓的經歷,我當時差點沒掀了飯桌,不受控制的那種暴怒!離席而去,仍然怒不可遏!
現在網絡上對于救助流浪動物的評論總是有人搞概念偷換,說什么跟小動物親跟父母不親,有閑錢為什么不去救助失學兒童。我真心呵呵了!那些不善待小動物的人,就跟父母親,樂于救助失學兒童嗎!他們丫只會在網上說說,指望他們做到他們所指摘的那些,我看未必。
我喂的第一只流浪貓叫小兔,因為她天生就沒有尾巴。07年春節前我在小區里發現她,當時她跟著她媽媽一起流浪,估計有兩三個月大。我每天去小區深處給她喂食,一點一點耐心地勾引她來我家樓門口。自此,我家樓下也就成了她的家。再往后,每天聚集在樓下等我喂食的貓有七八只之多。小兔個子小搶不到,我每次都給小兔單獨加個餐。有那么一天,小兔沒出現,一禮拜之后我再看到她的時候,眼睛瞎了一只,我不知道是貓打架還是人干的,要是人干的,我........ 我給她做了手術,也給她找了一個領養者,她天生孤僻,天天躲著,領養者拿回去說一個月了也不知道她躲在哪,只有夜晚大家都睡了之后,她才悄悄跑出來吃飯喝水。無奈領養人又把她交還給了我,我又托付給看電梯的大姐,結果大姐只養過兔子,居然不知道貓要喝水...... 后來我做通了家里的工作,她就這么被我收編成了家里的一員。
喂野貓的經歷其實有很多故事可以聊,有些事情我試著從回憶中慢慢尋找。曾經有一次喂貓時,不知道哪個缺教養的從樓上拋下垃圾袋,我聽著腦袋上方有個東西帶著嗖嗖的風聲就下來了,這一刻我抬頭躲避是來不及了,我只能呆呆的不動,那個袋子在離我半米的地方落地,里頭的玻璃碴子碎了一地,我僥幸生還。還有一次我看到幾個八九歲的孩子聚在一起,商量著抓一只比較親人的流浪貓,我就在旁邊沒事兒人一樣聽著,直到有一個孩子削尖了一根木棍準備上手的時候,我發作了!其中領頭的孩子還狡辯,這不是沒有主人的貓嗎?我怒喝到,沒主人的貓你就可以欺負嗎,那貓是我喂的!
因為有個老頭每天夜里11點半帶他的兩只吉娃娃下樓遛狗,這倆狗喜歡追咬貓,自此我把我喂貓的時間改成凌晨12點,也因為此我養成了熬夜的習慣。無論刮風還是雨雪,它們每一個晚上都在等我。我知道它們肯定在等我。
聊點有意思的,喂貓的時候我見過貓圍著一圈,圈中間有個刺猬吃著我投放的貓糧津津有味。貓就這么圍著看,沒有一個敢上前!刺猬也是很坦然,被一群貓圍觀居然也不知道跑!還有一個寒冷的冬夜,喂貓的時候我看到空中漂浮著一個半透明物體,無聲無息詭異的飄過,我一點害怕的感覺都沒有!
咱再拉回到正題上。有些人虐待動物,我揣摩這些人在小時候受過欺負或者性格軟弱生活中過得不如意,于是他們就開始尋找比他們更加弱小的生命發泄。這種心理變態居然在我國沒有任何法律能制裁!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專家的論調,在我國,人的法治還不健全呢,還給動物立法?嗯!這就是一個所謂文明社會專家的論調!
歸根到底我只想說,不愛也不要去虐待!能做到的朋友們我替它們謝謝您!
我不指望所有人看完這個文字能理解我,我只想說,跟喜歡小動物的人交朋友,錯不了!
今天的封面圖是小墨
一只當年在我奶奶家胡同里
戰無不勝 所向披靡的貓
2015年5月13日它離開了我
我想 有緣一定還會再相見的